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两种 option 编程模式的实现

前言

哈喽,大家好,我是asongoption编程模式大家一定熟知,但是其写法不唯一,主要是形成了两个版本的option设计,本文就探讨一下其中的优缺点。

option编程模式的引出

在我们日常开发中,经常在初始化一个对象时需要进行属性配置,比如我们现在要写一个本地缓存库,设计本地缓存结构如下:

type cache struct {
 // hashFunc represents used hash func
 HashFunc HashFunc
 // bucketCount represents the number of segments within a cache instance. value must be a power of two.
 BucketCount uint64
 // bucketMask is bitwise AND applied to the hashVal to find the segment id.
 bucketMask uint64
 // segment is shard
 segments []*segment
 // segment lock
 locks    []sync.RWMutex
 // close cache
 close chan struct{}
}

在这个对象中,字段hashFuncBucketCount是对外暴露的,但是都不是必填的,可以有默认值,针对这样的配置,因为Go语言不支持重载函数,我们就需要多种不同的创建不同配置的缓存对象的方法:

func NewDefaultCache() (*cache,error){}
func NewCache(hashFunc HashFunc, count uint64) (*cache,error) {}
func NewCacheWithHashFunc(hashFunc HashFunc) (*cache,error) {}
func NewCacheWithBucketCount(count uint64) (*cache,error) {}

这种方式就要我们提供多种创建方式,以后如果我们要添加配置,就要不断新增创建方法以及在当前方法中添加参数,也会导致NewCache方法会越来越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使用配置对象方案:

type Config struct {
  HashFunc HashFunc
  BucketCount uint64
}

我们把非必填的选项移动config结构体内,创建缓存的对象的方法就可以只提供一个,变成这样:

func DefaultConfig() *Config {}
func NewCache(config *Config) (*cache,error) {}

这样虽然可以解决上述的问题,但是也会造成我们在NewCache方法内做更多的判空操作,config并不是一个必须项,随着参数增多,NewCache的逻辑代码也会越来越长,这就引出了option编程模式,接下来我们就看一下option编程模式的两种实现。

option编程模式一

使用闭包的方式实现,具体实现:

type Opt func(options *cache)

func NewCache(opts ...Opt) {
 c := &cache{
  close: make(chan struct{}),
 }
 for _, each := range opts {
  each(c)
 }
}

func NewCache(opts ...Opt) (*cache,error){
 c := &cache{
  hashFunc: NewDefaultHashFunc(),
  bucketCount: defaultBucketCount,
  close: make(chan struct{}),
 }
 for _, each := range opts {
  each(c)
 }
  ......
}

func SetShardCount(count uint64) Opt {
 return func(opt *cache) {
  opt.bucketCount = count
 }
}

func main() {
 NewCache(SetShardCount(256))
}

这里我们先定义一个类型Opt,这就是我们optionfunc型态,其参数为*cache,这样创建缓存对象的方法是一个可变参数,可以给多个options,我们在初始化方法里面先进行默认赋值,然后再通过for loop将每一个options对缓存参数的配置进行替换,这种实现方式就将默认值或零值封装在NewCache中了,新增参数我们也不需要改逻辑代码了。但是这种实现方式需要将缓存对象中的field暴露出去,这样就增加了一些风险,其次client端也需要了解Option的参数是什么意思,才能知道要怎样设置值,为了减少client端的理解度,我们可以自己提前封装好option函数,例如上面的SetShardCountclient端直接调用并填值就可以了。

option编程模式二

这种option编程模式是uber推荐的,是在第一版本上面的延伸,将所有options的值进行封装,并设计一个Option interface,我们先看例子:

type options struct {
 hashFunc HashFunc
 bucketCount uint64
}

type Option interface {
 apply(*options)
}

type Bucket struct {
 count uint64
}

func (b Bucket) apply(opts *options) {
 opts.bucketCount = b.count
}

func WithBucketCount(count uint64) Option {
 return Bucket{
  count: count,
 }
}

type Hash struct {
 hashFunc HashFunc
}

func (h Hash) apply(opts *options)  {
 opts.hashFunc = h.hashFunc
}

func WithHashFunc(hashFunc HashFunc) Option {
 return Hash{hashFunc: hashFunc}
}

func NewCache(opts ...Option) (*cache,error){
 o := &options{
  hashFunc: NewDefaultHashFunc(),
  bucketCount: defaultBucketCount,
 }
 for _, each := range opts {
  each.apply(o)
 }
  .....
}

func main() {
 NewCache(WithBucketCount(128))
}

这种方式我们使用Option接口,该接口保存一个未导出的方法,在未导出的options结构上记录选项,这种模式为client端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针对每一个option可以做更细的custom function设计,更加清晰且不暴露cache的结构,也提高了单元测试的覆盖性,缺点是当cache结构发生变化时,也要同时维护option的结构,维护复杂性升高了。

总结

这两种实现方式都很常见,其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采用闭包的实现方式,我们不需要为维护option,维护者的编码也大大减少了,但是这种方式需要export对象中的field,是有安全风险的,其次是client端需要了解对象结构中参数的意义,才能写出option参数,不过这个可以通过自定义option方法来解决;采用接口的实现方式更加灵活,每一个option都可以做精细化设计,不需要export对象中的field,并且很容易进行调试和测试,缺点是需要维护两套结构,当对象结构发生变更时,option结构也要变更,增加了代码维护复杂性。

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自由变化,不能直接定义哪一种实现就是好的,凡事都有两面性,适合才是最好的。

你有什么想法,评论区讨论起来~

好啦,本文到这里就结束了,我是asong,我们下期见。

创建了读者交流群,欢迎各位大佬们踊跃入群,一起学习交流。入群方式: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学习资料请到公众号领取。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