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 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临近过年,总觉得一年下来,经历了很多东西,无论工作上的,还是生活上的。一年下来,很多东西是需要好好总结,然后重新出发。特别在工作上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好好审视一下现在的自己是否有其他需要学习的东西以支撑年后的工作所需,又或者,整理一下自己所学,总之,都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现今的年代,实在有太多的知识点需要我们去学习与整理了,就拿我的技术领域:运维,他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实在有太多太多了,那,应该如何去运用,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呢?

今天的话题,来聊聊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总感觉这话题很广泛,网上也一堆各种分享文章,每个人都方法和方式都不同,所以我也只是分享我的看法。

知识体系,专业一点地讲就是把一些零碎的、分散的、相对独立的知识概念或观点加以整合使之形成具有一定联系的知识系统。就好像以前读书年代,老师也提及过的一个例子:一棵树,每片叶子都是独立的,但树干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体系。例如培训课程中,上新课前,会对前一章的知识点进行整合,讲完今天的也会有小结,其实这些也是常见的知识体系的构建。

简单的例子,看上去很容易懂,但真正去做的话,就犹如登天,因为世上的知识实在太多了,而现在又是互联网时代,数据真的大爆炸,所以知识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点状或者树状就可以呈现,而是各种交错的知识网。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所以要多思考如何才能进行更高效的学习。

知识体系,这一观点定义(来自百度百科):“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是不同系统组成的系统。

有一幅来自网上的思维导图:

preview

知识体系中的其中一个分支,然后这颗树上也有不同的分支,不断地添砖加瓦,最终构建出成强壮的大树。我觉得,这些技能有必要进行学习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方法,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那,问什么要建立知识体系呢?

上面虽然有一些类似的观点,但真要说的话,这是增加我们的记忆效率和捡起遗忘的知识

在现实中,除了极少数拥有超强记忆的人外,我们绝大部分人的记忆力都是会容易遗忘的,尤其对于新知识的学习上,已经看过一些文章分享,人每一天都会对昨天所学到的知识不断遗忘,除非加强学习与记忆。

构建知识体系不仅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记忆效率,最重要的是可以让某个知识点通过有效的知识连接,然后重新想起。

例如我在运维岗位中,所需要用到知识点实在有太多,但我也算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脑海中对基础知识的贯穿与关联有自己的连接方式,当某些点忘记的时候,我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连接,例如,忘记了某命令的参数使用方式,但我知道man可以帮助到我去查询,也其实也是一种学习方法。还有拥有自己的体系笔记非常重要,当连接到遗忘的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快速查询到具体的解决方案和经验分享。这些都是需要有自己的知识体系才可以做到的。

先来了解一些理论上的概念。

1.知识的输入

image-20220127203750405

2.知识的内化

有个席卷quora的回答,其实有个前提是知识的内化。
When I was a child I ate a lot of food.Most of it’s long gone and forgotten.But,certainly some of ii became my very bones and flesh.
“当我还是一个孩子时,我吃过许多东西它们已经远去,埋没在我的记忆中。肯定的是,它们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了我的骨头和肉。”
其实,这一句所拥有的的前提便是知识的内化。
内化知识最好的方式便是加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3.知识的分享引发的正向反馈

生活中绝大部分的不喜欢都是源于没有正向激励造成的。
比如你拿着一个电子产品看说明书,大部分人都会津津有味地研究这个电子产品是如何使用的。
因为你一般看着说明书,解决着一个个问题有成就感,所以这份说明书写得并不风趣和幽默,你依然可以看下去。
这便是正向反馈。高效率一定伴随着正向激励。
当你把你的计划表上的 to do list 一条一条划掉,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这便是短期激励。
从长期来看,加薪升职或者一张满意的成绩单都是很好的长期目标。长期目标一般长期有效。

4.把握动态,更新知识体系

工作中,我们所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几年都会进行一次更新,而我们的知识体系实际上是需要时常更新的。
把握住学术的动态,不断地阅读,如同肥料和好的土壤,便会让知识体系这棵大树越来越枝繁叶茂。

上述4点如图所示:

image-20220127205843163

上述4点其实需要不断去锻炼继而养成习惯。有个很简单的方式,就是定期都做学习笔记,如果没时间的话,可以去理解别人的笔记,整理分类好,当需要的时候快速连接也是一种方式。

还有一些普遍适用性的方法,其实也与上面有所重叠的:

1. 明确知识体系的主题和用途
2. 找到获取知识的途径
3. 知识的整理与分类
4. 知识的输出与运用
5.把握学术动态,更新知识体系

image-20220127221231390

下面看看一些有趣的介绍。

一、纠正个人知识管理的两个误区

早些年在腾讯cdc博客曾流传过这样一张图(原作者: hsiang),用于描述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低效的知识管理现象。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c5n1tohy-1643296210873)(2022年金鱼哥文章.assets/v2-fde7d30ff017536a0895edcd026d6b91_r.jpg)]

上面图中描述的现象其中很多流程循环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每天热衷于各类知识的收集,比如在知乎上看到好的回答就想点收藏,见到群上一些好的电子书就马上下载收藏,但收藏之后又不会多看一眼,潜意识里不愿花较多的时间在知识的消化上,又偏偏是收集成瘾,最终导致采集的知识总量越来越大,逐渐产生一种时间不够用的错觉,最终在知识的海洋里迷失自我,整日忙忙碌碌、碌碌无为。

而这也是低效知识管理模式的典型,不但会影响个人知识体系的建立,长远看还会打击人的自信心,徒增焦虑感,那么我们要怎样做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呢?

在思维上纠正个人知识管理的两个误区。

1.纠正“以知识的收集为中心”的学习观念

互联网时代,信息大爆炸,不仅在信息数量多得可怕,而且其更新速度也是快得吓人。如果一个人还按照传统的观念去收集知识,企图在数量上建立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那几乎是天方夜谭的事,因为你永远也不可能仅凭一已之力做到这一点。
还记得此前所说的: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知识,就会搞得精疲力竭。
而所谓的面面俱到、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也绝非个人力量就能完成的,这应当是整个人类的目的。
倘若还是“以知识的收集为中心"建立知识体系,那你能消化吸收的知识在采集总量中只占极小比例,最终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做了许多无用功。所以我们首先要纠正的,就是这种以“知识的收集为中心"的学习观念。

2.纠正“囫图吞枣、不求甚解"的学习方法

可能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有的时候我们看书学习不仔细,自以为已经弄懂的知识一到真实运用时就傻眼了,很多知识一看就懂,一做就错,学的时候囫囵吞枣,用的时候一脸懵逼。这里面其实暗含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逻辑,那就是"我懂了"与"我会用"其实是两个概念,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高估自己实际运用的能力,做什么事都喜欢求大求全,自以为积累的各门类的知识越完整越好、越齐全越好…殊不知这样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往往看似高大全,实则都是"纸老虎”,经不起实战的考验。
因此,我们在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最忌讳无目的、无方向、无重点的学习,要时刻铭记自己的目的,调整自己阅读的内容和思考的方向,纠正常见的囫图吞枣、不求甚解的学习方法。
我们在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时,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一个理念:应当以自己的应用场景去架构自己的知识世界。
所谓的"应用场景",其实理解起来很简单,就是我们掌握知识也好,建立体系也罢,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学以致用,你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专业或者工作建立一套高实用性的知识体系,让你可以随能中取息,并且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

image-20220127220841173

结语

用运用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知识体系,当自己知识体系的所有知识为自己所用的时候,就是真正拥有自己知识体系的时候。

屡用而后知所学不足,屡学而后感所学不深,学以致用,与,用以求学,学用,不二不止。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IT民工金鱼哥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