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实验三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实验三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通过这次实验,加深对内存管理的认识,进一步掌握内存的分配、回收算法的思想。

.实验目的和要求

阅读教材《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章,掌握存储器管理相关概念和原理。

编写程序模拟实现内存的动态分区法存储管理。内存空闲区使用自由链管理,采用最坏适应算法从自由链中寻找空闲区进行分配,内存回收时假定不做与相邻空闲区的合并。

假定系统的内存共640K,初始状态为操作系统本身占用64K。在t1时间之后,有作业A、B、C、D分别请求8K、16K、64K、124K的内存空间;在t2时间之后,作业C完成;在t3时间之后,作业E请求50K的内存空间;在t4时间之后,作业D完成。要求编程序分别输出t1、t2、t3、t4时刻内存的空闲区的状态。

.实验环境

Windows操作系统、VC++6.0

  • 11
    点赞
  • 11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3
    评论
可变分区分配是一种存储管理技术,用于为进程分配内存空间。它的主要特点是分区大小不固定,可以根据进程的需要进行动态调整。在这种技术中,物理内存被划分为多个可变大小的分区,每个分区可以分配给一个进程使用。 下面是实验四的步骤: 1. 设计数据结构:设计数据结构来存储可用分区和已分配分区的信息,包括分区的起始地址、大小和状态等。 2. 初始化分区:将整个物理内存划分为一个或多个可用分区,并将其添加到可用分区列表中。 3. 进程申请内存:当进程需要内存时,它向操作系统发出请求。操作系统会在可用分区列表中查找一个大小足够的分区来满足进程的需要。 4. 分配分区:如果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分区操作系统会将该分区标记为已分配,并从可用分区列表中删除该分区,然后将该分区的起始地址返回给进程。 5. 释放分区:当进程不再需要某个分区时,它将释放该分区操作系统将该分区标记为可用,并将其添加到可用分区列表中。 6. 内存回收:当所有进程都结束时,操作系统将所有已分配的分区标记为可用,以便下一批进程使用。 7. 碎片整理:在分配和释放分区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内存碎片。为了最大化可用内存空间,可以实现碎片整理算法,将多个相邻的可用分区合并成一个更大的分区。 这些步骤可以通过编程实现。在实现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数据结构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以及在内存分配和释放过程中避免死锁等问题的发生。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