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在电视系统中,为了能正确地重现图像,要求收端(监视器)与发端(摄像头)同步扫描。只要扫描频率相同、起始相位相同,收端就可以重现发端图像并认为是同步的。当收端、发端的频率、相位不同时,图像将被破坏,产生畸变,甚至无法重现,因此在图像信号中加入了同步脉冲。在发送端,每当扫完一行图像时,加入一个行同步脉冲,每扫完一场图像时加入一个场同步脉冲。它们与图像信号一起被发送出去。在接收端,使行扫描锯齿波电流只有当行同步脉冲到达进才开始逆程期,而场扫描齿波电流也只有在场同步脉冲到达时才开始逆程期。这样就保证了同步。为了使扫描逆程光栅不显示(消隐),还需要加入行、场消隐脉冲,这时的图像信号电平成为消隐电平。摄像头输出的是将图像信号,同步信号,行、场消隐信号这三种信号组合起来形成的黑白全电视信号。我国电视规定:行频为15625Hz,行同步脉宽为4.7μs;场频为50Hz,场同步脉宽为2.5×1/15625=160μs。
当CRT显示器显示一幅图像时,电子枪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来扫描屏幕的。由电子枪打出的电子经由偏转线圈的偏转得以打到屏幕的不同点上。电子束在从左到右扫描完一行后,需要回到起始方向进行下一行的扫描,这个返回的工作由回程转换器来完成。
这一系列动作要想很精确,就得使电子枪、偏转线圈、回程转换器协同(同步)工作。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两个信号:
1, 水平同步信号,显示设备(显示器)接收到这个信号后,就开始画下一行。
2, 垂直同步信号,显示设备(显示器)接收到这个信号后,就开始画下一帧。
这样,通过传递这两个信号,电子枪、偏转线圈、回程转换器就能精确协作了。
这两个信号由谁传递呢?答案是显卡,显卡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给显示设备(显示器)发送这样的信号。
显卡隔多长时间发送一次信号呢?这和屏幕的刷新率有关。假设我们的屏幕刷新率是60HZ,也就是一秒内我们要发送60个垂直同步信号给显示设备(显示器)。再假设我们的分辨率是800*600,就是说屏幕一共有600行,一秒内我们会发送这么多个水平同步信号:60*600=36000。画每一条线所用的时间也可以容易的算出来。
VGA需要行场同步信号 ,而且液晶显示器对同步信号要求很苛刻。跟CRT显示器不一样。 这两天调VGA视频输出,CRT上已经没问题了,但是VGA输出总是闪屏。真不好搞。。
电视信号是一行一行扫描进行的.电视机在从左扫描到右,再扫描下一行的时候,需要关闭电子枪.这个动作叫行消隐.
在扫描完一场信号重新换另一场信号时,扫描束从右下角回到左上角,这个时候关闭电子枪的动作叫场消隐.
所有的电视机都有一个刷新动作,用来重新定位电子枪显示可见的数据。如电视机,它分为NTSC制和PAL制, NTSC制每秒刷新60次, 而PAL制每秒刷新50次。
电子枪从左到右画出象素,它每次只能画一条扫描线,画下一条之前要先回到左边并做好画下一条扫描线的准备,这之间有一段时间叫做水平消隐(HBlank)。在画完全部256条扫描线之后它又回到屏幕左上角准备下一次画屏幕(帧),这之间的一段时间就是垂直消隐(VBlank)。电子枪就是在不断的走‘之’字形。
【具体的说就是】电子枪从右端移动到左端的那段时间叫做水平消隐;
电子枪从右下角移动到左上角的那段时间就是垂直消隐
垂直消隐是消除电子束作垂直扫描时的回扫线
水平消隐是消除电子束作行扫描时的回扫线
比如说行扫描,因为每次扫描都是从左到右,到扫描第二行时,电子束要从第一行的末尾回到第二行的行首,这一段时间会产生一条回扫线,影响图像质量,所以要用水平消隐使电子枪截止不发送电子,图像中也就没有回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