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跟踪系统的设计(源码+万字报告+部署讲解等)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1 绪论 1
1.1课题背景及意义 1
1.1.1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最有前途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 1
1.1.2几种主要太阳能热发电方式的前景 2
1.2我国的太阳能资源 3
1.3国内外现状 4
1.4本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 5
2 系统硬件的设计 6
2.1跟踪控制方案的选择 6
2.1.1跟踪系统坐标系的选择 6
2.1.2跟踪方式及跟踪系统的选择 6
2.2系统总体设计及相关硬件介绍 7
2.2.1复位电路的硬件设计 9
2.2.2 I2C通信模块 10
2.2.3步进电机模块 14
2.3本章小结 15
3 软件设计 17
3.1 I2C串行通信简介及其软件设计 19
3.1.1 I2C总线设计 19
3.2.2 I2C总线连接器件的设计 21
3.2步进电机模块的软件设计 27
3.3本章小结 27
4 结 论 30
参考文献 31
致谢 32
附录 33
附录1:原理图 33
附录2:程序 34

太阳能热发电中太阳跟踪器的设计
摘 要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随着世界能源形势的日趋严峻,太阳能热发电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青睐。聚光器的跟踪控制是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采用跟踪系统可大幅提高太阳能聚光器的热接收率,进而提高系统的发电效率。本论文设计了一套8051单片机系统,用于太阳能聚光器跟踪控制。
根据太阳与地球的相对运动规律和赤道坐标系和地平坐标系下太阳相对于地球的运动轨道,以应用价值为前提,提出了以步进电机为驱动机构的开环跟踪控制策略,并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系统。根据控制系统的要求,本文选用了AT89C51RC单片机作为核心部件,完成了单片机的外围硬件电路设计和相应的软件设计。文中详细介绍了系统硬件电路中的重要器件及其实现的功能,设计了相应的硬件接口电路,主要包括复位电路,I2C串行通信电路和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并以软件流程图的形式详细说明了本文的软件设计思想。
关键词: 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跟踪;单片机;开环跟踪

The Design of Solar Tracker in Solar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Abstract
Solar energy is a clean inexhaustible energy.With the increasing of energy crisis,solar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as a kind of important 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y could be one of the alternative solution for many governments.Sun-tracking is a key technology in solar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system.The collected energy can b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adding the tracking equipments to the system,therefore the generation efficiency call be greatly improved.In this paper,a 8051MCU system which used in the tracking control system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sun and the Earths relative motion and the equatorial coordinate system and the law of horizen coordinates movement of the sun relative to Earths orbit.Considering the system application,an open loop tracking strategy is proposed and a control system is designed.The stepping motors are used as driving equipments in this system.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control system,AT89C51RC is chosen as the CPU.The peripheral circuits of the MCU and relevant software are designed.All of the important devices in the system and their functions are detailed investigated.Relevant interface circuit is designed,including the reset circuit,I2C circuit and stepping motor driving circuit. The mentality of designing of software is introduced using the flow chart method.
Key words: Solar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Sun-tracking;MCU;Spen loop tracking

1 绪论
1.1课题背景及意义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生产和生活上消耗能源日益增多的情况下,作为常规能源的矿物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尽管在当前还可以维持世界能源的需求,但终有一日会枯竭。自1973年世界性的石油危机爆发以来,能源危机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大家开始关注占国家全部能源消耗的30-40%的建筑能耗的问题。1996年,联合国在津巴布韦召开了“世界太阳能高峰会议”,会后发表了《哈拉雷太阳能与持续发展宣言》,《国际太阳能公约》,《世界太阳能战略规划》等重要文件,进一步表明了联合国和世界各国对开发太阳能的坚定决心,要求全球共同行动,广泛利用太阳能[1]。
1.1.1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最有前途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能源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寻找新能源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迫切课题。现有能源主要有3种,即火电、水电和核电。
火电需要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一方面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越烧越少,正面临着枯竭的危险。据估计,全世界石油资源再有30年便将枯竭。另一方面燃烧燃料将排出CO2和硫的氧化物,因此会导致温室效应和酸雨,恶化地球环境[2]。
水电要淹没大量土地,有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破坏,而且大型水库一旦塌崩,后果将不堪设想。另外,一个国家的水力资源也是有限的,而且还要受季节的影响。
核电在正常情况下固然是干净的,但万一发生核泄漏,后果同样是可怕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已使900万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而且这一影响并未终止。
这些都迫使人们去寻找新能源。新能源要同时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蕴藏丰富不会枯竭;二是安全、干净,不会威胁人类和破坏环境。目前找到的新能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太阳能,二是燃料电池。另外,风力发电也可算是辅助性的新能源。其中,最理想的新能源是太阳能[3]。
在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过程中,主要可以分为以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太阳能热发电系统[4]。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是利用硅板材料直接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技术,由于其不易建成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站,且材料成本高。最近研究表明,太阳能电池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使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领域受到了限制[4]。这样以来,如果要实现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只能依靠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太阳能热发电,是指利用聚光器捕获并聚集太阳辐射,并发送至接收器产生中高温热流体,然后驱动传统的热机(如汽轮机、燃气轮机、斯特林机等)来产生电能的一门综合性高新技术,涉及太阳能利用、蓄能、新型材料、高效汽轮机技术和自动控制等问题,不少国家已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5]。
1.1.2几种主要太阳能热发电方式的前景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主要包括四个基本部分:聚光器、吸热器、热传输及蓄热系统和电力转换设备[6],其系统示意图如图l-1所示。

图1-1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示意图
目前最有前途的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可分为槽式、塔式和碟式三种技术[7]。
(1)槽式太阳能热发电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是用槽形抛物面收集器将太阳能聚集到置于槽形收集器焦线上的接收管上。在管内流动的流体(典型系统为油,先进系统为蒸汽)被加热,然后通过管网送到中央站点驱动透平发电机发电[8]。
(2)塔式太阳能热发电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是用足口镜场,或许多跟踪太阳的镜子,将太阳能反射到装在高塔上的接收器上。由接收器吸收的聚焦后的热能传至循环流体,产生蒸汽驱动透平发电机发电[9]。
(3)碟式太阳能热发电
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是用双轴距踪的碟形抛物面聚光器将阳光聚焦到置于碟的焦点上的接收器[10]。接收器吸收太阳辐射并加热循环流体,然后驱动与接收器直接相连的发动机/发电机发电.也可通过管道输送到中央电力转换系统。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具有巨大的开发潜能。但目前太阳能的利用还远远不够,其原因主要是太阳能利用率不高。就现有的太阳能装置而言,如何最大限度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仍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太阳跟踪系统使集热装置能始终保持与太阳光垂直,就可以在有限的使用面积内收集更多的太阳能。理论分析表明,太阳的跟踪与非跟踪,能量的接收率相差37.7%,精确的跟踪太阳更是可以大大提高接收器的热接收率,进而提高太阳能装置的太阳能利用率。
1.2我国的太阳能资源
太阳能热发电站必须建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我国地处北半球,南北距离和东西距离都在5000公里以上,总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为地球陆地面积的7%,居世界第三位。我国的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与世界其它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太阳能资源与美国相当,除四川盆地与其毗邻的地区外,比欧洲大部分地区和日本都优越得多,特别是青藏高原西部和南部的太阳能资源尤为丰富,接近世界上最著名的撒哈拉大沙漠,位居世界第二位。全国各地太阳能年辐射总量为3340~8400MJ/m2,中值为5852MJ/m2[11]。从中国年辐射总量的分布来看,西藏、青海、新疆、宁夏南部、甘肃、内蒙古南部、山西北部、陕西北部、辽宁、河北东部、山东东南部、河南东南部、吉林西部、云南中部和西南南部、广东东南部、福建东南部、海南岛东部和西部以及台湾省的西部等广大地区的太阳辐射总量很大。尤其在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撒哈拉玛干沙漠地区海拔高,大气层薄而清洁,透明度好,日照时间长,是理想的太阳能热发电基地。如我国的“日光城”拉萨市,1961~1970年的年平均日照时间为3005.7小时,相对日照为68%,年平均晴天为108.5天,阴天为98.8天,年平均云量为4.8,年太阳总辐射量为8160 MJ/m2,比全国其它同纬度的城市都高。我国有80多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地区,这些地区正好处在太阳能辐射相当丰富的地带,每平方公里的太阳能辐射功率达百万千瓦,即使按照5.10%的热电转换效率计算,这些地区每平方公里的发电量为5.10万千瓦,我国80多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地带用百分之几的发电量即达10亿千瓦发电水平,可以说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太阳能热发电的条件[12]。
1.3国内外现状
在太阳跟踪方面,单轴跟踪系统初投资相对较少,跟踪设备结构简单。但是由于入射光线不能始终与主光轴平行,收集太阳能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美国Bicalace在1997年研制了单轴太阳能跟踪,完成了东西方向的自动跟踪,而南北方向则通过手动调节,使接收器的热接收率提高了15%。
Kalogirou SA设计的单轴跟踪系统可使接收器与太阳光线的偏差小于0.2度。在有些太阳能设备中,如点聚焦式接收装置,则只能采用双轴跟踪系统。双轴跟踪系统可用于任何一种太阳能系统来提高其运行效率。有关双轴跟踪系统的研究和应用也是比较多的[13]。
1998年美国加州成功的研究了ATM双轴跟踪器,并在太阳能面板上装有集中阳光的涅耳透镜,这样可以让小块的太阳能面板硅收集更多的能量,使热接收率进一步提高。
2002年2月美国那里桑那大学推出了新型太阳能跟踪装置,该装置利用控制电机完成跟踪,采用铝型材框结构,结果紧凑,重量轻,大大拓宽了跟踪器的应用领域。
Barakatetall设计了一种复杂的控制电路用来实现太阳能的闭环跟踪。他们得到的结论是采用双轴闭环跟踪系统可使接收器的热接收率提高22%[14]。
Nevile通过理论计算对比了分别采用双轴跟踪,单轴东西跟踪和不跟踪的三套系统所获得的热接收量,发现采用双轴跟踪比采用单轴东西跟踪系统所获得的热接收量高5.10%,比不采用跟踪系统的高50%[15]。
Khalifa通过实验研究了双轴跟踪对复合抛物面聚光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跟踪比不采用跟踪的系统热接收量高75%。
Hession和Vonwick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多种接收器的跟踪系统,该系统采用了模拟和数字技术,通过太阳光敏晶体管传感器的信号调整位置追踪太阳,跟踪精度可达0.1度[16]。
Abdallah S研究了采用不同的跟踪方式对FPPT系统的影响,分别采用双轴跟踪、单轴东西跟踪和单轴南北跟踪比固定放置的电池板收集到的能量高43.87%,37.53%和15.69%。
Baltas et a11对比研究了连续式和步进式跟踪,指出聚焦式系统采用连续式跟踪比步进式跟踪效果更好,而在FPPT系统中采用连续式跟踪与步进式跟踪的效果相差无几。
Abdallah和Nijmeh设计了以PLC为控制器的双轴跟踪系统,实验表明采用该跟踪系统比固定放置的接收设备相比,太阳能采集量提高了41.34%。
在国内近年来也有不少专家学者相继开展了太阳跟踪方面的研究,1992推出了太阳灶自动跟踪系统;1994年《太阳能》杂志介绍的单轴液压自动跟踪器,完成了单轴跟踪。目前国内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水平不高,国产太阳跟踪器的精度也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1.4本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
由于太阳相对于聚光器的位置时刻都在改变,这就要求聚光器不断改变自身的方位,实时保持太阳处于太阳能聚光器的主光轴上,即始终对准太阳,以有限的接收面积捕获尽可能多的太阳辐射能。要保持太阳始终处于聚光器的主光轴上,就必须采用跟踪系统。本论文将设计和开发一套用于太阳能热发电的跟踪控制系统。
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部分。
硬件部分:
① 复位电路。
② I2C通信电路,包括外围总线、键盘显示芯片和日历时钟芯片的连接。
③ 步进电机模块电路,包括反向驱动器,步进电机驱动器的连接。
④ 绘制系统的总体电路图。
软件系统包括:
① 系统总设计流程图及其程序。
② I2C通信模块软件设计,包括I2C总线连接图,初始化流程图,按键处理流程图和时间调整流程图及程序。
③ 步进电机的软件设计,包括计算模块流程图和步进电机模块流程图。

2 系统硬件的设计
2.1跟踪控制方案的选择
2.1.1跟踪系统坐标系的选择
在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支架不仅要支撑起聚光器,还要支撑起安置在聚光器焦点位置的一台数吨重的发动机。如果采用极轴坐标系统,虽然跟踪的方式简单,但是聚光器的重量并不通过极轴轴线,极轴支撑装置的设计难度大。所以本设计不采用极轴坐标系统。
对于较大的系统,工程上常采用地平坐标系统。采用地平坐标系统的一个特殊优点是重力平面保持在通过收集器的垂直平面内,这样把收集器表面的重力偏差减到最小,就可以使收集器及其支架的工程设计的复杂性简化到最低限度,收集器的轴和轴承所受的力矩也减到最小。故采用地平坐标系统的收集器支撑结构比较简单。
2.1.2跟踪方式及跟踪系统的选择
跟踪控制方式分为闭环跟踪、开环跟踪和混合跟踪控制方式三种。
闭环跟踪和开环跟踪控制方式的主要区别是有无反馈信息。混合跟踪控制方式将闭环跟踪和开环跟踪相结合的跟踪控制方式,混合跟踪控制方式。混合跟踪方式有闭环跟踪方式的优点也同样具备开环方式的优点。如果采用高性能的传感器用于光电跟踪模块,无疑将大大提高跟踪系统的造价,这是在工业生产中所不愿看到的;如果采用普通的传感器,则跟踪系统会存在的缺点为反应慢、精度差、稳定性低,且闭环跟踪无法适用多云天气。根据当地的经度纬度,日期和时间,采用开环控制方式,通过数学上对太阳轨道的计算,得到下一时刻收集器的位置。这样可以通过电动驱动收集器,保持太阳始终处于收集器的主光轴上。按轨道跟踪太阳,不受天气限制。如此一来也存在一个缺点是时间长了,系统的累积误差的影响越来越大,跟踪效果会明显下降。
因为步进电机只有周期性的误差而无累积误差,所以步进电机在非超载的情况下,其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因此,采用步进电机作为跟踪系统的执行机构,可有效控制系统的累积误差。
本论文控制方式采用开环的程序控制,分别对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进行二维跟踪,执行机构采用步进电机。
2.2系统总体设计及相关硬件介绍
系统示意图如图2-l所示,单片机是控制系统的核心,键盘显示芯片作为键盘指令输入和相关数据显示的驱动器管理着键盘和显示器,日历时钟芯片为系统提供了一个准确的时钟作为时间标准;步进电机驱动器间接控制着步进电机。相关硬件接口电路主要包括复位电路,I2C通信电路和步进电机模块电路。本文将对所选用的单片机以及主要硬件电路展开说明。

图2-1 系统示意图
综合考虑本系统对单片机功能的要求,本文选用美国ATMEL公司的AT89C51RC单片机,该单片机具有以下特性:
AT89C51RC是在AT89C52基础上开发的新型单片机。它的主要特性是:
●片内含有32KB的Flash程序存储器,擦写周期为1000次;
●片内数据存储器内含512字节的RAM;
●具有可编程32线I/O口(P0,P1,P2和P3);
●具有3个可编程定时器TO,T1和T2;
●中断系统是具有8个中断源、6个中断矢量、2级中断优先权的中断结构;
●具有一个全双工UART串行口;
●低功耗工作方式为空闲模式和掉电模式;
●具有双数据指针DPTR0和DPTRl;
●具有3级程序锁定位;
●具有硬件看门狗定时器WDT;
●AT89C5 1 RC工作电源为4.0-5.5V;
●AT89C5lRC最高工作频率为33MHz;
●具有断电标志POF。
AT89C51RC单片机PDIP封装的引脚排列如图2-2所示。

图2-2 AT89C51RC引脚图
其各个引脚的功能介绍如下:
●P0口:P0口是一组8位漏极开路型双向I/O口,也即地址/数据总线复用口。
●P1口:Pl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
作为通用I/0口时,每个引脚可驱动4个TTL负载,当用做输入时,每个端口首先值为l。P1.0和P1.1还可分别作为定时/计数器2的外部计数输入(P1.0/T2)和输入(P1.1/T2EX),参见表2-1。
表2-1 P1.0和P1.1口的第二功能
引脚号 功能特性
P1.0 T2(定时/计数器2外部计数脉冲输入),时钟输出
P1.1 T2EX(定时/计数2捕获/重装载触发和方向控制)
●P2口:P2是一个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
●P3口:P3口是一组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
P3口除了作为一般的I/O口线外,更重要的用途是它的第二功能,如表2-2所示。
●RST:复位输入端,高电平有效。
当振荡器工作时,RST引脚出现两个机器周期以上高电平将使单片复位。
●ALE/PROG:当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数据存储器时,ALE(地址锁存允许)输出脉冲用于锁存地址的低8位字节。
●PSEN:程序储存允许(PSEN)输出是外部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
●EA/VPP:外部访问允许。
●XTALl: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及内部时钟发生器的输入端。
●XTAL2: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
●VCC:电源电压。
●GND:地。
表2-2 P3口的第二功能
端口引脚 第二功能
P3.0 RXD(串行输入口)
P3.1 TXD(串行输出口)
P3.2 INT0(外中断O)
P3.3 INTl(外中断1)
P3.4 TO(定时/计数器0)
P3.5 T1(定时/计数器1)
P3.6 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
P3.7 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

2.2.1复位电路的硬件设计
当单片机开始运行时,都需要先复位。复位是单片机的初始化操作,其作用是使CPU和系统中其他部件处于一个确定的初始状态,并按照要求并从这个状态开始工作。但单片机本身是不能自动进行复位的,必须配合相应的外部电路才能实现。其设计如图2-3所示。

图2-3 复位电路
2.2.2 I2C通信模块
本论文选用AT89C51RC单片机利用其通用的I/O口模拟I2C总线接口,控制着外围I2C总线器件,电路中所选用的I2C总线器件主要包括日历时钟芯片和键盘显示芯片,其中日历时钟芯片选用了PCF8563T,键盘显示芯片选用了ZLG7290。以下对上述芯片进行介绍。
(1) ZLG7290芯片
ZLG7290芯片广泛应用于智能仪表的接口设计当中,是一种多位LED显示及键盘管理器件,可自动完成8位LED数码管的动态扫描和(最多)64按键检测扫描。通过该芯片管理键盘和LED显示器不但简化了硬件电路,而且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键盘是单片机系统设计中一种主要的信息输入接口,其实际上就是一组按键开关的集合。通过键盘可以实现数据输入、命令传送等功能,这是人工干预控制系统的主要手段。在键盘系统设计过程中,键盘的连击、去抖以及双键互锁等一直以来都是非常让人头疼的问题。采用ZLG7290芯片后使类似的问题变得很十分容易了,这是因为该芯片可以通过读写内部寄存器,查询自身状态并实现相关控制。

图2-4 ZLG7290引脚图
表2-3 ZLG7290引脚功能
引脚图 引脚名称 引脚特性 引脚描述
13,12,2l,22,3~6 DIG7~DIG0 输入/输出 LED显示位驱动及键盘扫描线
10~,7,2,l,24,23 SEGH~SEGA 输入/输出 LED显示位驱动及键盘扫描线
20 SDA 输入/输出 I2C总线接口数据/扫描线
19 SCL 输入/输出 I2C总线接口时钟线
14 /INT 输出 中断输入端,低电平有效
15 /RST 输入 复位输入端,低电平有效
17 OSC1 输入 连接晶体以产生内部时钟
18 OSC2 输出 连接晶体以产生内部时钟
16 VCC 电源 电源正(3.3-5.5V)
11 GND 电源 电源地
控制系统初始条件的调整通过键盘来实现,并用LED显示器监视调整过程,得到了一个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ZLG7290芯片采用24引脚封装,引脚功能如表2-3所示,引脚图如图2-4所示。键盘连接示意图如图2-5。

图2-5 键盘连接图
(2)LED数码管显示器
LED数码管显示器由8个发光二极管组成,数码管按公共端的不同可分为共阳极和共阴极两类:若各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在一起,则称为共阴极数码管;各二极管的阳极连在一起,称为共阳极数码管。可以控制某些发光二极管的亮暗,构成某些字符。可显示的字符包括数字0~9、字母A、B、C、D、E、F及小数点等。
因为本文需要八位显示的显示器,所以具体设计是用两个四位共阴的LED数码管显示器组成八位显示器。采用ZLG7290芯片可动态地扫描管理显示过程,将所要显示的数据显示在LED显示器上,与单纯依靠软件编程来实现LED显示向比,硬件接口简单,由于采用I2C总线方式使得芯片与单片机间的通讯只用2个I/O口便可完成,节省了单片机有限的资源。由于该芯片本身具有扫描显示功能,在单片机担负繁忙数据处理任务的系统中,更是可以减少单片机的用于显示/键盘的程序负担和工作时间。其设计连接如图2-6所示。

图2-6 数码管连接图

(3) PCF8563T芯片
PCF8563T是Philips公司推出的一款低功耗的CMOS实时时钟/日历芯片,采用两线制I2C总线通信方计式,所有的地址和数据通过I2C总线接口串行传递。该芯片引脚图如图3-5所示,对应的引脚功能见表3-4。INT是中断信号输出端,可通过设置报警寄存器按指定时间在该脚产生报警信号,低电平有效;OSCI、OSCO分别为振荡器的输入、输出端;SCL为时钟输入端,数据随时钟信号同步输入器件或从器件输出;SDA为双向引脚,用于串行数据的输入输出; SDA、SCL、INT均为漏极开路,必须上拉电阻:

图2-7 PCF8563T引脚图
系统中PCF8563的引脚如图2-7所示。OSCI、OSCO端接入32.768kHz的石英晶振,时钟源配置为片内振荡器。PCF8563包含一个片内复位电路,当振荡器停止工作时,复位电路开始工作。PCF8563T的SDA、SCL端口分别与AT89C5lRC的引脚P1.0、P1.1相连,通过I2C总线读取PCF8563的基准时间。
表3-4 PCF8563T引脚功能
符号 管脚号 描述
OSC1 1 振荡器输入
OSC0 2 振荡器输出
/INT 3 中断输出(开漏;低电平有效)
VSS 4 地
SDA 5 串行数据I/O
SCL 6 串行时钟输入
CLKOUT 7 时钟输出(开漏)
VDD 8 正电源
按太阳运行轨道计算出太阳每时每刻的位置,通过执行机构调整聚光器的方位,实现开环的程序跟踪,对所需时钟精确度的要求较高。如果以AT89C51RC单片机的内部定时器作为系统的时间标准,时间久了会带来较大积累误差,且加大了软件的编程量,容易出错。故一个准确的时钟决定着设计的效果。采用PCF8563T芯片可以给控制系统提供一个准确的时钟,便于实现准确的程序跟踪,本系统中主要利用PCF8563T芯片中年、月、日和具体时间的功能。其设计连接如图2-8所示。

图2-8 PCF8563T硬件连接图
2.2.3步进电机模块
步进电机最大的优点是在运动不产生旋转量的误差累积,并且能直接接收数字信号,因此采用步进电机作为聚光器的执行机构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本电路步进电机不需要反馈信号,故采用开环控制。通过单片机内部的运算就可以得到开环跟踪所需的太阳角,然后计算出聚光器的预期位置,通过控制步进电机驱动器进而控制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位置转动实现跟踪。本论文中步进电机模块主要包括步进电机及其驱动器。
(1)步进电机
步进电机可将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是一种以脉冲控制的转动设备。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它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称为步距角),它只能以一个固定的角度一步步旋转。这样就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由于是以脉冲驱动,很适合以数字或微型计算机来控制,所以又把它当成是一种数字设备。利用其没有积累误差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开环控制。
(2)步进电机驱动器
本论文选用步进电机驱动器MA335B实现对步进电机的控制, MA335B是一款高性能步进电机控制器,它适合驱动中小型的任何3.5A相电流以下的两相或四相混合式步进电机。该驱动器采用新型的双极性恒流斩波驱动技术,使用同样的电机时可以比其它驱动方式输出更大的速度和功率。MA335B电机驱动器内部采用光电隔离器来保障电路的安全,并且光电隔离器的响应速度极快。这样一来当外部设备出现故障,甚至输入信号线短接时,也不会损坏设备。
由于单片机I/O口驱动能力差,如果将单片机端口直接与MA335B步进驱动器的弱电信号线的输入端相连,就有可能出现驱动电流过小而导致信号传送中断等问题,故将单片机端口(P1.4~P1.7)连接一个反向驱动器,再连接到步进驱动器弱电信号线的接线端,以增强单片机端口的驱动能力,反向驱动器选择74LS04,其接口电路如图2-9中显示。

图2-9 步进电机驱动器接口电路
2.3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确定了跟踪系统的坐标系,然后选择了具体的跟踪方式。接着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和相应的硬件选择,详细说明了各硬件的功能和用途,设计了主要器件的接口电路图。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