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两天,我参加了弟弟的婚礼。从贴大红喜字到布置房间拉花,从邀请亲戚长辈小聚到燃放烟火,从迎接招待宾客到分发烟酒饮料,在亲人的重要时刻,参与并站在一起,为他们的婚礼忙碌,见证他们的幸福时刻,这本身就是一件开心的事。这世界,你在意的人和在意你的人,其实就这么几个,这就是你的全部世界。
弟弟是90年的,比我小两岁,几乎是同一时间上学读书,依靠爸爸微薄的工资养活我们吃穿和上学,对于普通农村家庭来说是非常不易的。我还记得读小学时有次还需要卖粮食交学费,日子过的相当拮据。从记事儿起我们就知道家里困难,从来没有主动向父母要钱买零食,体谅父母的不容易,帮助他们下地干农活,主动做饭承担家务,成为“懂事的孩子"。虽然我很努力,可还是没能考入县里最好的高中,不得已花了 “择校费” 上高中后,家里又翻修了新房子,同时供应两个孩子完成了大学学业。这其中的艰辛谁能知晓,2017年家里又翻新建了第二幢房子,为的是兄弟两人以后结婚成家都有个地方住。不是说农村不好,但是农村人的劣根性,邻里街坊相处的麻烦事和复杂的人情世故,父母都是忠厚本分的老农民,承受了许多不公和心酸。虽然现在北京也月薪过万,坐办公室里有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可是我依然承认:我爸爸了不起,如果我面对我爸的情境,我办不到,无法同时供应两个孩子都读大学,又给两个儿子都盖了新房子。
如今我也迈入35岁的大龄,找对象依然没有着落,父母因为孩子未婚未育的事情脸面上也挂不住,没法面对村里人的冷嘲热讽,其实我心里也有压力。见识了大城市的繁华和热闹,身边同事的小资生活,越来越明白社会的现实:“父母家境殷实,自己稍微努力,就能超越大部分人”。当然不能否认运气、机遇的成分。我是农村出来的,学习成绩一般,不是说不努力,也可能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目标不明确,再加上没有贵人的指引,自己苦苦摸索、跌跌撞撞走出一条升级打怪的自强路,还是没有成家立业,无法成为父母的骄傲,心中有些许愧疚。有的人开悟早,小时候就明白 “混社会”的重要性,擅长搞好各方面关系,“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工作生活中如鱼得水,成为人生赢家。上学时我就知道自己家底薄,几乎是不容许试错,机会只有一次,逝去了就很难再翻身了。正因为如此,我告诉自己要争气:背井离乡的漂泊,控制租房支出、忍受挤地铁长途跋涉上班的心累,为自己的美好生活奋斗,也为家庭减轻负担,小时候父母可以提供吃穿,供你读书,给你盖房子,当你长大了就要靠自己打江山,我可以堂堂正正的说:这些都是我辛苦打拼出来的,我对得起自己的付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当你30而立,父母也50多岁了,岁月催人老,辛苦一辈子了,不愿再让他们操劳。以后的路得靠自己走,记住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和代价,任何人都不是能轻轻松松取得成功的,希望你能担得起风险,承受住挫折和痛苦,也能坦然接受鲜花和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