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读观察者模式

本文详细解析了观察者模式,通过实例说明其如何解决因合作对象增多导致的代码维护难题。文章介绍了两种实现方式:直接使用Java内置的Observer接口和Observable类,以及自定义Observer接口和Observable类,并提供了相关代码示例和运行结果。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在现实中,有些条件发生了变化,其他的行为也需要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用 if 语句来应对。举个例子,一个商家有一些产品,它和一些电商合作,每当有新产品时,就会把这些产品推送到电商,现在只和淘宝、京东合作,于是就有这样的伪代码:

if(产品库有新产品){
   推送产品到京东;
   推送产品到淘宝;
}

如果公司又和苏宁,当当,拼多多签订合作协议,那么就需要改变这段伪代码。

if(产品库有新产品){
   推送产品到京东;
   推送产品到淘宝;
   推送产品到苏宁;
   推送产品到当当;
   推送产品到拼多多
}

这样写的弊端明显就是,以后如果再和其他电商合作,就需要在if分支下面增加逻辑,如果合作电商的数量达到了一定的数量,那么if下面的逻辑将会变得非常复杂。而且如果其中如果推送商品给淘宝发生了异常,这时候就需要捕捉异常,避免异常导致程序不能往下执行,这样的代码维护起来将会是一场噩梦。

而观察者模式更易于扩展,责任也更加清晰。首先,把每一个电商接口看成是一个观察者,每一个观察者都能观察到产品列表(被监听对象)。当公司发布新产品时,就会发送到这个产品列表上,于是产品列表(被监听对象)就发生了变化,这时就可以触发各个电商接口(观察者)发送新产品到对应的合作电商那里。

类似这样,一个对象(电商接口)会去监听另外一个对象(产品列表),当被监听对象(产品列表)发生变化时,对象(电商接口)就会触发一定的行为,以适合变化的逻辑模式,我们称之为观察者模式,电商接口被称为观察者或监听者,而产品列表对象被称为被观察者或被监听者。

这样的好处在于,程序不再出现if语句,观察者会根据被观察对象的变化而做出对应的行为,无论是淘宝、京东或者是其他接口只要维护自己的逻辑,而无需耦合在一起,同时责任也是明确的,产品团队只要维护自己的逻辑,而无需耦合在一起,同时责任也是明确的,产品团队只要维护产品列表,电商团队可以通过增加观察者去监听产品的电商接口,不会带来if语句导致的责任不清的情况。

解释这么多,对观察者模式应该理解个大概了,接下来结合代码一起再来加深一下映像。代码的实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实现Java自带的Observer接口和继承自带的Observable类;另一种是自己动手写Observer接口和Observab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