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选型与参数16 BUCK IC参数 工具 EMI EMC layout

目录

一、IC数据手册

1. 输入电压范围(Input Voltage Range)

2. 输出电压(Output Voltage)

3. 输出电流(Output Current)

4. 开关频率(Switching Frequency)

5. 效率(Efficiency)

6. 电流模式控制与电压模式控制

7. 输出纹波(Output Ripple)

8. 软启动(Soft-Start)

9. 过载保护(Overload Protection)

10. 过热保护(Thermal Shutdown)

11. 占空比(Duty Cycle)

12. 封装类型(Package Type)

13. 反馈电阻网络(Feedback Network)

14. 输入输出电容(Input/Output Capacitors)

15. 开关管类型(MOSFET or BJT)

16. 各类测试图

二、Buck设计工具

1、电路设计

2、芯片选型

三、降低EMI的方法


外国:TI、MPS、ADI

中国:芯龙、南芯、圣邦威等

一、IC数据手册

        最重要的是VI、VO、IO、FSW、EN、VFB。

        Buck转换器芯片,作为一种常见的DC-DC降压电源转换器,其主要作用是将较高的输入电压转换为较低的输出电压。选择适合的Buck芯片时,需要关注多个关键参数,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参数及其解释:

1. 输入电压范围(Input Voltage Range)

  • 定义:Buck转换器能够接受的输入电压的范围。
  • 重要性:确保输入电压在所选芯片的工作范围内,否则会导致芯片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损坏。
  • 常见范围:如3V-60V,具体范围取决于不同的芯片设计。

2. 输出电压(Output Voltage)

  • 定义:Buck转换器输出的电压值。
  • 重要性:输出电压应符合应用的电压需求。很多Buck转换器的输出电压是可调的,可以通过外接电阻分压来设置,或者是固定的。
  • 常见输出电压:5V、12V、3.3V等,也有可调输出(如0.8V到15V)。

3. 输出电流(Output Current)

  • 定义:Buck转换器能够提供的最大输出电流。
  • 重要性:输出电流决定了转换器能支持的负载大小。选择时要确保输出电流能够满足负载的需求。
  • 常见输出电流:如1A、2A、5A、10A等,高功率应用中可能需要大功率Buck芯片。

4. 开关频率(Switching Frequency)

  • 定义:转换器内部开关的工作频率。
  • 重要性:开关频率影响到转换器的尺寸、效率和噪声。在较高频率下,转换器体积可以较小,但开关损耗会增加。选择合适的频率平衡效率和尺寸要求。
  • 常见频率:如100kHz、500kHz、1MHz、2MHz等。

5. 效率(Efficiency)

  • 定义: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的比值,表示电源的能量转化效率。
  • 重要性:效率越高,意味着转换过程中损耗越少,热量产生也越少,尤其对于高功率应用,效率是选择Buck芯片的重要标准。
  • 典型效率:90%以上,部分高效Buck转换器可达到95%以上的效率。

6. 电流模式控制与电压模式控制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陌夏微秋

希望各位多多支持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