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栅格数据+栅格数据处理(地理配准、裁切、格式转换)

本文详细介绍了GIS中的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区别,栅格数据集、栅格目录、镶嵌数据集的概念,以及如何加载、构建金字塔、进行地理配准、裁切和格式转换。此外,还提到将栅格数据导入数据库的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

GIS 空间数据按照数据结构划分可分为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

  • 矢量数据:用欧氏空间的点、线、面等几何元素来表达空间实体的几何特征的数据(如 ESRI的 Shapefile 文件);
  • 栅格数据:将空间分割成有规则的网格(栅格单元),在各个网格上给出相应的属性值来表达地理空间实体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我们常见的栅格数 据格式包括:tif、img、jpg、png、bmp 等格式。

二、栅格数据集、栅格目录、镶嵌数据集

栅格数据集RasterDataset:是ArcGIS对栅格数据模型的抽象,任何一种物理栅格文件(如ErdasImagine文件、ArcGISAsciiGrid文件,Tiff文件等)经过ArcGIS的栅格数据模型抽象在内存中都是以RasterDataset形式存在的。

RasterDatset一般由至少一个波段的RasterBand组成,如简单的灰度图像就是由一个波段的数据组成,普通的彩色合成影像就由三个或者三个以上波段组成,其中多光谱由多个波段组成。由于计算机显示器一般提供三个通道的显示信道,分别为R(红)、G(绿)、B(蓝),因此即使我们手头有一个多波段的影像数据,我们也只能同时显示其三个波段数据,如对于TM影像的5、4、3波段分别用红、绿、蓝进行显示。

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栅格数据模型,RasterDatset由多个波段组成,我们把波段理解为“层”的概念,那么这样每个RasterDatset就是由多个“层”叠加组合而成,每个层又是由具有行列属性的二维数组组成,为了将内部实现抽象起来,ArcGIS利用RasterBand类包装了这个二维数组,并且其提供了各种方法操作其内部二维数组。一般存储地理背景数据,其要求是数据不经常变化(如经常更新背景数据就不适合利用RasterDataset进行存储)。

栅格目录RasterCatalog: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种普通表格数据模型,“栅格目录”中的每条记录就是由“栅格数据集”和描述该“栅格数据集”的多种元数据信息组成。通过这种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构建一个基础数据库,利用“栅格目录”管理分幅影像数据具有很大的优势,因为分幅影像数据经常具有很多元数据属性。“栅格目录”管理也为我们开发基础数据系统提供了很方便的入口。一般用于管理具有属性信息的影像数据,如分幅数据或者同一地区多期数据,需要注意的是,同一个“栅格目录”必须具有相同的空间参考。

镶嵌数据集:用于存储、管理、查看和查询各种大小的栅格和影像数据集。镶嵌数据集是地理数据库中的数据模型,用于管理一组以目录形式存储并以镶嵌影像方式查看的栅格数据集(影像)。镶嵌数据集具有高级栅格查询功能和处理函数,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