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 卖给谁,谁都是占了大便宜。原因很简单,ARM 实在是无处不在。我们用的智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无论是苹果三星,还是小米魅族,用的绝大部分都是 ARM 架构的处理器。当前正火的物联网技术,目前也是 ARM 处理器的天下。
ARM 为何如此牛逼,主要还是选择了一条差异化的道路。与 Intel 的 x86 架构统治桌面和服务器市场不同,ARM 则专攻低功耗的移动端市场。简单来说,就是 Intel 的处理器性能强大,甚至是 ARM 的数倍,可以运行很多大型的游戏、专业软件,但是功耗和发热大,需要风扇散热,并不适合在移动端用那点可怜的电池供电。ARM 则正好相反,虽然性能差了点儿,但是够用,功耗呢,又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什么造成这种差异呢?主要还是架构的不同。我们说一款 CPU 的架构,主要是指它支持的指令集是什么。我们知道 CPU 就是用来执行指令的,它能执行什么样的指令,决定了它是哪个派系的 CPU。就好比我们区分一个餐厅,是做中餐的还是西餐的,主要根据它们供的菜谱。做中餐的,有中餐菜谱,里面有鱼香茄子回锅肉。做西餐的,也有西餐的菜谱。但是做中餐厅的一般不会给你上意大利面,做西餐的也不会给你供油条沾咖啡这种不伦不类的东西。
从大的层面上分,CPU 可以分为两类架构,CISC 和 RISC,分别是复杂指令集计算机和精简指令集计算机。前者主要是我们常见的 x86 架构,Intel 的奔腾、酷睿属于 x86CPU。哦,对了,Intel 还有个小弟AMD,主要靠 Intel 的反垄断罚款过日子,也是 x86 阵营的一员。精简指令集就比较多了,比如 IBM 的PowerPC,MIPS 的 MIPS 架构和 ARM 公司的 ARM 架构,都混的不错。它们小巧能干,深得移动市场的喜爱。
虽然大家的架构不一样,但其实原理都是差不多的。中餐厅和西餐厅,菜谱不一样,但都有厨房、都有服务员,都有菜单,一样也不能少。CPU 内部,简单来说有三个部件必不可少:控制器、存储器和运算器。CPU 主要是用来执行指令、操作数据的,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下三个部件有啥用处。
既然 CPU 要执行指令、操作数据,总得有个地方存放指令、数据吧?没错,这就是存储器。它包括高速缓存和寄存器之类的东西。它们其实和内存是一样的,只不过速度比内存快多了。你想 CPU 每秒执行几十亿条指令,这些指令在存储器里进进出出的,存储器的速度跟不上怎么行?控制器主要管指令的运行调
度,它有一个节拍器,可以让 CPU 打着拍子唱着歌,就把指令给取出来。取出来的指令送到哪里呢?就是运算器了。运算器是一个高级点的计算器加减乘除自然不在话下,逻辑运算比如判断真还是假,也能够支持。
既然 CPU 的核心就是个运算器,我去买一台计算器,理论上来说是可以用它刷朋友圈了?那肯定不行的。CPU 的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操作内存里的数据。你刷朋友圈,本质上也是数据的流动。还有网卡、显示器这些外部设备,都要与 CPU 交互,接受CPU 的命令,只有一个计算器是办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