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检测试验台设计(源码+万字报告+讲解)

目 录

摘 要 I
1绪论 - 1 -
1.1 设计背景 - 1 -
1.2 国内外汽车制动检测试验台的现状 - 1 -
1.2.1 平板式制动试验台 - 2 -
1.2.2 滚筒制动试验台 - 2 -
1.反力式滚筒制动试验台结构 - 2 -
1.3 本设计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3 -
1.4 本设计研究内容 - 4 -
第2章 乘用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性能检测原理 - 5 -
2.1 路面附着系数 - 5 -
2.2 装有与没有ABS时汽车的制动过程分析 - 6 -
2.2.1 没有ABS时汽车的制动过程 - 6 -
2.2.2 装有制动防抱死系统ABS时汽车的制动过程 - 7 -
2.3 ABS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控制方式 - 7 -
2.3.1 ABS的组成工作原理 - 7 -
2.4 ABS制动时产生的影响 - 8 -
2.4.1 ABS制动时方向稳定性的影响 - 8 -
2.4.2 ABS制动时对汽车侧滑的影响 - 8 -
2.5 本章小结 - 9 -
第3章 乘用车防抱死制动系统试验台的设计方案 - 10 -
3.1 ABS试验台的种类选取 - 10 -
3.2 试验台总体结构方案确定 - 10 -
3.2.1 单轴试验台结构简图 - 10 -
3.2.2 检测原理 - 11 -
3.3 本章小结 - 12 -
第4章 机械系统器件的选择与设计 - 13 -
4.1 滚筒上安置角的选择 - 13 -
4.1.1 测试车轮的稳定条件 - 13 -
4.1.2 试验台的测试能力 - 14 -
4.2 电动机的选择 - 15 -
4.3 增速器设计 - 16 -
4.3.1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设计 - 17 -
4.3.2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设计 - 21 -
4.3.3 增速器轴的设计 - 24 -
4.4 本章小结 - 28 -
第5章 惯量系统的设计 - 30 -
5.1 试验台惯量系统的计算 - 30 -
- 30 -
(5-1) - 30 -
5.1.1 滚筒系统的转动惯量 - 30 -
滚筒是外径为、内径为,质量为的空心圆筒,则滚筒的转动惯量为: - 30 -
5.1.2 增速器的转动惯量 - 31 -
5.2 飞轮组的设计 - 33 -
5.2.1 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 - 34 -
5.2.2 飞轮几何尺寸的计算 - 35 -
5.3 滚筒系统轴承的选取与寿命计算 - 36 -
5.3.1 初选轴承型号 - 36 -
根据机械设计手册选择轴承型号为:32222型号, - 36 -
5.3.2 求轴承所受径向载荷 - 36 -
5.3.3 求轴承所受轴向载荷 - 37 -
5.3.4 求轴承的当量动载荷 - 38 -
查机械设计手册得到 - 38 -
5.4 本章小结 - 39 -
结 论 - 40 -

乘用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检测试验台设计
1绪论
1.1 设计背景
现在我们能看出无论是新车市场还是二手车市场车辆的成交率都很大,这说明了我国车辆保有率达到了巅峰,车辆高密度导致了车辆制动时的高要求,为了减少事故发生,针对于汽车制动层面进行相关设计的企业开始着手于刹车防抱死系统的相关研究,减少车辆的制动距离,使车辆制动更加稳定,ABS主要是在车辆上增加了ABS车辆控制单元,轮速以及车速传感器。
ABS最早是应用在飞机上的,最早是在欧美国家用于新型轿车上的,这促使了ABS的发展,1980年后传入了亚洲迅速发展,起初是在高级轿车上应用,后来十万级以上的汽车都有使用。开始应用时ABS系统十分简单,反应速度慢,没有带来效果,随着发展,突破了技术难题,具有结构小体积轻,提高了反应速度及精准性,能够使汽车制动更加稳定,达到了减小制动距离的目的。
1.2 国内外汽车制动检测试验台的现状
目前,汽车制动检测试验台在全世界范围内分两种,其一,被检车轮与检测平台之间实现滚筒形式的接触;其二,被检车轮与检测平台之间实现平板形式的接触。再有就是依托于相应的检测原理进行有效归类,也就是说具体可概括为反力形式以及惯性形式的相关制动试验平台。

1.2.1关于平板式制动性试验平台

图1-1 平板接触形式试验台相关示意图

如图1-1所示,在途中可以清晰看出,平板、相关力传感器、检测数显装置以及相关辅助设备等共同构成了平板接触形式的测试平台。不仅能够对相应的制动性优劣进行有效测定,除此之外,还能够针对于悬架以及相应的轴重侧滑进行相关检测,也可以叫作平板接触式检测装置。
2 关于平板接触形式制动试验台相关原理
需要对相应被检测车速进行有效限制,大约为左右,在次并保持匀速,上到平板以后,将档位置于空挡位置,采取急刹车的形式。在此过程当中,平板上会有一个与制动力保持相对一致的且方向与汽车开往方向相对一致的力生成。在此过程当中,可以凭借相应的纵向拉杆有效的将该力传递到相应的传感器当中,基于一定的比例完成相应的电信号转化并经由相关放大器处理,最终信号到达控制器当中,控制相应的显示屏进行数据结果的相应呈现。
1.2.2 关于滚筒接触形式制动试验平台相关原理
1.关于反力形式试验台
(1)滚筒部分 两侧滚筒呈对称布置,并保持相对独立。
(2)驱动部分 根据所需的扭矩通过电机以及相应减速器进行有效组合实现驱动。
(3)举升部分 具体位于两滚筒中间,目的在于给开往和开出带来便捷。
(4)测量部分 通过力传感器以及相应的杠杆结构进行有效测力。
(5)测力杠杆 针对于减速器末端输出部分进行沿轴有效摆动。
(6)数显部分 进行相关的数据信号的转化以及控制相应测试结果显示

图1-2反力滚筒接触形式试验台相关示意图
2、关于惯性式形式试验台
基于相应的飞轮运作进行实际惯量的相关模拟,从而使相对较为真实性的驾驶情况良好的反映出来。在此过程当中实验平台上相应的滚筒装置在一定程度上可由电机驱动运转,与实际道路当中的工况基本一致,测定的相关参数大致涵盖了刹车时间与距离大小,以及相应的减速度。

图1-3惯性滚筒接触形式试验台相关示意图

如图1-3所示具体涵盖了第一第二两个滚筒,检测时车轮放在两个滚筒上面。驱动电机经离合器和变速器驱动滚筒。飞轮起到惯性的作用
1.3 本设计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我们国家现在对汽车ABS需求非常大,现在的道路条件达不到外国水平,而我们的人口保有量特别大,车辆保有量逐年增加,为了我们的安全必须提高制动水平。可我们试验台测试能力还不够。因此国家出台了相关规定。
本设计所设计的汽车ABS制动性能检测试验台,就相当于车辆在正常道路上行驶,完全符合道路条件,模拟汽车制动过程真实有效。
本设计通过对汽车ABS制动性能检测试验台的设计,完全真实模拟汽车制动过程,测试快捷有效。同时,通过本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工程设计能力。
1.4 本设计研究内容
1、试验台的方案设计。根据现有的几种制动试验台的分析,研究ABS的具体工作原理,根据具体实际实验需求所需进行试验平台的相关设计工作。
2、关于增速装置的相关设计。根据实际的动力情况所需进行相应动力源电机的选取,并完成相关齿轮增速箱的相关设计。
3、试验台惯性系统的设计。如果想得到一个好的试验台惯性系统不可忽视,我们要有一颗真诚的心来设计。

第2章 乘用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性能检测原理
2.1 路面附着系数
汽车制动时,由于地面存在摩擦,车轮无法做纯滚动,异于车速,在此过程当中会导致相应的滑移生成,其相应的比率如下:
(2-1)
在上式当中:——车辆相关时速;
——轮子相关转速;
——轮子半径尺寸 ;
当车辆进行刹车时,其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形式是相当复杂的,存在一定的变化。如图2-1所示。轮子与地面之间会存在一定的附着力,其相应的系数以及滑移率分别用和来表示。相应的附着系数在一定程度上依据滑移率的提升而近似正比形式的增大,抵达制高点以后,反而呈现出相应的反比关系。

图 2-1 φ-λ关系曲线
在轮胎发生抱死或者极为近似的情况下,会导致拖滑的现象产生。可以在近乎瞬态的情况下实现形式的滑移率,在此过程当中,纵向形式的附着力会不断下降,大约在左右,与此同时,横向方面便会完全降低至消失。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刹车效果明显下降,甚至会发生一定的侧滑。相应的致动性能较差的区域位于滑移率最大值的右半部分。
如图2-2所示,针对于车轮旋向的附着系数用字符来表示,这也就是所谓的纵向附着系数,其中与车轮旋向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相对垂直的附着系数用字符来表示,也就说俗话当中的横向系数。虽然条件有所不同,但是二者的相对趋势还是大体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定程度上车速与相应的附着系数之间呈现出反比形式。

图2-2 不同条件下的相对滑移与附着系数

2.2 针对于相关车辆进行制动过程分析
2.2.1 关于未配备的制动过程
如图2-3所示,未进行配备的车辆制动过程,一旦踩下相应踏板,制动管路在一定程度上便会呈现压力上升的趋势,相应的制动力矩便会与附着力呈现出正比上升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刹车力矩相对增加的快一些。这个时候车轮转速便会立即下降,直到实现相应的平衡以后,便会呈现出稳步小幅度下降。在此过程当中受限于刹车时间的相对延长,其轮毂的滑移率便会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一旦其抵达峰值以后,此刻相应附着力的峰值也会有所实现。倘若未发生任何意外现象的话,相应的制动力同样达到峰值,那么,在凭制动力矩怎么上升,相应的地面制动力也不会再次改变;时间在变化此时制动管路压力与制动器制动力矩会继续增大,在峰值滑移率小于车轮滑移率超过后,此时地面附着力矩减去车轮制动力矩所得值快速变大,其原因可以归咎于附着系数的有效降低,从而导致轮毂转速骤减,最终实现全面性的抱死现象,这时,相应的滑移率可以说来到了。

图2-3 未配备车辆制动过程

2.2.2 关于配有的车辆制动过程
如图2-4所示,所谓的制动管路当中的压力情况呈现出类似于锯齿波形式的跳动,在此过程当中,相应的车轮转速以及滑移程度也相继呈现类似于锯齿波形式的跳动,横向附着系数相对较高贯穿于整个刹车过程,确保方向转向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始终切实有效,与此同时将相应的制动力最大限度的提高。

图 2-4 配有的车辆制动过程
2.3 关于ABS的原理以及相应的控制形式
2.3.1 关于ABS的各部分构成及原理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归结为电子控制与传统制动的有效整合。通常情况下,各种形式的制动泵并结合相应的管理集结而成,再引入相应的传感与电子部件构成一定形式的电子制动形式。
2.4 关于ABS制动的相关影响
2.4.1 关于方向稳定性能层面的影响
1.如图2-5所示,在针对于控制方向的左右轮毂进行相应的制度过程当中,相应的受力不均且也不尽相同,是致使方向跑偏的根本原因。在车速偏低的情况下,在跑偏方面不是很明显,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跑偏是在保持方向盘不发生扭转的情况下产生的,还要忽略一些离心力以及相关的惯性矩等参数。

图2-5 关于制动跑偏受力分析
2.4.2 关于侧滑的相关影响
1.前轮刹车锅抱死时的相关方向稳定性
如图2-6a所示,针对于后置二驱车辆进行直线行驶刹车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前轮抱死,而后轮还在进行相应的运转,由于相关侧向力的存在前轴会出翔相应的侧滑现象。前轴中点位置的等效速度方向在某种程度上会偏向纵向,此刻的偏角记为,在对后轴进行分析,相应的速度方向不发生任何改变。

图2-6 车辆侧偏运动示意图
2、关于后轮刹车锅抱死时相关方向稳定性
如图2-6b所示,此刻后轮抱死前轮继续发生运转。后轴可能会在相关侧向力的推动下进行侧滑,且相应的侧滑方向与惯性力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同向。二者之间呈现出你追我赶的正比形式关系,甚至造成甩尾形式的交通事故。
2.5 本章小结
本章通过对汽车在有无ABS制动防抱死系统情况下制动过程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防抱死制动系统在制动时起到最大作用,并在制动时使车轮达到稳定,以保证车辆在制动时实现制动力的合理分配,避免了打滑、位移、侧翻的发生,使汽车制动稳定性提高;同时,制动力需要维持在一定区间内,使制动距离达到最小。会有一定程度改变轮胎与地面的接触状况,减小了轮胎的不必要损坏。

第3章 乘用车ABS试验平台的总体方案设计
3.1 关于试验平台的类型选择
ABS是是通过控制车轮在汽车在制动时抱死,使车辆制动更加平顺稳定,减小制动距离。车轮在制动时车轮并非全部抱死,我们有一定的指标来恒定平顺与稳定,所以我们就需要ABS制动试验台来测量这些数据,根据相应的国标进行相关实验并作出客观有效的评价,其实质就是针对于相应的附着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有效利用程度的测试。,对此可以着手于滑移率层面展开一系列的测试化研究。
3.2 试验台总体结构方案确定
3.2.1 单轴试验台结构简图

图3-1 电机驱动惯性滚筒接触形式制动试验简图
如图3-1所示,该种形式的试验平台是由电机驱动的惯性式滚筒制动器试验台。鼓组的后由联轴器和传动装置驱动,前辊由轮驱动,并且飞轮与鼓组分开设置以增加鼓系统的J惯性。

图3-2 内燃机驱动惯性滚筒接触形式制动试验简图
如图3-2所示,相应的驱动形式是被测车辆的内燃机进行驱动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兼容前后轴一起检测,首先将被测车辆前后轮毂置于相应的滚筒之上,其中两滚筒依托于串联的形式进行相应的运转,引入相关飞轮的目的在于使系统的整体惯量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之上。被测车辆的驱动轮将动力切实有效传递给相应的滚筒发生相对运转。其中依靠其自身的内燃机进行相关转速的把控。

3.2.2 相关检测原理
惯性滚筒接触形式的检测平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切实有效模拟实际运行动能。可以将其概括为转动以及相应平动动能的总和。即:

                          (3-1)

式中:——代表车辆重量 ;
——代表轮毂线速度;
——整体转动惯量();
——代表轮毂角速度
在进行相应的检测过程当中,整体的动能可以归结为车辆自身的动能以及相应滚筒的动能总和,也就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