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初,我从商汤离职。这次离职对我影响还挺大的,所以离职后我一直在反思我有哪些地方处理得不够好。
2018年的时候,AI还相当火热,我也很看好这一行业,我觉得AI可以作为我未来十年的事业。所以当我拿到商汤offer时,薪资虽然低于我的预期,但我也很乐意地接受了。入职后,因为有信念的支撑,我在工作中也比较积极,主动承担了项目中不少工作,也逐渐得到领导的信任。
为什么要离开
同一项目中有个年龄大、职级高的开发同事A,他技术能力不咋样,人品还差,部门内有多人和他发生过冲突。在这个项目中,我和他有工作交集,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推诿扯皮,刚开始我还会为了达成项目目标忍了。
后来随着矛盾的加剧,A也越来越得寸进尺了,在项目会议上对我人身攻击。在此期间,领导也并没做好矛盾调解工作,而我的工作热情也逐渐被矛盾消耗殆尽。
2020年,AI行业由于落地困难而逐渐趋于理性。我所在的部门主要职责是为其他厂商提供算法SDK,并不是完整产品,单纯得算法在整个产品中的重要性并不大,因此我们对客户的话语权并不大。而且算法的门槛越来越低,客户也逐渐开始自研,因此项目落地的压力也随之增大。整个部门的上一年营收不及预期,短时间要实现营收快速增长也不太可能。
同时受疫情影响,本来应该在4月份的调薪推迟了。我的薪资本来就低,而且干得不开心(有段时间上班如上坟),也没有信念的支撑,因此产生了离职得想法。
8月份,正式向领导提出了离职申请,领导也提了涨薪挽留,但我已经没有工作热情,也不看好部门长期发展前景,最终在9月份离职了。
问题
从一个基层员工来看,商汤的问题主要在于管理。管理方面的问题对于任何一家快速发展的企业都可能存在,但如果企业持续盈利,这些问题很容易被快速增长掩盖(比如字节、快手等)。当企业盈利不及预期,问题就很容易暴露出来。
- 基层管理者很可能是由个人能力突出的人晋升上来的,他们作为个人贡献者可能做得很好,但不具备管理思维,并不能转变为一个合格得团队贡献者。
- 不否认公司高层领导的能力,他们可能对公司由清晰明确的规划。但是公司目标是否能够清晰传达到基层员工是要打个问号的。就我而言,公司目标、bg目标、部门目标、项目目标以及个人目标并不明确。
- 没有明确清晰的目标,导致团队凝聚力不强,人员流失也比较大
感悟
离职后,我一直在思考,我是如何从一个对AI充满工作热情的有志青年,在短短一年半时间变成一个如此厌恶这份工作的打工人。我后来无意中学习了一些管理方面的课程,才对这个问题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 1)这次离职,不管是我、A还是我的领导,都有处理不当的地方。A就不说了。我的直属领导对于我和A的矛盾心知肚明,但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其次,在我离职时,他并不知道我离职的真实原因,他只提了涨薪,但其实薪资对我来说并不是第一位的。而我的问题在于没有做好向上管理,如果我当时能及时和领导反馈我的诉求,可能也不至于发生后面的事。
- 2)不管在哪家公司都有可能遇到像A那样的职场垃圾,不能每一次都通过离职的方式来解决。因此最重要的是自己怎么处理这样的问题。我应该及早和领导说明,我不想和A共事,请把我调到另一个项目中去。
- 3)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当时没有清晰明确的个人目标。我去商汤的目的更多可能是出于一种技术崇拜吧,因为AI火而想进入这个行业。没有明确的个人目标驱动,这样也并不能穿越这一行业低谷,和它一起成长。
- 4)向管理者思维转变,看问题的角度会完全不一样。离职之前,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像A这种混日子、恶心别人的垃圾不裁了。现在我会更加关注于目标,他对我的工作目标的完成是否有帮助,如果有帮助该怎么调动他。
人与人的差距主要在思维方式,商汤的这段经历让我逐渐从打工者心态向管理者思维方式转变。
管理者思维并不是说我要当一个职场管理者。目前我仍在做技术,具备管理思维,并不断练习,我在职场将更加游刃有余。如果继续走技术路线,对于工作目标可以从管理者角度看待,可以更好的和领导配合;如果要走管理路线,也可以快速切换。
管理思维不仅适用于职场,同样也适用于自我管理。首先,我给自己定了以后十年的人生目标,然后再思考要达成这些目标我自身还有哪些差距,根据差距制定计划,最后按计划执行。
张磊在《价值》这本书上有这么一段话“在奋斗的过程中,难以预料前路如何,选择与谁同行,比要去的远方更重要”。我目前所在公司是一家20多人初创公司,大家有共同的工作目标,在优秀领导带领下,靠谱队友相互支持下,我相信我们做成的机会是很大的。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过程,感谢职场生涯中对我有过帮助的朋友,同时也要感谢我遇到过的职场垃圾。不经历人生低谷,很难快速成长;不遇到几个垃圾,也无法得知靠谱队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