1.中点画圆法
在平面解析几何中,圆的方程可以描述为(x – x0)2 + (y – y0)2 = R2,其中(x0, y0)是圆心坐标,R是圆的半径,特别的,当(x0, y0)就是坐标中心点时,圆方程可以简化为x2 + y2 = R2。在计算机图形学中,圆和直线一样,也存在在点阵输出设备上显示或输出的问题,因此也需要一套光栅扫描转换算法。为了简化,我们先考虑圆心在原点的圆的生成,对于中心不是原点的圆,可以通过坐标的平移变换获得相应位置的圆。
在进行扫描转换之前,需要了解一个圆的特性,就是圆的八分对成性。如图(1)所示:
图1
圆心位于原点的圆有四条对称轴x = 0、y = 0、x = y和x = -y,若已知圆弧上一点P(x,y),就可以得到其关于四条对称轴的七个对称点:(x, -y)、(-x, y)、(-x, -y)、(y, x)、(y, -x)、(-y, x)、(-y, -x),这种性质称为八分对称性。因此只要能画出八分之一的圆弧,就可以利用对称性的原理得到整个圆。
构造判别函数:
F(x, y)= x2 + y2 – R2
当F(x, y)= 0,表示点在圆上,当F(x, y)> 0,表示点在圆外,当F(x, y)< 0,表示点在圆内。如果M是P1和P2的中点,则M的坐标是(xi + 1, yi – 0.5),当F(xi + 1, yi – 0.5)< 0时,M点在圆内,说明P1点离实际圆弧更近,应该取P1作为圆的下一个点。同理分析,当F(xi + 1, yi – 0.5)> 0时,P2离实际圆弧更近,应取P2作为下一个点。当F(xi + 1, yi – 0.5)= 0时,P1和P2都可以作为圆的下一个点,算法约定取P2作为下一个点。
2.中点Bresenham
中点画圆法中,计算判别式d使用了浮点运算,影响了圆的生成效率。如果能将判别式规约到整数运算,则可以简化计算,提高效率。于是人们针对中点画圆法进行了多种改进,其中一种方式是将d的初始值由1.25 – R改成1 – R,考虑到圆的半径R总是大于2,因此这个修改不会影响d的初始值的符号,同时可以避免浮点运算。还有一种方法是将d的计算放大两倍,同时将初始值改成3 – 2R,这样避免了浮点运算,乘二运算也可以用移位快速代替,采用3 – 2R为初始值的改进算法,又称为Bresenham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