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产品结构设计简述
1.1 产品结构设计的对象
- 消费类电子产品,玩具,厨房用品,生活用品,小家电,医疗器械等
1.2 产品结构设计可行性分析
- 1、产品的作用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 2、产品的价格是多少?
- 3、产品如何实现功能?
- 4、组成产品的材料是什么?
- 5、使用中如何保证安全?
- 6、怎么生产出来?
- 7、用户体验如何?是否方便?
1.3 产品结构工程师工作职责
- 1、产品方案的构思、策划与设计
- 2、负责产品外观图的评审
- 3、负责产品外观建模及内部的结构设计
- 4、输出结构相关的资料
- 5、产品物料清单的编写
- 6、模具制造的跟进,修改,验收等相关
- 7、解决模具试模后结构问题及提供输出改模资料
- 8、项目沟通与跟进
- 9、制订与产品生产相关的各类技术文件
- 10、生产样板制作,结构类物料规格,图纸制作和审核,打样确认
- 11、结构类样品测试,小批量试产跟进并进行评估
- 12、对不良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纠正与预防措施
- 13、生产技术支持
1.4 产品结构工程师任职要求
-
1、软件使用的技术:三维软件多为 Creo,二维软件 CAD 等
-
2、熟悉机械制图:制图基础知识、投影基础知识、三视图的构成、公差与配合、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等
-
3、具有一定的塑胶模具、五金模具以及其他生产工艺相关知识
-
4、熟悉相关零件的加工工艺:如塑胶件注塑缩水等结构上要如何解决
-
5、熟悉各种常用的塑胶材料特性
-
6、具有产品表面处理工艺知识
-
7、熟悉产品研发整个流程,能独立跟进项目
-
8、了解一定的电子技术知识:pcb 的版框图,关键零件位置需要结构工程师确认
-
9、了解一定行业规范:行业规范就是所说的安规,玩具,小家电,等等都有国家的安全规范
2. 产品研发流程简述
-
1、设计输入记录
- 设计输入记录是项目确立阶段,大部分公司都设有市场部(业务部),负责与客户沟通,市场部根据客户要求(或者市场动向)签发新产品设计输入记录,并提供新产品项目的相关物件(参考样板,外观图,STL,STP 等 3D 图档)给研发部门
- 设计输入记录是项目确立阶段,大部分公司都设有市场部(业务部),负责与客户沟通,市场部根据客户要求(或者市场动向)签发新产品设计输入记录,并提供新产品项目的相关物件(参考样板,外观图,STL,STP 等 3D 图档)给研发部门
-
2、可行性评审
-
可行性评审作为前期评审阶段的重要环节,是决定新产品能否顺利开发,在规定时间内是否可以完成的重要步骤
-
召集人多为研发部经理,与会人员包括:研发部,模具部,生产部,样品制作部等相关人员(如需外协人员参会,会议记录由召集方提供)
-
所产生的相关文件包括,可行性评审报告,产品规格书
-
可行性评审报告
-
产品规格书
-
-
3、研发计划及进度管制
- 此阶段会产生一个表格,工程项目进度表。该表起制定研发计划,管理进度的作用。目的是要让新产品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每个节点的要求完成时间需要科学的规划,而不是天马行空,时间越短越好
- 此阶段会产生一个表格,工程项目进度表。该表起制定研发计划,管理进度的作用。目的是要让新产品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每个节点的要求完成时间需要科学的规划,而不是天马行空,时间越短越好
-
4、产品结构设计(3D 绘图及手板制作)阶段
-
该阶段产生的文件:零件清单,结构设计评审表,手板设计评审表,DFM 报告
-
结构工程师所做的工作包括:外观建模及评审,结构设计及评审,手板制作跟进等
- 外观建模是 3D 绘图的第一步,在确定外观符合客户要求后,应该展开结构设计的工作。注意结构设计是整个项目的重中之重,如果结构设计有缺陷会影响项目的进度,甚至是造成项目的终止,模具报废
- 结构图纸完成后制作零件清单,初步统计成本之用
- 结构设计评审也是非常关键的工作,由部门主管展开会议,辅助部门包括采购部,模具部,生产部,市场部等
- 手板设计评审是图纸完成之后,根据产品结构图纸做的几个样板。作用是检验结构的可行性,功能测试等。这样会极大的减少模具制作失败的风险
-
结构设计评审表
-
手板设计评审表
-
-
5、模具制作及跟进
-
该阶段产生的表格有模具评审表,开模通知书
-
结构工程师的工作包括:工程图的制作,跟进模具制作进度等
-
模具制作周期通常在 30 天左右,时间紧迫可压缩到 20 天
-
开模通知书由结构工程师填写,由BOSS签名。因为模具制作的成本高昂,需慎重
-
模具评审表
-
开模通知书
-
-
6、试模及检讨
-
该阶段产生文件有试模通知单,试模报告,ECN,注册图纸,计量报告,设计测试报告,产品规格测试报告等
-
模具制作完成后,要进行第一次试模,验证模具的合理性,每次试模必须产生试模报告,参数存底
-
工程跟进内容应该包括零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计量报告),装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产品规格测试报告),**整机功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测试报告)**等
-
如设计有缺陷,配合不好,需要改模,那么就需工程变更资料(ECN),升级零件编号的版次,旧编号作废
-
模具试模阶段完毕后零件送往计量部门进行测量,是否符合要求。如符合 2D 图纸需要注册,供各有关部门使用
-
试模通知单
-
试模报告
-
计量报告
-
设计测试报告
-
产品规格测试报告
-
-
7、试产阶段
-
产生的文件包括环保相关资料,BOM 表,模具验收报告,试产通知书,试产报告等
- 近几年环保要求越来越严苛,出口不同市场需要做不同环保材料,包括来料,成品等。这个步骤看似不重要,实质对于产品能否顺利上市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 BOM 表的制作,是相关部门工作的指导
- 模具达到要求后应该进行验收工作,接下来就是小批量试产,进一步为量产做准备
-
BOM 表
-
试产通知书
-
试产报告
-
-
8、结案评审及项目移交
-
此阶段产生的文件包括:新产品结案评审,项目移交会议记录
-
项目进行到这步就到了新产品研发的尾声了,需要制定各个检测标准,项目移交给生产部门,会议上需提出产品生产的注意事项
-
新产品结案评审
-
项目移交会议记录
-
3. 常用塑胶材料
3.1 概述
- 塑胶又叫塑料,是一种以高分子有机物质为主要成分的材料,成品成固态,在制造加工过程中,利用其流动性的特点来塑性。其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占40%-100%,其中添加剂其改变物性的作用
- 材料的选择对结构工程的影响
- 任何一件工业产品在设计的早期过程中,一定牵涉考虑选择哪种材料来成形物料。模具的要求,零件与零件之间的配合,环保的要求,品质检定水平、市场销售情况和价格的厘定等等。种种因素都会对塑胶的选材产生影响。在建模之前,塑胶的选定是首要的考虑因素
- 塑胶材料优缺点
- 优点:1.成本低。2.有优良的绝缘性。3.可以塑造成不同形状。4.多数抗腐蚀性,不与酸碱反应。5.耐用,防水,密度小
- 缺点:1.种类繁多,造成回收利用难度大。2.易燃,有毒。3.无法自然分解,不环保。4.不可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