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调制器原理及simulink仿真分析
一.背景介绍
在射频电路中常常用到分频器,其中可编程分频器应用广泛,可以产生多种分频比。
1.1整数分频
1.1.1双模分频器和计数器实现多模分频器
a) 首先进行初始化,两个计数器分别载入初值J 和K,设定N/N+1双模分频器的模数控制字Cw 为低电平0,控制双模分频器实现N+1分频,否则双模分频器实现N分频。计数器开始倒计数。
b) 计数器采用减法计数方式,每个时钟上升沿到来,两个计数器自减一,因为吞咽计数器初值K小于脉冲计数器初值J,所以吞咽计数器首先减为0 值。
c) 吞咽计数器到达0 值以后,控制模数控制信号Cw 跳变为1,N/N+1双模分频器开始进行N 分频,在此期间脉冲计数器一直进行减一计数,直到变为0 值。
d) 在脉冲计数器减到0 值后,产生一个复位信号Rst,模数控制字Cw再次跳变为低电平0。这样便完成了一个周期的工作过程,重新置入初值。
e) 重复上述步骤。
综上所述:总的分频比为 D R = K ( N + 1 ) + ( J − K ) N = K + J N DR=K(N+1)+(J-K)N=K+JN DR=K(N+1)+(J−K)N=K+JN
一帮情况下,N是定值,通过修改K和J的值实现不同的分频比。
缺点
1.分频比最小值为1,即频率最小步进值为参考频率Fclk。在某些应用中,较低的参考时钟频率会限制系统性能。
2.针对与不同的系统要求,需要重新设计双模分频器以及计数器,而且多位的计数器硬件消耗较大。
1.1.2 2\3分频单元实现多模分频器
另外一种 采用2/3单元组合构成多模分频器。
该结构的不足就是分频范围受限,最小分频值是 2 n 2^n 2n,最大分频比为 2 n + 1 − 1 2^{n+1}-1 2n+1−1。
缺点
1.最小分频比受限,有相关论文解决此问题。
2.随着2/3分频单元的增加,功耗增大。
优点
1.相比于双模分频器构成的多模分频器,其结构简单,容易扩展,每个分频单元的结构完全相同,方便后端设计。
1.2小数分频原理及缺点
1.2.1 小数分频基本原理
小数分频主要思想是一段时间范围内的平均分频比,仍然通过基本的整数分频实现,通过控制**双模或多模分频器(注意可以是多模分频器)**不断改变分频比。瞬时分频比是不断变化的,在一段时间范围内看,平均分频比是小数
比如:
电路中需要实现一个100.1的小数分频,便可以控制一个100 /101双模分频器进行9次100分频,再进行1 次101分频,这样得到的平均分频值就是: N F = ( 9 ∗ 100 + 10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