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NR无线覆盖优化

一、5G覆盖关键指标

5G中覆盖关键指标和LTE一样,主要是RSRP和SINR,但5G中RSRP/SINR的种类和LTE不同。LTE中的CRS功能被分离为SSB和CSI-RS两种测量量。SS-RSRP/SINR体现广播信道的覆盖与可接入能力,CSI RSRP/SINR体现业务信道的能力。

SS RSRPCSI RSRPSS SINRCSI SINRPDSCH RSRPPDSCH SINR
空闲态(广播)连接态空闲态(建议小区间SSB对齐)连接态业务态业务态
表征广播信道的电平强度,影响接入、切换性能近似表征业务信道的电平强度,影响用户的体验速率体现小区间SSB的碰撞情况测量CQI、Rank业务信道的RSRP,终端侧不上报最终数据解调的SINR,可以体现负载与干扰信息
  • SS-RSRP(SS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同步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协议中定义为在SSB测量配置周期内,小区下行承载辅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的RE上功率的线性平均值,UE的测量状态包括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和RRC_CONNECTED态。
  • SS-SINR(SS signal-to-noise and interference ratio):服务小区SS信号的信干噪比定义为主服务小区承载辅同步信号的RE的功率,除以在相同频率带宽内的噪声和干扰功率。
  • SS RSRP和SINR:在同步信道上测量,受网络规划(拓扑,RF参数)以及波束扫描的影响,能够表征小区的覆盖能力。
  • SS-RSRQ(SS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SS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 CSI-RSRP(CSI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CSI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协议中定义在不同天线端口下配置的CSI测量频率带宽上的RE的CSI参考信号的功率线性平均值,UE的测量状态是RRC_CONNECTED态。
  • CSI-SINR(CSI signal-to-noise and interference ratio):协议中CSI信干噪比定义为在携带CSI RS信号的RE上的CSI接收信号功率,除以对应带宽上的干扰噪声功率。
  • CSI-RSRP和SINR:为用户级,受用户分布,小区负载等影响,表征网络对用户的服务能力。
  • CSI-RSRP(CSI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CSI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二、覆盖优化目标

  • 优化信号覆盖,保证目标区域的RSRP/SINR满足建网的覆盖标准。
  • 解决路测过程中发现的RF问题:如弱覆盖、越区覆盖、乒乓切换、切换带不合理、干扰问题等。
  • 结合吞吐率情况,优化覆盖区域和切换带。

针对不同的目标场景,覆盖优化的建议标准有所不同:

场景影响指标建议标准
驻留/接入SS-RSRP

驻留S准则:SS RSRP > -128dBm

网络优化经验值:室外 -100.5dBm(室内外穿损+干扰余量+人体损耗)

切换目前系统内支持同频切换,A3为相对门限,对于切换接入,SS RSRP >- 105dBm
PBCH解调SS-SINRSS-SINR ≥- 6dB
PSS/SSS解调SS-SINR>-6dB
平均1Gbps精品路线(4T8R)CSI-RSRP无邻区用户干扰,平均CSI-RSRP ≥ -77dBm(经验值)
CPE平均400Mbps(2T4R)无邻区用户干扰,平均CSI-RSRP ≥ -80dBm(经验值)

覆盖优化总体目标:

  • 减少乒乓切换,保障SSB覆盖合理性,减少邻区干扰,优化SS-SINR,保障用户接入。
  • 对于速率来讲,并非覆盖优化到标准就一定能达成,还有和环境强相关的Rank。

三、覆盖问题分析流程

3.1  SS-RSRP覆盖率低

1.基站设备是否故障

2.SSB场景化波束规划是否合理

3.功率参数配置是否合理

4.切换相关参数配置是否合理

5.站点高度是否合理

6.AAU方位角/下倾角是否合理

7.站点密度是否稀疏

3.2  CSI-RSRP覆盖率低

1.基站设备是否故障

2.功率参数配置是否合理

3.切换相关参数配置是否合理

4.站点高度是否合理

5.AAU方位角/下倾角是否合理

6.站点密度是否稀疏

四、覆盖问题优化原则

  1. 先优化SS RSRP/CSI-RSRP,后优化SS SINR/CSI SINR。
  2. 先优化越区覆盖,再优化重叠覆盖。
  3. 优化切换带、控制重叠覆盖,保障SS RSRP/CSI-RSRP的同时优化乒乓切换
  4. 优先调整软参,其次才是硬调或站点拓扑调整

五、基础数据采集

NR覆盖优化的初始阶段是获取基础数据,包括:

  • 规划参数,包括PCI、PRACH、邻区等
  • 基础工程参数
    • 站址分布,基站经纬度等
    • AAU通道数、挂高、方位角、下倾角
  • 小区规划覆盖距离
  • 电子地图、覆盖场景分类等
  • 小区配置参数:主要是接入、重选、切换、功率配置相关参数
  • 小区性能统计

六、常见覆盖问题分析

6.1弱覆盖的处理

覆盖区域RSRP小于网络设计值,空口质量差,显著影响网络接通率、掉话率、小区吞吐率

发现弱覆盖,通常需要排查如下因素:

  • 设备故障、工程质量
  • 建筑物遮挡
  • TRP发射功率配置低
  • 网络结构

弱覆盖的优化手段通常有:

  • 调整天线或AAU方向角和下倾角
  • 增加天线或AAU挂高
  • 调整基站发射功率
  • 新增站点或者室内覆盖系统

6.2越区覆盖

越区覆盖一般是指某些小区的覆盖区域超过规划的范围,在其他基站的覆盖区域内形成不连续的主导区域。

如下图所示,Cell A为越区覆盖小区

常见原因分析

  • 天馈因素:天线(或AAU)挂高太高、方位角、下倾角设置不合理,或者基站发射功率太大
  • 站址因素:由于“波导效应”使信号沿着街道传播很远
  • 无线环境因素:大片水域反射等场景

对网络的影响

  • 业务感知:越区覆盖容易引起乒乓切换或带来干扰,业务感知差,且容易掉话
  • 网络指标:掉话率高、切换成功率低、速率低等

解决措施

  • 如果站高明显过高,则降低天线高度
  • 适当调整方位角,避免扇区天线的主瓣方向正对道路传播,使天线主瓣方向与道路方向稍微形成斜交
  • 如果方位角基本合理,则考虑调整下倾角。下倾角的调整包括电子下倾和机械下倾两种,优先调整电子下倾角,其次调整机械下倾角
  • 在不影响小区业务性能的前提下,降低小区发射功率

以上措施若不奏效,则根据实际测试情况,配置邻区关系,保证切换正常,保持业务连接

6.3重叠覆盖

重叠覆盖问题主要体现为多个小区存在深度交叠,RSRP较强,但是SINR较差,或者多个小区之间乒乓切换导致用户感知差。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条件来判断是否存在重叠覆盖问题:

  • 绝对RSRP门限:重叠区域内RSRP>该门限的小区数 ≥ 3个
  • 相对RSRP门限:与最强小区RSRP差值在一定门限(一般3dB)内的小区个数在3个或3个以上

重叠覆盖产生原因主要是城区内站点分布比较密集,信号覆盖较强,基站各个天线的方位角和下倾角设置不合理,造成多小区重叠覆盖。

对网络的影响

  • 业务感知:同频小区之间造成强干扰,导致业务质量差;发生频繁切换,容易掉话
  • 网络指标:接通率较低、掉话率较高、切换次数很多、切换成功率较低

重叠覆盖多发区域

  • 密集城区的十字路口、高架路、高楼的高层、水域周围等

解决措施

重叠覆盖问题主要是解决好切换区域的各个小区覆盖电平强度关系,常见的优化方法如下:

  • 识别问题区域多个覆盖小区的主从关系,确定主服务小区
  • 通过调整波束、下倾、方位角、功率等手段加强主服小区的覆盖
  • 通过类似手段减小非主服小区在问题路段的覆盖,减小干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梦想就是摸鱼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