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网络---->网络理论

网络协议分层模型

OSI五层模型: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应用层:主要负责应用程序间的沟通,代表协议有HTML协议,HTTP协议,DNS协议,URL协议
传输层:主要负责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确保数据从源主机发送到目的主机,代表协议有TCP/UDP协议
网络层:主要负责地址管理和路由选择,通过IP标识一台主机,通过路由表规划出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路线,代表协议有IP协议,ARP协议
数据链路层:负责设备之间的数据帧的传输与识别,代表协议有以太网协议,ARP协议(ARP协议建立了IP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物理层:在物理层面通过光缆、电缆等方式将电脑之间连接起来

网络数据的封装于分用

应用层数据通过协议栈发到网络上时,每层协议都要加上一个数据首部,称为封装

数据封装成帧后发到传输介质上,到达目的主机后每层协议再剥掉相应的首部, 根据首部中的 “上层协议字段”,将数据交给对应的上层协议处理,称为分用

首部信息中包含了一些类似于首部有多长, 载荷有多长, 上层协议是什么等信息

不同的协议对数据有不同的称呼:传输层叫段,网络层叫数据报,数据链路层叫帧

地址管理

IP地址:IP协议有两个版本, IPv4和IPv6
IP地址是在IP协议中, 用来标识网络中不同主机的地址;
我们通常也使用 “点分十进制” 的字符串表示IP地址, 例如 192.168.0.1

几种私有IP

10.*.*.*
172.16.*.*
192.168.*.*

私有IP不会被网络所路由,如果处于私网的设备需要将数据发往公网,需要先把私网IP转换为公网IP,需要借助NAT地址转换协议

MAC地址:MAC地址用来识别数据链路层中相连的节点
长度为48位, 及6个字节. 一般用16进制数字加上冒号的形式来表示(例如: 08:00:27:03:fb:19)

一个网络设备需要唯一的标识自己,需要用到MAC地址,但是由于IP协议又仅仅会在其接入网络之后才会分配IP地址,这样的话前后两次分配的IP地址很有可能是不同的,那么就需要通过ARP协议将相邻主机的IP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记录下来,以区分IP地址对应的MAC设备

本质上,通过互联网访问服务器是通过其IP地址进行访问的,但是由于IP地址不方便人们记忆,因此才有了现在常见的网址,而我们输入的网址需要转换成IP地址,计算机才能真正的访问到对应的服务器,这个转换需要借助DNS域名解析协议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