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差网络(ResNet)

残差网络(ResNet)

之前介绍了训练和设计深度模型提供了两类重要思路之一:批量归一化BN
现在开始学习另一个思路:残差网络(ResNet),开始学习~🤞

1. 理解

先思考一个问题:对神经网络模型添加新的层,充分训练后的模型是否只可能更有效地降低训练误差?理论上,原模型解的空间只是新模型解的空间的子空间。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将新添加的层训练成恒等映射f(x)=x(恒等映射),新模型和原模型将同样有效。由于新模型可能得出更优的解来拟合训练数据集,因此添加层似乎更容易降低训练误差。然而在实践中,添加过多的层后训练误差往往不降反升。即使利用批量归一化带来的数值稳定性使训练深层模型更加容易,该问题仍然存在。针对这一问题,何恺明等人提出了残差网络(ResNet)。它在2015年的ImageNet图像识别挑战赛夺魁,并深刻影响了后来的深度神经网络的设计。

2. 残差块

理解残差模型之前,来理解它的核心部分,残差块。
如下图所示,设输入为x,假设希望学出的理想映射为f(x),从而作为下图上方激活函数的输入。左图虚线框中的部分需要直接拟合出该映射f(x),而右图虚线框中的部分则需要拟合出有关恒等映射的残差映射f(x)−x。残差映射在实际中往往更容易优化。我们希望学出的理想映射f(x)。只需将图中右图虚线框内上方的加权运算(如仿射)的权重和偏差参数学成0,那么f(x)即为恒等映射( resnet学习的是残差函数F(x) = f(x) - x, 这里如果F(x) = 0, 那么就是上面提到的恒等映射)。实际中,当理想映射f(x)极接近于恒等映射时,残差映射也易于捕捉恒等映射的细微波动。右图也是ResNet的基础块,即残差块(residual block)。在残差块中,输入可通过跨层的数据线路更快地向前传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普通的网络结构(左) 加入残差连接的网络结构(右)
总体概括就是:假定某段神经网络的输入是x,期望输出是H(x),如果我们直接把输入x传到输出作为初始结果,那么此时需要学习的目标就是F(x)= H(x)-x。这就是一个ResNet的残差学习单元( Residual Unit ),ResNet相当于将学习目标改变了,不再是学习一个完整的输出H(x),只是输出和输入的差别H(x)-x,即残差。

即增加一个identity mapping (恒等映射),将原始所需要学的函数H(x)转换成F(x)+x ,而作者认为这两种表达的效果相同,但是优化的难度却并不相同,作者假设F(x)的优化会紕H(x)简单的多。这-想法也是 源于图像处理中的残差向量编码,通过一个reformulation ,将一个问题分解成多个尺度直接的残差问题,能够很好的起到优化训练的效果。

这个Residual block通过shortcut connection实现,通过shortcut将这个block的输入和输出进行一个element-wise的加叠,这个简单的加法并不会给网络增加额外的参数和计算量,同时却可以大大增加模型 的训练速度、提高训练效果,并且当模型的层数加深时,这 个简单的结构能够很好的解决退化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直接看代码:

import time
import torch
from torch import nn, optim
import torch.nn.functional as F

import sys
sys.path.append("..") 
import d2lzh_pytorch as d2l
device = torch.device('cuda' if torch.cuda.is_available() else 'cpu')

class Residual(nn.Module):  # 本类已保存在d2lzh_pytorch包中方便以后使用
    def __init__(self, in_channels, out_channels, use_1x1conv=False, stride=1):
        super(Residual, self).__init__()
        self.conv1 = nn.Conv2d(in_channels, out_channels, kernel_size=3, padding=1, stride=stride)
        self.conv2 = nn.Conv2d(out_channels, out_channels, kernel_size=3, padding=1)
        if use_1x1conv:
            self.conv3 = nn.Conv2d(in_channels, out_channels, kernel_size=1, stride=stride)
        else:
            self.conv3 = None
        self.bn1 = nn.BatchNorm2d(out_channels)
        self.bn2 = nn.BatchNorm2d(out_channels)

    def forward(self, X):
        Y = F.relu(self.bn1(self.conv1(X)))
        Y = self.bn2(self.conv2(Y))
        if self.conv3:
            X = self.conv3(X)
        return F.relu(Y + X)
#下面我们来查看输入和输出形状一致的情况。

blk = Residual(3, 3)
X = torch.rand((4, 3, 6, 6))
blk(X).shape # torch.Size([4, 3, 6, 6])

3. ResNet模型

残差网络的搭建分为两步:
(1)使用VGG公式搭建Plain VGG网络
(2)在Plain VGG的卷积网络之间插入Identity Mapping,注意需要升维或者降维的时候加入 1*1卷积。

ResNet沿用了VGG全3×3卷积层的设计。残差块里首先有2个有相同输出通道数的3×3卷积层。每个卷积层后接一个批量归一化层和ReLU激活函数。然后我们将输入跳过这两个卷积运算后直接加在最后的ReLU激活函数前。这样的设计要求两个卷积层的输出与输入形状一样,从而可以相加。如果想改变通道数,就需要引入一个额外的1×1卷积层来将输入变换成需要的形状后再做相加运算。

回想前面的假设,如果已经学习到较饱和的准确率(或者当发现下层的误差变大时),那么接下来的学习目标就转变为恒等映射的学习,也就是使输入x近似于输出H(x),以保持在后面的层次中不会造成精度下降。
在上图的残差网络结构图中,通过“shortcut connections(捷径连接)”的方式,直接把输入x传到输出作为初始结果,输出结果为H(x)=F(x)+x,当F(x)=0时,那么H(x)=x,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恒等映射。于是,ResNet相当于将学习目标改变了,不再是学习一个完整的输出,而是目标值H(X)和x的差值,也就是所谓的残差F(x) = H(x)-x,因此,后面的训练目标就是要将残差结果逼近于0,使到随着网络加深,准确率不下降。
这种残差跳跃式的结构,打破了传统的神经网络n-1层的输出只能给n层作为输入的惯例,使某一层的输出可以直接跨过几层作为后面某一层的输入,其意义在于为叠加多层网络而使得整个学习模型的错误率不降反升的难题提供了新的方向。

  • 0
    点赞
  • 1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