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Display Port)

DP(Display Port)

一、DP简介

  1. DisplayPort是由美国视频电子协会(VESA: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在2006年5月提出的一种新型数字显示接口规范,主要用于源端和设备端(如电脑显示器)之间传输视频、音频、USB以及其它格式的数据信息。DisplayPort规范采用免费授权方式,旨在取代VGA、DVI和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低压差分信号),提供高性能的视频传输通道。用户可以通过adapter来兼容目前的VGA/DVI显示设备。虽然所支持的功能与HDMI相似,但其目标只是作为HDMI的补充, 而非取而代之。
  2. DisplayPort包括三个独立相关的标准: 外围DisplayPort(external DisplayPort interface)标准和两个内部(internal interfaces)DisplayPort标准:embedded(嵌入式)DisplayPort (eDP) 和 internal内部)DisplayPort(iDP)。 2010年起,external DisplayPort interface主要应用在移动PC和PC显示器市场。eDP主要用于移动和嵌入式设备,iDP类似eDP,但主要用于数字电视设备(平板电视显示)。

二、视频接口简介

  1. 随着更高清显示技术出现,视频接口也在不断地更新迭代,只有采用更高效的传输通道,才能满足新一代技术的显示需求。目前常见的显示器视频接口有以下几种:VGA、DVI、HDMI、DP、USB、Type-C、thunderbolt。
  2. 而显示器能支持多高的分辨率和刷新率,取决于显卡、显示器、视频接口、视频线之中性能较低的那端。接下来就为大家解析这几种视频接口的性能特点。

2.1 VGA接口:(Video Graphics Array 视频图形阵列,别名D-Su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 DVI接口:(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数字视频接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 HDMI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多媒体接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4 DP接口:(Display Port)是一种视频传输接口协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作为新一代视频接口,DP接口的数据传输形式跟网线和USB线相似,是以数据包形式进行传输。这就使得以后视频显示技术推出新的功能时,无需增加指定的接口引脚,直接把新功能的数据封装在数据包中传输,只要传输带宽满足需求。
  2. 目前DP1.4的传输性能已经可以跟HDMI 2.1相媲美,而在视频线材上,HDMI 2.1因为技术授权和线材成本,在价格上DP1.4更便宜。另外DP接口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在单接口下使用Multi-Stream Transport 来支持多屏显示。
2.4.1 DP 引脚介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4.2 DP优点
  1. 基于小型数据包的协议。
    允许简易的扩展DisplayPort 标准。
    允许在单独实体连在线有多重视频流。
  2. 设计于支持内部芯片之间的联系
    允许直接操作显示器功能选项,能够将显示器的控制回路去除以生产更便宜与更轻薄的显示器。
    目标是要以统一的链接界面取代笔记本电脑面板内部的LVDS连接。
  3. 允许向后兼容于单路DVI/HDMI;双路的DVI/HDMI与模拟VGA接头需要转换接头。
  4. 支持RGB与YCbCr 彩色空间(ITU-R BT.601与BT. 709的格式)。
  5. 辅助通道能够使用于触控式面板数据、USB链接、相机、麦克风等设备。
  6. 较少的通道与内嵌的时钟频率降低射频干扰。
  7. 支持USB Type-C
  8. 高带宽,
  9. 最大程度整合周边设备
2.4.3 DP版本对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4.4 Type-C to DP traffi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HDMI功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数据传输

   在数据传输方面,Displayport (简称DP) 相较于 HDMI 的包容性更强,向后兼容VGA, DVI和HDMI ,而HDMI只对DVI兼容,另外一个功能是DP支持4屏幕分屏,而且DP的授权也是开放的,更加灵活。
  相较于 HDMI 的协议只在音视频领域, DP就灵活多了,在今年(2020年)4月,2.0版本发布, 和如今 名声大噪的Type-C完成兼容,既可以传输音视频也可以当usb3.1接口来使用,数据传输速率更是达到 77.4 Gbps,完全可以胜任8K屏幕。

单显示器分辨率
一个16K (15360×8640)显示器,60Hz,30 bpp 4:4:4 HDR(带DSC)
一个10K (10240×4320)显示屏,60Hz,24 bpp 4:4:4(无压缩)
双显示器分辨率
两个8K (7680×4320)显示器,120赫兹,30 bpp 4:4:4 HDR(带DSC)
两个4K (3840×2160)显示器,144赫兹,24 bpp 4:4:4(无压缩)
三倍显示分辨率
三个10K (10240×4320)显示器,60Hz,30 bpp 4:4:4 HDR(带DSC)
三个4K (3840×2160)显示器,90Hz,30 bpp 4:4:4 HDR(无压缩)

(PS:8K显示器:7680宽×4320高×60帧×32位真彩 = 63700992000 bit/s = 63.7Gbps (单位bps比特率-bits per second每秒传的位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HDMI 转 Type-C 和 DP 信号的技术概述 HD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多媒体接口标准,用于传输高清音视频数据。USB Type-C 是一种新型的通用连接器设计,支持多种协议的数据传输,其中包括 DisplayPort Alt Mode(替代模式)。这种转换技术的核心在于通过适配器实现不同信号之间的兼容性和高效传输。 #### USB Type-C 的 DisplayPort 替代模式 USB Type-C 支持 DisplayPort Alternate Mode 功能,允许设备利用 USB-C 接口直接传输 DisplayPort 音频/视频信号[^1]。这意味着无需额外硬件即可将计算机或其他源设备上的显示内容输出到显示器上。然而,在涉及 HDMI 输入的情况下,则需要专门设计的支持芯片来完成协议间的互操作性处理工作。 #### 协议间差异与挑战 当考虑从 HDMI 到 USB-C 或者 DisplayPort 进行转换时,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和工程难题: 1. **音频路径管理**: ASoC框架下定义了DAIs作为数字音频接口的一部分,任何成功的转换方案都必须妥善解决如何保持高质量的声音再现问题。 2. **内部组件互联方式的选择**: 对于具体实现而言,可能涉及到诸如 I²S、SLIMbus 等不同的串行总线技术来进行实际物理层面上的操作[^2]。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例如I²S相对简单易懂但功能有限,而像SoundWire这样的新技术则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和性能潜力。 3. **带宽匹配需求分析**: 不同版本号之间存在显著的速度差距——最新一代HDMI可以达到数十Gbps级别吞吐量,相比之下早期型号或者某些特殊用途下的DisplayPorts可能会有所不足。因此在开发相应产品之前必须要仔细评估目标市场对于分辨率帧率等方面的具体期望值并据此做出合理规划决策。 以下是基于上述讨论的一个简化版伪代码表示该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 ```python def convert_hdm_to_dp(hdmi_signal): """ Converts an incoming HDMI signal into a format compatible with DisplayPort over USB-C using appropriate hardware/software techniques. Parameters: hdmi_signal (dict): Dictionary containing raw HDMI data streams. Returns: dict: Processed signals ready for transmission via USB-C's DP alt mode. """ # Step One - Extract Audio Component Using Defined DAI Standards Within SoCs extracted_audio = extract_digital_audio_interface(hdmi_signal['audio']) # Step Two - Handle Video Data Transformation According To Required Specifications transformed_video = handle_video_transformation( hdmi_signal['video'], target_format='displayport') combined_output = merge_streams(extracted_audio,transformed_video) return prepare_for_usbc(combined_output) # Example Function Definitions Below Are Hypothetical And Simplified For Illustration Purposes Only! def extract_digital_audio_interface(audio_stream): pass # Placeholder Implementation Detail Omitted Here... def handle_video_transformation(video_frame,target_format=None): pass # Another placeholder function definition goes here ... def merge_streams(audio_part, video_segment): pass def prepare_for_usbc(multi_media_content): pass ``` 尽管这里展示的是高层次逻辑流程图而非确切实施方案细节描述,但它确实反映了整个过程中所包含的主要活动单元及其相互关系结构形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