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联通主义是否不合时宜的一些思考

简要分析一下我理解的联通主义的优缺点:

优点:能够保证学习者与时俱进,保持知识较快的更新速度,有利于终身学习。

缺点:在教学目标都是基础知识的(内容相对固定)的影视背景下,联通主义学习法是否会浪费大量时间不如去刷题来的实在。

我们来举个例子吧,a经常和别人讨论,创新思维发散思维都很强,经常有很独特的见解,

b是一个卷王,一言不发就知道刷题。

但是a因为做的题目没有b多,中考 和 高考 考不过b。

在分数导向的评价体系,联通主义或许不是最优解。

那么我们用什么来评价联通主义是否比起传统学习法更有优势呢?

我导师在做课堂行为分析,以及华南师范宋宇教授也有类似研究,我的笔记。

你包括联通主义,,我们这个论坛,固然可以做一堆模型出来,

显示出各种雷达图。

但是我们凭什么就认为这种雷达图看起来比传统课堂好看,分数就一定比传统课堂高呢。

分数必将在很长一段时间是选拔人才的标准(我是真不想真没办法)

那各种云模型花里花哨下来,

分数没人家老师逼着追在后面看着刷题的学生分数高,

那模型分析的意义何在!!

我们用模型来分析课堂或者学习过程,

那我们又拿什么评价体系来评价我们的模型!

我们说了某通主义好,某云模型效果好,

真的能体现在分数上吗?是否应该与分数挂钩去评价我们的学习模式,

以及在此基础上我们用人工智能做出来的各种模型?

关于联通主义是否不合时宜的一些思考
我们固然可以用各种深度学习去建模分析,
但是最终是不是还是要以考试分数来证明联通主义的优越性,应试的内卷性和竞争性本身也是和联通主义相违背的。

也可能我读的书少,教育学基础不好,大家多批评我去补充相关文献阅读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东方-教育技术博主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