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国产化

1.什么叫国产化

国产化是指在产品或服务中采用国内自主研发的技术和标准,以替代过去依赖的进口产品和技术的过程。

对于硬件要求就是很纯粹,每个部分CPU、内存、存储、生产制造、整机设计……都“清清白白”,不掺杂任何“洋砖洋瓦”;软件也是同样的要求,安全OS,核心代码……统统都需要是国产的。

2.什么是自主可控

依靠自身研发设计,全面掌握产品核心技术,实现信息系统从硬件到软件的自主研发、生产、升级维护的全程可控,即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各类软件等全部国产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安可是安全可靠的简称;以核心产品为主即芯片、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软硬件的替代。

信创是信息技术创新的简称;前期叫安可,现在叫信创,把基础软硬件产品串联起来,通过生态上下游产品兼容适配,实现全链条安全可控。强调国产产品技术全栈支持。
目的是从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到信息安全各个方面,通过自主研发和推广自主化、国产化的技术标准,从信息安全角度出发,达到自主可控,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不受制于外
国技术。

国产化:国产化是在产品或服务中采用国内自主研发的技术和标准,以替代过去依赖的进口产品和技术的过程,又分为国产化1.0和国产化2.0阶段。

3.信创和国产化二者联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图示:安可、信创一定是属于国产化的,而国产化不一定就是信创,比如为了使国内企业加速产业化转型升级,购买引进国外技术,但我们是不掌握核心技术的,在国内建厂生产商品进行销售这种也属于国产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引进荷兰ASML光刻技术。
信创是首次提出在实现信息技术自主可控,规避外部技术制裁和风险,其本质是国产化替代的2.0阶段。

而国产化1.0阶段的特点是单产品引进采购,即通过向外国企业采购技术或产品来实现国产化。相比之下,信创作为国产化的2.0阶段,更加注重根据国情和市场需求开展研发,实现点的串联、全栈支持、生态建设、突破与创新等特点,是迈向自主创新的重要一步。突破和创新则是信创的核心,通过在技术和应用上进行重大突破和创新,推动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总的来说国产化是替代进口产品与技术的过程,而信创则更注重于信息技术自主可控和技术应用创新,强调产业链上下游的生态建设,更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意义。

4.国产化替代

自主可控,意味着从IT底层基础软件到上层应用软件的全产业链的国产替代。实行国产替代对于达到自主可控是完全必要的,即自主可控满足国产要求。

为什么要进行国产化替代:
近年来,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以美国为首,国外持续加大对中国科技产业的制裁力度,先后将数百家中国高科技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俄乌冲突爆发后,众多头部 IT 厂商陆续停止对俄罗斯的产品供应。在不可控国际因素及国内数字经济转型需求的驱动下,我国IT 产业自主可控的紧迫性愈加凸显,为了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科技自立自强已是我国的一项国家战略,通信、计算机、军工和医疗器械行业将成为国产替代产业的重要领域。

在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下,我国软硬件国产化生态初具规模,国产化替代在政务、金融等关键行业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对信息安全建设、数据安全保护等安全要求也更加明晰,同步建设信息安全体系,推动国产化替代及自主可控产品的应用也是信息安全建设的必经之路。

政府系统国产化的意义与挑战: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政府系统在各个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系统一直依赖于外国厂商提供的软件和硬件产品,面临着安全性、数据隐私和技术控制等诸多挑战。因此,推进国家政府系统国产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挑战。

政府系统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等重要领域,依赖外国产品存在安全隐患。依赖国外的信息技术,国外的厂商可能会利用技术漏洞或后门获取敏感信息,威胁国家安全。因此,推进政府系统国产化,可以加强信息安全,保护国家核心利益。

依赖外国产品会导致我国技术人员缺乏对关键技术的掌控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国产化,我们可以培养本土技术人才,推动自主创新,提高我国在信息化领域的核心竞争力(长沙朗深作为专业的中间件商,为响应国家的号召就提前布局,做好了操作系统,以及数据等的国产化适配。帮助各行业集成商快速将系统智能化,国产化)。

同时,政府系统国产化也能够促进本土产业的发展。政府系统国产化需要大量的软件和硬件设备,这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提升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国内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势,提供高质量的本土化产品和服务,满足政府系统的需求。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国内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减少对外国产品的依赖,促进经济的独立和可持续发展。

常规涉密计算机与国产化计算机的区别:
据统计,2011年以来,有57万余台互联网计算机和网络设备涉嫌被境外情报机构攻击控制,大量涉密和敏感信息被窃取或控制。那么常规涉密计算机与国产化计算机的区别主要有哪些呢?

4.1三合一

普通涉密计算机需要配置独立的三合一。
而国产化计算机是将“三合一”管理软件及单导装置内置在主机内。

4.2操作系统

常规涉密计算机一般安装的是windows操作系统,兼容性优势明显,能给满足单位各种专业技术软件的安装及使用。

国产化涉密计算机主要安装的是国产自主操作系统,如中标麒麟或者中科方德的操作系统。能在涉密计算机上进行基础的文字工作,因操作系统及相应的硬件设备均为国产,安全性更加可靠。

5.自主可控分类及标准

自主可控评估等级分为“自主可控”和“高度自主可控”,在满足操作系统领域的国产化替代,以及应用软件自主研发基础上,自主可控是指CPU国产化替代,整机设备由中国企业国内完成制造;高度自主可控指在CPU 国产化基础上,其他主要部件包括主板、运算处理类(CPU)、存储类、内存类、通信类及逻辑编程类也实现国产替代,整机设备由中国企业国内完成制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自主可控认证所需材料

芯片及主要部件:
• 国产资质:CPU生产厂家名称以及该厂家企业资质证明(注册地、国内控股比例、法人国籍)。
• 自主设计:指令系统框架授权证明;国家知识产权提供的证明或芯片厂家自主设计承诺函。
• 国内制造:生产厂家、封测厂家名称、厂家企业资质证明(注册地、国内控股比例、法人国籍)或芯片国内制造承诺函。

整机制造:
• 国产资质:厂家名称以及该厂家企业资质证明(注册地、国内控股比例、法人国籍)。
• 国内制造:生产厂家、封测厂家名称、厂家企业资质证明(注册地、国内控股比例、法人国籍)或芯片国内制造承诺函。

基础软件:
• 设备厂商自研操作系统,应提供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其权利范围为全部权利或永久授权。
• 国内厂商自主研发,应提供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其权利范围为全部权利或永久授权。

应用软件:
• 自主设计、自主定制:装置厂家提供应用程序清单及对应的厂商信息与知识产权证明,提供定制能力承诺函。

7.自主可控等级结论评估

当设备均满足CPU芯片、整机制造、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四项要求时,评估结论为“自主可控”。
在自主可控基础上,当设备均满足主要部件自主可控要求时,评估结论为“高度自主可控”。

8.信创和国产化作用和意义

信创的核心作用是实现技术自主可控,规避外部技术制裁和风险。信创可以推动技术和应用相互促进,打通技术和产业的瓶颈,从而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强大支持和保障。
同时,信创作为国产化的2.0阶段,可以进一步创造市场和社会价值,为国家的整体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助力。

未来,国产化和信创将会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更加注重技术和应用的结合创新,在技术和产业领域实现更大的突破和创新,实现更加快速、高效、精准、安全、可靠的技术应用落地。

  • 18
    点赞
  • 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计算机基础题库 计算机基础题库全文共51页,当前为第1页。计算机基础题库全文共51页,当前为第1页。计算机与信息社会 计算机基础题库全文共51页,当前为第1页。 计算机基础题库全文共51页,当前为第1页。 1、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 ENIAC)。 2、就工作原理而论,世界上不同型号的计算机,一般认为是基于匈牙利籍的科学家冯.诺依曼提出的(存储程序)原理。 3、通常用于计算的计算机是(数字计算机 )。 4、英文CAD指的是(计算机辅助设计)。 5、目前,被人们称为3C的技术是指(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 )。 6、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是(科学计算)。 7、计算机最主要的工作特点是(程序存储与程序控制)。 8、世界上第一台微型计算机是( 4)位微型计算机。 9、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的逻辑元件是(电子管)。 10、(查尔斯·巴贝奇)是国际计算机界公认的、当之无愧的计算机之父。 11、奠定了人工智能理论基础的是(图灵测试)。 12、1965年至1971年间制造的计算机,其硬件逻辑元件主要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13、某公司的工资管理程序属于(应用程序)。 14、世界上最大的微处理器生产公司是(Intel )。 15、学籍管理系统是(应用软件)。 16、计算机的发展阶段通常是按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器件)来划分的。 17、通常家庭用的台式计算机属于(微型机 )。 18、计算机的发展方向是(微型化)、巨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19、第三代计算机的逻辑器件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20、某学校的财务管理软件属于(应用软件)。 21、计算机在气象预报、地震探测、导弹卫星轨迹等方面的应用都属于(科学计算) 。 22、下列关于数据的说法,错误的是(数据是有意义的)。 23、1834年巴贝奇设计的(分析机)是现代通用计算机的雏形。 24、国产的银河电子计算机是属于(巨型机 )。 25、不属于计算机在人工智能方面应用的是(人事档案系统)。 26、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组成的微型计算机属于现代计算机阶段的(第四代产品) 。 27、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计算机应该归属于(第四代)。 28、人和计算机下棋,该应用属于(人工智能)。 29、(人工智能)主要应用在机器人(Robots)、专家系统、智能检索等方面。 30、关于第四代计算机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 31、CIMS是信息管理系统的简称。 错 32、微型计算机就是完全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使计算机的主要电路都集成在一块芯片上。 对 33、CAD是的含义是计算机辅助制造。 错 34、第一代计算机以晶体管作为主要开关部件。 错 35、远程教育就是到很远的地方去上学。 错 36、计算机是对信息进行加工的电子设备。 对 37、算盘与电子计算机的区别之一是算盘没有存储能力。 对 38、决定计算机运算速度的是每秒钟能执行指令的条数。 对 39、PC的含义是个人计算机。 对 40、全自动洗衣机里有嵌入式计算机。 对 41、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是(科学计算)、(过程控制)和数据处理。 42、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是(CAD )。 计算机基础题库全文共51页,当前为第2页。计算机基础题库全文共51页,当前为第2页。43、第一代电子计算机采用的物理器件是(电子管)。 计算机基础题库全文共51页,当前为第2页。 计算机基础题库全文共51页,当前为第2页。 44、主要的信息技术有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其中(计算机技术)被很多人认为是信息技术的核心。 45、1971年生产出的世界第一台4位微型计算机叫(MCS-4 )。 46、第二代计算机采用(晶体管)做物理元器件。 48、(图灵奖 )被称为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 49、操作系统在第(三 )代电子计算机时代出现。 51、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计算机发展一共经历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46-1957),此阶段最主要的特征是所使用的物理原件是电子管,运行速度慢, 数据处理方式是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主要运用于国防和高新科技。 2.第二阶段(1958-1964),此阶段最主要的特征是 所使用的物理原件是晶体管,运行速度较快,使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处理数据,运用方面主要是数据处理和工程设计。 3.第三阶段(1965-1970),此阶段最主要特征是出现了操作系统,物理原件转变成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运行速度变快,处理方式趋向多面化,此时应用领域变得更多,不仅仅是一方面。 4.第四阶段(1971-至今),这一阶段出现了一个巨大变化,就是出现了个人计算机。同时物理原件变成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运行速度更快,处理方式既是多面化,又是实时化。应用领域渗透生活各个方面。 52、现代信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