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片上电感是实现射频集成电路模块,如PA、LNA以及匹配网络不可缺少的元件。常见的片上集成电感采用平面螺旋形,其中最顶层用作螺旋线圈,另一层用作中间跨接互连线以及引线。
一、电感技术指标
(1)品质因素
螺旋电感的品质因素定义为:
(2)电感值
螺旋电感主要表现为电感特性,对于不同的几何尺寸,具有不同的电感值。通常而言,相同面积的非对称电感具有比对称电感更大的电感值,但其品质因素差,因此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面积和品质因素的关系。
螺旋电感等效输入电感值为:
等效串联电感值为:
(3)等效串联电阻
螺旋电感是带有损耗的金属线圈,等效电阻为:
(4)衬底导纳
二、片上集成电感类型
常见的平面螺旋电感类型有如下几种:方形、八角形、圆形和对称形。
圆形电感具有较高的品质因素,但因为工艺规则不支持弧形走线,因此常用的有正六边形和正八边形电感。
三、电感设计案例
设计指标如下:
频率:3GHz;电感:3nH;Q值:10
1.版图设计
螺旋电感的物理参数包括:
匝数(N):N越大,自感值越大,自谐振频率越小,寄生电容增大;
外径(d1):d1越大,自谐振频率越小,寄生电容增大
内径(d2)
间距(S):S越小,线间寄生电容越大;同时,由于相邻线的电流方向一致,因此S越小L越大
线宽(W):W增加会减小螺旋线圈损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电感Q值。但W大于趋肤深度时,过大的W反而会使损耗增加。
本案例中,采用八角形对称螺旋结构,采用顶层金属M9和M8(参照之前发的衬底设置的文章),线圈匝数N=8;外径d1=230um;线宽W=9um;间距S=2um。
step1.首先新建版图,选择M9层
step2.然后单击 insert path设置如下
step3.画出版图形状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c88e69ab9d7c486a90e8dfee87e276da.png
step4:仿真设置如下
仿真结果以及结果后处理
通过SNP文件建立电感仿真原理图如下:
原理图仿真得到的Q值和 L指
本人是一个刚入学的研一小白,模型是CAD建了导入ADS的,有些细节没处理好,发此贴只是为了学习记录,欢迎各位大佬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