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查询这一篇就够了

  1. 条件

使用where子句对表中的数据筛选,结果为true的行会出现在结果集中

语法如下:

select *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
例: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id=1;

where后面支持多种运算符,进行条件的处理
    比较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
    模糊查询
    范围查询
    空判断

比较运算符

等于: =
大于: >
大于等于: >=
小于: <
小于等于: <=
不等于: != 或 <>

例1:查询编号大于3的学生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id > 3;

例2:查询编号不大于4的学生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id <= 4;

例3:查询姓名不是“黄蓉”的学生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name != ‘黄蓉’;

例4:查询没被删除的学生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is_delete=0;

逻辑运算符

and
or
not

例5:查询编号大于3的女同学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id > 3 and gender=0;

例6:查询编号小于4或没被删除的学生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id < 4 or is_delete=0;

模糊查询

like
%表示任意多个任意字符
_表示一个任意字符

例7:查询姓黄的学生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name like ‘黄%’;

例8:查询姓黄并且“名”是一个字的学生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name like ‘黄_’;

例9:查询姓黄或叫靖的学生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name like ‘黄%’ or name like ‘%靖’;

范围查询

in表示在一个非连续的范围内

例10:查询编号是1或3或8的学生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id in(1,3,8);

between ... and ...表示在一个连续的范围内

例11:查询编号为3至8的学生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id between 3 and 8;

例12:查询编号是3至8的男生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id between 3 and 8) and gender=1;

空判断

注意:null与''是不同的
判空is null

例13:查询没有填写身高的学生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height is null;

判非空is not null

例14:查询填写了身高的学生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height is not null;

例15:查询填写了身高的男生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height is not null and gender=1;

优先级

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小括号,not,比较运算符,逻辑运算符
and比or先运算,如果同时出现并希望先算or,需要结合()使用
  1. 排序

为了方便查看数据,可以对数据进行排序
语法:

select * from 表名 order by 列1 asc|desc [,列2 asc|desc,…]

说明

将行数据按照列1进行排序,如果某些行列1的值相同时,则按照列2排序,以此类推
默认按照列值从小到大排列(asc)
asc从小到大排列,即升序
desc从大到小排序,即降序

例1:查询未删除男生信息,按学号降序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gender=1 and is_delete=0 order by id desc;

例2:显示所有的学生信息,先按照年龄从大–>小排序,当年龄相同时 按照身高从高–>矮排序

select * from students order by age desc,height desc;

  1. 聚合函数

为了快速得到统计数据,经常会用到如下5个聚合函数
总数

count(*)表示计算总行数,括号中写星与列名,结果是相同的

例1:查询学生总数

select count(*) from students;

最大值

max(列)表示求此列的最大值

例2:查询女生的编号最大值

select max(id) from students where gender=2;

最小值

min(列)表示求此列的最小值

例3:查询未删除的学生最小编号

select min(id) from students where is_delete=0;

求和

sum(列)表示求此列的和

例4:查询男生的总年龄

select sum(age) from students where gender=1;

– 平均年龄
select sum(age)/count(*) from students where gender=1;

平均值

avg(列)表示求此列的平均值

例5:查询未删除女生的编号平均值

select avg(id) from students where is_delete=0 and gender=2;

  1. 分组
    group by

    group by的含义:将查询结果按照1个或多个字段进行分组,字段值相同的为一组
    group by可用于单个字段分组,也可用于多个字段分组

group by + group_concat()

group_concat(字段名)可以作为一个输出字段来使用,
表示分组之后,根据分组结果,使用group_concat()来放置每一组的某字段的值的集合

select gender from students group by gender;
±-------+
| gender |
±-------+
| 男 |
| 女 |
| 中性 |
| 保密 |
±-------+

select gender,group_concat(name) from students group by gender;
±-------±----------------------------------------------------------+
| gender | group_concat(name) |
±-------±----------------------------------------------------------+
| 男 | 彭于晏,刘德华,周杰伦,程坤,郭靖 |
| 女 | 小明,小月月,黄蓉,王祖贤,刘亦菲,静香,周杰 |
| 中性 | 金星 |
| 保密 | 凤姐 |
±-------±----------------------------------------------------------+

select gender,group_concat(id) from students group by gender;
±-------±-----------------+
| gender | group_concat(id) |
±-------±-----------------+
| 男 | 3,4,8,9,14 |
| 女 | 1,2,5,7,10,12,13 |
| 中性 | 11 |
| 保密 | 6 |
±-------±-----------------+

group by + 集合函数

通过group_concat()的启发,我们既然可以统计出每个分组的某字段的值的集合,那么我们也可以通过集合函数来对这个值的集合做一些操作

select gender,group_concat(age) from students group by gender;
±-------±---------------------+
| gender | group_concat(age) |
±-------±---------------------+
| 男 | 29,59,36,27,12 |
| 女 | 18,18,38,18,25,12,34 |
| 中性 | 33 |
| 保密 | 28 |
±-------±---------------------+

分别统计性别为男/女的人年龄平均值
select gender,avg(age) from students group by gender;
±-------±---------+
| gender | avg(age) |
±-------±---------+
| 男 | 32.6000 |
| 女 | 23.2857 |
| 中性 | 33.0000 |
| 保密 | 28.0000 |
±-------±---------+

分别统计性别为男/女的人的个数
select gender,count() from students group by gender;
±-------±---------+
| gender | count(
) |
±-------±---------+
| 男 | 5 |
| 女 | 7 |
| 中性 | 1 |
| 保密 | 1 |
±-------±---------+

group by + having

having 条件表达式:用来分组查询后指定一些条件来输出查询结果
having作用和where一样,但having只能用于group by

select gender,count() from students group by gender having count()>2;
±-------±---------+
| gender | count(*) |
±-------±---------+
| 男 | 5 |
| 女 | 7 |
±-------±---------+

group by + with rollup

with rollup的作用是:在最后新增一行,来记录当前列里所有记录的总和

select gender,count() from students group by gender with rollup;
±-------±---------+
| gender | count(
) |
±-------±---------+
| 男 | 5 |
| 女 | 7 |
| 中性 | 1 |
| 保密 | 1 |
| NULL | 14 |
±-------±---------+

select gender,group_concat(age) from students group by gender with rollup;
±-------±------------------------------------------+
| gender | group_concat(age) |
±-------±------------------------------------------+
| 男 | 29,59,36,27,12 |
| 女 | 18,18,38,18,25,12,34 |
| 中性 | 33 |
| 保密 | 28 |
| NULL | 29,59,36,27,12,18,18,38,18,25,12,34,33,28 |
±-------±------------------------------------------+

  1. 获取部分行

当数据量过大时,在一页中查看数据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语法

select * from 表名 limit start,count

说明

从start开始,获取count条数据

例1:查询前3行男生信息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gender=1 limit 0,3;

示例:分页

已知:每页显示m条数据,当前显示第n页
求总页数:此段逻辑后面会在python中实现
    查询总条数p1
    使用p1除以m得到p2
    如果整除则p2为总数页
    如果不整除则p2+1为总页数
求第n页的数据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is_delete=0 limit (n-1)*m,m

  1. 连接查询

当查询结果的列来源于多张表时,需要将多张表连接成一个大的数据集,再选择合适的列返回

mysql支持三种类型的连接查询,分别为:

内连接查询:查询的结果为两个表匹配到的数据

右连接查询:查询的结果为两个表匹配到的数据,右表特有的数据,对于左表中不存在的数据使用null填充

左连接查询:查询的结果为两个表匹配到的数据,左表特有的数据,对于右表中不存在的数据使用null填充

语法

select * from 表1 inner或left或right join 表2 on 表1.列 = 表2.列

例1:使用内连接查询班级表与学生表

select * from students inner join classes on students.cls_id = classes.id;

例2:使用左连接查询班级表与学生表

此处使用了as为表起别名,目的是编写简单

select * from students as s left join classes as c on s.cls_id = c.id;

例3:使用右连接查询班级表与学生表

select * from students as s right join classes as c on s.cls_id = c.id;

例4:查询学生姓名及班级名称

select s.name,c.name from students as s inner join classes as c on s.cls_id = c.id;

  1. 子查询
    子查询

    在一个 select 语句中,嵌入了另外一个 select 语句, 那么被嵌入的 select 语句称之为子查询语句

主查询

主要查询的对象,第一条 select 语句

主查询和子查询的关系

子查询是嵌入到主查询中
子查询是辅助主查询的,要么充当条件,要么充当数据源
子查询是可以独立存在的语句,是一条完整的 select 语句

子查询分类

标量子查询: 子查询返回的结果是一个数据(一行一列)
列子查询: 返回的结果是一列(一列多行)
行子查询: 返回的结果是一行(一行多列)

标量子查询

查询班级学生平均年龄
查询大于平均年龄的学生

查询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age > (select avg(age) from students);

列级子查询

查询还有学生在班的所有班级名字
    找出学生表中所有的班级 id
    找出班级表中对应的名字

select name from classes where id in (select cls_id from students);

行级子查询

需求: 查找班级年龄最大,身高最高的学生
行元素: 将多个字段合成一个行元素,在行级子查询中会使用到行元素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height,age) = (select max(height),max(age) from students);

子查询中特定关键字使用

in 范围
    格式: 主查询 where 条件 in (列子查询)

总结
查询的完整格式

SELECT select_expr [,select_expr,…] [
FROM tb_name
[WHERE 条件判断]
[GROUP BY {col_name | postion} [ASC | DESC], …]
[HAVING WHERE 条件判断]
[ORDER BY {col_name|expr|postion} [ASC | DESC], …]
[ LIMIT {[offset,]rowcount | row_count OFFSET offset}]
]

完整的select语句

select distinct *
from 表名
where …
group by … having …
order by …
limit start,count

执行顺序为:
    from 表名
    where ....
    group by ...
    select distinct *
    having ...
    order by ...
    limit start,count
实际使用中,只是语句中某些部分的组合,而不是全部

视图

  1. 视图是什么

通俗的讲,视图就是一条SELECT语句执行后返回的结果集。所以我们在创建视图的时候,主要的工作就落在创建这条SQL查询语句上。

视图是对若干张基本表的引用,一张虚表,查询语句执行的结果,不存储具体的数据(基本表数据发生了改变,视图也会跟着改变);

方便操作,特别是查询操作,减少复杂的SQL语句,增强可读性;
2. 定义视图

建议以v_开头

create view 视图名称 as select语句;

  1. 查看视图

查看表会将所有的视图也列出来

show tables;

  1. 使用视图

视图的用途就是查询

select * from v_stu_score;

  1. 删除视图

drop view 视图名称;
例:
drop view v_stu_sco;

  1. 视图的作用

    提高了重用性,就像一个函数
    对数据库重构,却不影响程序的运行
    提高了安全性能,可以对不同的用户
    让数据更加清晰

事务

所谓事务,它是一个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都执行,要么都不执行,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事务四大特性(简称ACID)

原子性(atomicity)

一个事务必须被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最小工作单元,整个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提交成功,要么全部失败回滚,对于一个事务来说,不可能只执行其中的一部分操作,这就是事务的原子性

一致性(consistency)

数据库总是从一个一致性的状态转换到另一个一致性的状态。(在前面的例子中,一致性确保了,即使在执行第三、四条语句之间时系统崩溃,支票账户中也不会损失200美元,因为事务最终没有提交,所以事务中所做的修改也不会保存到数据库中。)

隔离性(isolation)

通常来说,一个事务所做的修改在最终提交以前,对其他事务是不可见的。(在前面的例子中,当执行完第三条语句、第四条语句还未开始时,此时有另外的一个账户汇总程序开始运行,则其看到支票帐户的余额并没有被减去200美元。)

持久性(durability)

一旦事务提交,则其所做的修改会永久保存到数据库。(此时即使系统崩溃,修改的数据也不会丢失。)

索引

当数据库中数据量很大时,查找数据会变得很慢

优化方案:索引

  1. 索引是什么

索引是一种特殊的文件(InnoDB数据表上的索引是表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包含着对数据表里所有记录的引用指针。

更通俗的说,数据库索引好比是一本书前面的目录,能加快数据库的查询速度

  1. 索引的使用

    查看索引

show index from 表名;

创建索引
    如果指定字段是字符串,需要指定长度,建议长度与定义字段时的长度一致
    字段类型如果不是字符串,可以不填写长度部分

create index 索引名称 on 表名(字段名称(长度))

删除索引:

drop index 索引名称 on 表名;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MySQL是一种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广泛应用于企业级应用程序和网站等领域。在进行数据查询时,MySQL提供了多种语句和操作,本篇实验总结将介绍在MySQL中如何进行数据查询。 1. 数据库连接 在进行数据查询前,需要先连接到数据库。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 mysql -u username -p ``` 其中,`-u`参数指定用户名,`-p`参数提示输入密码。成功登录后,将看到MySQL的命令行提示符。 2. 数据库选择 连接到MySQL后,需要选择要查询的数据库。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 use database_name; ``` 其中,`database_name`为要查询的数据库名称。成功选择数据库后,将看到MySQL的命令行提示符显示当前所在的数据库。 3. 数据查询MySQL中,可以使用`SELECT`语句进行数据查询。以下是`SELECT`语句的基本语法: ``` SELECT column_name1, column_name2, ... FROM table_name WHERE condition; ``` 其中,`column_name`为要查询的列名,`table_name`为要查询的表名,`condition`为查询条件。可以使用`*`表示查询所有列。 例如,以下命令将查询`students`表中的所有数据: ``` SELECT * FROM students; ``` 以下命令将查询`students`表中`name`和`age`两列的数据: ``` SELECT name, age FROM students; ``` 4. 数据过滤 在MySQL中,可以使用`WHERE`子句进行数据过滤。以下是`WHERE`子句的基本语法: ``` SELECT column_name1, column_name2, ... FROM table_name WHERE condition; ``` 其中,`condition`为过滤条件。常用的比较运算符包括`=`、`<>`、`>`、`>=`、`<`和`<=`。可以使用`AND`、`OR`和`NOT`等逻辑运算符组合多个过滤条件。 例如,以下命令将查询`students`表中年龄大于18岁的数据: ```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age > 18; ``` 5. 数据排序 在MySQL中,可以使用`ORDER BY`子句对查询结果进行排序。以下是`ORDER BY`子句的基本语法: ``` SELECT column_name1, column_name2, ... FROM table_name ORDER BY column_name [ASC|DESC]; ``` 其中,`column_name`为要排序的列名,`ASC`表示升序排列,`DESC`表示降序排列。 例如,以下命令将查询`students`表中年龄大于18岁的数据,并按照年龄降序排列: ```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age > 18 ORDER BY age DESC; ``` 6. 数据聚合 在MySQL中,可以使用聚合函数对查询结果进行聚合。常用的聚合函数包括`COUNT`、`SUM`、`AVG`、`MAX`和`MIN`等。 例如,以下命令将查询`students`表中年龄大于18岁的学生人数: ``` SELECT COUNT(*) FROM students WHERE age > 18; ``` 7. 分组查询MySQL中,可以使用`GROUP BY`子句对查询结果进行分组。以下是`GROUP BY`子句的基本语法: ``` SELECT column_name1, column_name2, ... FROM table_name GROUP BY column_name1, column_name2, ...; ``` 其中,`column_name`为要分组的列名。可以使用聚合函数对每个分组进行聚合计算。 例如,以下命令将查询`students`表中每个年龄段的学生人数: ``` SELECT age, COUNT(*) FROM students GROUP BY age; ``` 8. 多表查询MySQL中,可以使用`JOIN`关键字对多张表进行查询。以下是`JOIN`关键字的基本语法: ``` SELECT column_name1, column_name2, ... FROM table_name1 JOIN table_name2 ON condition; ``` 其中,`table_name1`和`table_name2`为要查询的表名,`condition`为连接条件。常用的连接方式包括`INNER JOIN`、`LEFT JOIN`、`RIGHT JOIN`和`FULL OUTER JOIN`等。 例如,以下命令将查询`students`表和`scores`表中的数据,并按照学生姓名进行匹配: ``` SELECT students.name, scores.score FROM students JOIN scores ON students.id = scores.student_id; ``` 以上是MySQL的基本数据查询操作,通过实验可以更深入地了解MySQL查询语句的使用方法,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基础。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