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蓝牙技术联盟和Zigbee联盟相关文档,仅作为个人学习笔记,以作记录
影响无线信号传输范围的关键变量
影响无线信号连接的有效范围的几个关键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无线电频谱
无线电频谱从30赫兹延伸到300千兆赫。频率越低,范围越长。然而,频率越低,它能支持的数据速率越低。 因此,选择无线电频谱就需要在范围和数据速率之间进行权衡。
蓝牙技术使用2.4 GHz ISM频段(2400至2483.5 MHz),可以在范围和吞吐量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此外,2.4 GHz频段在全球范围内均可使用,使其成为真正的低功耗无线连接标准。
发射功率
选择发射功率水平是在距离和功耗之间的设计权衡。发射功率越高,信号越有可能在更远的距离被听到,有效范围也越长。然而,增加发射功率会增加设备的功耗。把发射功率看成是你的声音的音量。 你说话的声音越大,别人听得越远,但需要的能量也越大。
蓝牙技术支持-20 dBm (0.01 mW)至+20 dBm (100 mW)的发射功率。
接收器灵敏度
接收器灵敏度是接收器能够测量到的最小信号强度的度量。换句话说,它是接收器能够检测到无线电信号、保持连接、且仍能够解调数据的最低功率电平。接收器灵敏度就像是对于你能够听到的声音清晰度、或者说你能听到并理解的最小音量的一种度量。 和 理解。
蓝牙®技术规定,设备必须能够实现-70 dBm至-82 dBm的最低接收灵敏度,这取决于所使用的PHY。然而,Bluetooth 实施方案通常可以实现更高的接收灵敏度水平。例如,Bluetooth LE 125K(编码)PHY的平均实施方案实现了-103 dBm的接收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