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start network programming:chapter four : 基于TCP的服务器端/客户端(1)

第四章:基于TCP的服务器端/客户端(1)

内容概述

前面是 创建套接字socket向套接字分配地址bind的过程
这里我们讨论通过套接字收发数据

  1. TCP与UDP的区别数据传输方式不同
  2. 协议栈的层次关系:链路层->IP层->tcp/udp层->应用层。
  3. 基于TCP的服务器端和客户端详解
    服务器端定义的两个套接字的用途 serv_sock和clnt_sock(一个当做门卫,一个用于连接)
  4. 详解connect函数(可以分配地址)
  5. 回声服务器端和回声客户端的实现
    之前介绍套接字创建时我们选择的是 面向连接的套接字,本章主要讨论这种面向连接的服务器端/客户端的编写

正文

4.1 理解TCP 和 UDP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这两者的根本区别是数据传输方式不同。
基于网络协议的套接字一般分为TCP和UDP套接字。 TCP是面向连接的的套接字,也称 基于流(stream)的套接字

4.1.1 TCP/IP 协议栈

先介绍一下这个听起来很高大上的东西是什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上图可以看出,TCP/IP协议栈一共4层,可以理解为数据收发分4个层次化的过程

也就是说,我们在进行"基于互联网的有效数据传输"时,并非一个庞大的协议解决问题,而是通过借助着4层的相互配合完成的,当然里面很多都是底层的原理,在编程时我们不需要写出来,但是一定要理解这个过程才能编程正确

4.1.2 TCP/IP协议的诞生

总体来说,我们的目标是:通过Internet完成有效数据传输
这其中涉及了很多东西,硬件上的,软件上的,算法等等,如何把这些有效结合起来,设计出一套完整的具有互换性的(通用性的)系统呢?

这样的系统 Open System 开放式系统类似于机械领域内的 互换性说法,也就是任何一个部分我们都有国家甚至是世界的标准,如果有问题随时可以换成新的,并且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作用。
(举个例子,路由器坏了随便换个新的就行,因为都是按照IP层的标准制造的)

下面我们具体讲解这几个层的内容

4.1.3 链路层

链路层是物理链接领域标准化的结果,也是最基本的领域,专门定义LAN、WAN、MAN等网络标准。
若两台主机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交换,则需要下图的物理链接,链路层就负责这些标准。网络连接结构图

网络连接结构图

4.1.4 IP层

物理链接好后,就要传输数据了。在复杂的网络中首先我们要考虑路径的选择。IP层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IP本身是面向消息的、不可靠的协议。每次传输数据时都会帮我们选择路径,但并不一致。如果传输路径发生错误,则选择其他路径,如果发生数据丢失或错误,则无法解决

这就需要我们后面的TCP来搞定这个问题

4.1.5 TCP/UDP层

IP层解决的是数据传输中的路径选择问题,只要按照这个路径传输数据就行了。 但是IP传输并不稳定,这里需要我们的TCP/udp层以IP层提供的路径信息为基础,完成实际的数据传输,因此 TCP/UDP层 又称为 传输层(transport)。

TCP层又是如何保证传输稳定的呢?

IP层关注一个数据包(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的传输过程。因此即使有多个数据包,每个数据包也是由IP层实际传输的,也就是说数据实际上就是IP层传输的,并且这个面向消息的传输过程是 无序的、容易丢失的。
TCP层的作用是在数据交换过程中可以确认对方已经接到数据,并重传丢失的数据,那么即使IP层不保证数据传输,这类通信也是可靠的。

例如:
主机A: 我已经正确收到第二个数据包啦~
主机B: 好的知道啦~
。。。
主机A: 我已经正确收到第三个数据包啦~
主机A: 我已经发送了第四个了~,您没收到第四个是吧,我重新发给您。

xxxxxxxxxxx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而言之,TCP/UDP层位于IP层之上,决定主机间的数据传输方式,TCP协议确认后向不可靠的IP协议赋予了可靠性。

4.1.6 应用层

上面说了很多,其实这里面的过程都是自动处理的,我们只要进行套接字编程就行。

然而,在编程过程中,根据实际的业务我们需要改变 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之间的 数据传输规则,这就是 应用层协议
网络编程大部分内容就是设计并实现应用层协议。

4.2 实现基于TCP的服务器端/客户端

这里我们实现完整的TCP服务器端,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套接字使用方法和数据传输方法!

4.2.1 TCP服务器端的默认函数调用顺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调用socket函数创建套接字,声明并初始化地址信息结构体变量,调用bind函数向套接字分配地址、
以上这两个阶段已经讨论过了,下面讲解后面的过程。

4.2.2 进入等待连接请求状态

我们在使用bind函数给套接字分配了地址之后,接下来就要通过调用listen函数进入等待连接请求状态。

只有服务器端调用listen函数之后,客户端才能进入可发出连接请求的状态,换言之这时客户端才能调用connect函数(若提前调用会发生错误。)

#include <sys/socket.h>

int listen(int sock,int backlog);
-> 成功时返回0.失败返回-1

sock:希望进入等待连接状态的套接字文件描述符,传递的描述符套接字参数成为服务器端套接字(监听套接字)
backlog: 连接请求等待队列的长度,表示最多使 几个 连接请求进入队列。

服务器的等待连接请求状态:客户端请求连接时,服务器在受理连接前一直使客户端的请求处于等待状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等待连接请求状态

由上图可知作为listen函数的第一个参数传递的文件描述符套接字的用途。

客户端连接请求本身也是从网络中接收到的一种数据,而要想接收就需要套接字。此任务就由服务器端套接字完成。
服务器端套接字是接收连接请求的一名门卫或一扇门

客户端如果向服务器端询问:“请冋我是否可以发起连接?”
服务器端套接字就会亲切应答:“您好!当然可以,但系统正忙,请到等候室排号等待,准备好后会立即受理您的连接。”
同时将连接请求请到等候室。

调用 listen函数即可生成这种门卫(服务器端套接字),listen函数的第二个参数决定了等候室的大小。
等候室称为连接请求等待队列,准备好服务器端套接字和连接请求等待队列后,这种可接收连接请求的状态称为等待连接请求状态。

listen函数的第二个参数值与服务器端的特性有关,像频繁接收请求的Web服务器端至少应为15。
另外,连接请求队列的大小始终根据实验结果而定。

4.2.3 受理客户端连接请求

调用 listen函数后,若有新的连接请求,则应按序受理。受理请求意味着进入可接受数据的状态。

include <sys/socket.h>
int accept(int sock,struct sockaddr *addr,socklen_t *addrlen);
-> 成功时返回创建的套接字文件描述符,失败时返回-1

sock:服务器套接字的文件描述符
addr:保存发起连接请求的客户端地址信息的变量地址值,调用函数后向传递进入函数的地址变量参数填充客户端地址信息
addrlen:第二个参数addr结构体的长度,这里是存有长度的变量地址。函数调用完成后,该变量即被填入客户端地址长度。

进入这种 可以接收数据的状态所需参数中sock是服务器套接字,但是服务器端套接字之前已经做了门卫,如果还用一个套接字的话,既要用来接收客户端的连接请求,一会又要和客户端进行数据传输,这不行呀。
是不是需要另一个套接字来完成呢?

是的~ accept函数会自动创建一个新的套接字,并连接到发起请求的客户端,并作为返回值返回

accept 函数受理连接请求等待队列中 待处理的客户端连接请求。 函数调用成功时,accept函数内部将产生用于 数据I/O的套接字,并返回其文件描述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受理连接请求状态

从上图可以看出,accept函数调用时,从等待队列中取出一个连接请求,创建套接字并完成连接请求~

使用这个新创建的套接字 来作为 客户端的代表

4.2.4 回顾 Hello World服务器端

1. 服务器端:hello_server.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ys/socket.h>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erv_sock;											// 服务器端套接字文件描述符
	int clnt_sock;											// 客户端套接字文件描述符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dr;							// IPv4地址信息结构体
	struct sockaddr_in clnt_addr;
	socklen_t clnt_addr_size;

	char message[] = "Hello world";

	if(argc != 2){
		printf("Usage: %s <port>\n", argv[0]);
		exit(1);
	}

	serv_sock = socket(PF_INET, SOCK_STREAM, 0);			// 服务器端分配套接字 IPv4面向连接基于流的套接字
	if(serv_sock == -1){
		error_handling("socket() error");
	}

	memset(&serv_addr, 0, sizeof(serv_addr));				// 初始化服务器端的IPv4地址信息结构体 信息
	serv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_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serv_addr.sin_port = htons(atoi(argv[1]));

	if(bind(serv_sock,(struct sockaddr*)&serv_addr, sizeof(serv_addr)) == -1){	// 把服务器端的套接字和IPv4地址信息结合
		error_handling("bind() error");
	}
															
	if(listen(serv_sock, 5) == -1){							// 服务器端 进入等待连接请求状态 队列长度为5  
		error_handling("listen() error");					// 此时套接字成为服务器端套接字
	}

	clnt_addr_size = sizeof(clnt_addr);						 
	//调用accept函数从队头去一个连接请求与客户端建立连接,并返回创建的套接字文件描述符。若等待队列为空,则不会返回,直至队列中出现新的客户端连接
	clnt_sock = accept(serv_sock, (struct sockaddr*)&clnt_addr, &clnt_addr_size);

	if(clnt_sock == -1){
		error_handling("accept() error");
	}
	
	write(clnt_sock, message, sizeof(message));				// 调用write函数向客户端传输数据
	close(clnt_sock);
	close(serv_sock);
	return 0;
}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
	fputs(message,stderr);
	fputc('\n',stderr);
	exit(1);
}
4.2.5 TCP客户端的默认函数调用顺序

接下来是客户端的实现顺序,这里比服务器端简单很多。只需要创建套接字和请求连接。

下图表示TCP客户端函数调用顺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有个问题:客户端套接字不用分配地址信息嘛???

实现服务器端必经过程之一就是給套接字分配P和端口号。但客户端实现过程中并未出现套接宇地址分配,而是创建套接字后立即调用 connect函数。
难道客户端套接宇无需分配IP和端口?

当然不是!网络数据交換必须分配IP和端口。既然如此,那客户端套接字何时、何地、如何分配地址呢?
何时? 调用 connect函数时。
何地? 操作系统,更准确地说是在内核中。
如何? IP用计算机(主机)的IP,端口随机。
客户端的IP地址和端口在调用 connect函数时自动分配,无需调用标记的bind函数进行分配。

4.2.6 回顾Hello world 客户端

hello_client.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ys/socket.h>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ock;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dr;
	char message[] = "Hello world";
	int str_len;

	if(argc != 3){
		printf("Usage: %s <IP> <port>\n", argv[0]);
		exit(1);
	}

	sock = socket(PF_INET, SOCK_STREAM, 0);				// 创建准备连接服务器端的套接字 此时创建的是TCP套接字
	if(sock == -1){
		error_handling("socket() error");
	}

	memset(&serv_addr, 0, sizeof(serv_addr));			// 结构体变量serv_addr中初始化IP和端口信息,初始化值为目标
	serv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 服务器的套接字的IP和端口号信息
	serv_add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argv[1]);
	serv_addr.sin_port = htons(atoi(argv[2]));

	if(connect(sock,(struct sockaddr*)&serv_addr, sizeof(serv_addr)) == -1){	// 调用connect函数向服务器端发送连接请求
		error_handling("bind() error");					// 在connect过程中完成了为本地socket分配ip和随机端口号的过程
	}
	/*
	 *  fd:显示数据接受对象的文件描述  buf:要保存的数据的缓冲地址值  nbytes:要接收数据的最大字节数
	 * ssize_t read(int fd, void* buf,size_t nbytes);
	 * 成功时返回接收的字节数,(但遇到文件结尾则返回0),失败返回-1
	 */
	str_len = read(sock,message,sizeof(message) - 1);	// 完成连接后,接收服务器端传输的数据。
	if(str_len == -1){
		error_handling("read() error!");
	}

	printf("message from server : %s\n",message );
	close(sock);										// 接收数据后调用close函数关闭套接字,结束语服务器端的连接。
	return 0;
}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
	fputs(message,stderr);
	fputc('\n',stderr);
	exit(1);
}
4.2.7 基于TCP的服务器端/ 客户端函数调用关系

上面说的服务器端 和 客户端并非相互独立的,下图是他们之间函数调用的过程。
xxxxxxxxxxx图

服务器端创建套接字后连续调用bind、listen函数进入等待状态,
客户端通过调用connect函数发起连接请求
(注意:只有在服务器端在调用了listen函数之后进入了等待状态之后,服务器才能调用connect函数请求连接)

客户端在调用connect函数之前,服务器端可能已经调用了accept函数,此时如果队列中没有等待状态的客户端请求,服务器端将进入柱塞状态,
知道客户端调用connect函数为止。

4.3 实现迭代服务器端/ 客户端

本节实现回声服务器端/客户端(回声:echo)。
服务器端将客户端传输的字符串数据原封不动地传回客户端,就像回声一样。在此之前,需要解释下迭代服务器端的代码。

4.3.1 实现迭代服务器端

之前的 hellow world服务器端处理了一个客户端连接请求就退出了,连接请求等待队列实际没有什么用了。
这并非实际的服务器,在设置好等待队列的大小后,应向所有客户端提供服务。
如果想继续受理后续的客户端连接请求,应该插入循环语句反复调用accept函数,如下图所示逻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图中可以看出,调用accept函数之后,紧接着调用I/O相关的read write函数,然后调用close函数,这并非针对服务器端套接字,
而是针对accept函数调用时创建的套接字。(client是通过accept得到的返回值,套接字)

调用close函数意味着结束了针对某一个客户端的服务,如果此时还想服务其他客户端就要重新调用accept函数。
(难道一次只能服务一个客户端嘛???当然不是啦~ 以后学完进程和线程之后就能够同时服务多个客户端啦~)

4.3.2 迭代回声服务器端/客户端

上面修改了原来的服务器端逻辑,下面修改一下回声客户端,并把这两部分的代码搞一下~

首先梳理下程序的基本运行方式:

1. 服务器端在同一时刻只与一个客户端相连,并提供回声服务
2. 服务器端依次向5个客户端提供服务并退出
3. 客户端接收用户输入的字符串并发送到服务器端
4. 服务器端将接收的字符串数据传回客户端,即回声
5. 服务器端与客户端之间的字符串回声一直执行到客户端输入Q为止。

下面上代码~

服务器端:
echo_server.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ys/socket.h>

#define BUF_SIZE 1024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1])
{
	int serv_sock, clnt_sock;
	char message[BUF_SIZE];
	int str_len;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r, clnt_adr;
	socklen_t clnt_adr_sz;

	if(argc != 2){
		printf("Usage %s <port>\n", argv[0])exit(1);
	}
	
	serv_sock = socket(PF_INET, SOCK_STREAM, 0);
	if(serv_sock == -1){
		error_handling("socket() error");
	}
	
	memset(&serv_adr , 0, sizeof(serv_adr));
	serv_a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_a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serv_adr.sin_port = htons(atoi(argv[1]));

	if(bind(serv_sock,(struct sockaddr*)&serv_adr, sizeof(serv_adr)) == -1){
		error_handling("bind() error");
	}
	
	if(listen(serv_sock, 5) == -1){
		error_handling("listen() error");
	}
	
	clnt_adr_sz = sizeof(clnt_adr);

	for(int i = 0; i < 5;i++)	// 处理5个客户端连接,一共调用5次accept函数没提供5次服务
	{
		clnt_sock = accept(serv_sock, (struct sockaddr*)&clnt_adr, &clnt_adr_sz);
		if(clnt_sock == -1){
			error_handling("accept() error");
		}
		else{
			printf("Connected client %d \n", i + 1);
		}
		
		while((str_len = read(clnt_sock, message, BUF_SIZE)) != 0){	//这里是实现回声的代码,直接传输读取到的字符串
			write(clnt_sock, message, str_len);
		}
		
		close(clnt_sock);						// 在for中 如果while接收到 客户端不在发送内容,就会关闭这个客户端套接字连接
	}
	close(serv_sock);							// 向5个客户端提供服务后 关闭服务器端套接字并终止程序。
	return 0;
}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
	fputs(message,stderr);
	fputc('\n',stderr);
	exit(1);
}

接下来是回声客户端的代码:

echo_client.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ys/socket.h>

#define BUF_SIZE 1024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ock;
	char message[BUF_SIZE];
	int str_len;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r;
	if(argc != 3){
		printf("Usage %s <IP> <port>\n", argv[0]);
		exit(1);
	}
	// 为客户端分配套接字
	sock = socket(PF_INET, SOCK_STREAM, 0); 
	if(sock == -1){
		error_handling("socket () error ");
	}
	// 初始化服务器端的地址信息  这个信息是从main函数的参数中读取的
	memset(&serv_adr, 0, sizeof(serv_adr));
	serv_a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_ad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argv[1]);		//字符串形式的 本地字节序转为网络字节序
	serv_adr.sin_port = htons(atoi(argv[2]));


	if(connect(sock,(struct sockaddr*)&serv_adr, sizeof(serv_adr)) == -1){
		error_handling("connect()  error");
	}
	else{
		puts("Connected...... ");
	}
	
	while(1)
	{
		fputs("Input message(Q to quit):", stdout);
		fgets(message, BUF_SIZE, stdin);

		if(!strcmp(message, "q\n") || !strcmp(message, "Q\n")){
			break;
		}
		
		write(sock, message, strlen(message));
		/*
	 	 *  fd:显示数据接受对象的文件描述  buf:要保存的数据的缓冲地址值  nbytes:要接收数据的最大字节数
	 	 *  ssize_t read(int fd, void* buf,size_t nbytes);
	 	 *  成功时返回接收的字节数,(但遇到文件结尾则返回0),失败返回-1
	 	 */
		str_len = read(sock,message,BUF_SIZE - 1);
		message[str_len] = 0;
		printf("Message from server: %s", message);
	}

	close(sock);
	return 0;
}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
	fputs(message,stderr);
	fputc('\n',stderr);
	exit(1);
}

调用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3.2 回声客户端存在的问题

下列是客户端的一段代码:

write(sock, message, strlen(message));
str_len = read(sock,message,BUF_SIZE - 1);
message[str_len] = 0;
printf("Message from server: %s", message);

上面代码有点问题:

问题:
如果客户端在发送数据的后,服务器开始接受,这时如果服务器运行的更慢,可能我们客户端的第二次循环已经开始了!!!又write了一次,那这时我们客户端会read出来个啥呢?
我们会进行下面这样的修改,这里先大概看一下,具体的我们下一章中将具体讲解,大家可以根据解决方法感受一下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while(recv_len < str_len)
{
recv_cnt = read(sock,&message[recv_len],BUF_SIZE - 1);
if(recv_cnt == -1){
error_handling(“read() error!”);
}
recv_len += recv_cnt;
}

这些问题源自TCP的特性,第五章给出解决方案~(这里没看懂的小伙伴没关系,我第一次也有点乱,不太理解怎么解决,可以看了第五章回头来对比一下)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4S店客户管理小程序-毕业设计,基于微信小程序+SSM+MySql开发,源码+数据库+论文答辩+毕业论文+视频演示 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受欢迎。手机也逐渐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也逐渐进入了每个用户的使用。手机具有便利性,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因此,构建符合自己要求的操作系统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文从管理员、用户的功能要求出发,4S店客户管理系统中的功能模块主要是实现管理员服务端;首页、个人中心、用户管理、门店管理、车展管理、汽车品牌管理、新闻头条管理、预约试驾管理、我的收藏管理、系统管理,用户客户端:首页、车展、新闻头条、我的。门店客户端:首页、车展、新闻头条、我的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精心准备和规划,最后测试成功,系统可以正常使用。分析功能调整与4S店客户管理系统实现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讨论了微信开发者技术与后台结合java语言和MySQL数据库开发4S店客户管理系统的使用。 关键字:4S店客户管理系统小程序 微信开发者 Java技术 MySQL数据库 软件的功能: 1、开发实现4S店客户管理系统的整个系统程序; 2、管理员服务端;首页、个人中心、用户管理、门店管理、车展管理、汽车品牌管理、新闻头条管理、预约试驾管理、我的收藏管理、系统管理等。 3、用户客户端:首页、车展、新闻头条、我的 4、门店客户端:首页、车展、新闻头条、我的等相应操作; 5、基础数据管理:实现系统基本信息的添加、修改及删除等操作,并且根据需求进行交流信息的查看及回复相应操作。
现代经济快节奏发展以及不断完善升级的信息化技术,让传统数据信息的管理升级为软件存储,归纳,集中处理数据信息的管理方式。本微信小程序医院挂号预约系统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诞生,其可以帮助管理者在短时间内处理完毕庞大的数据信息,使用这种软件工具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提高事务处理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微信小程序医院挂号预约系统利用当下成熟完善的SSM框架,使用跨平台的可开发大型商业网站的Java语言,以及最受欢迎的RDBMS应用软件之一的MySQL数据库进行程序开发。微信小程序医院挂号预约系统有管理员,用户两个角色。管理员功能有个人中心,用户管理,医生信息管理,医院信息管理,科室信息管理,预约信息管理,预约取消管理,留言板,系统管理。微信小程序用户可以注册登录,查看医院信息,查看医生信息,查看公告资讯,在科室信息里面进行预约,也可以取消预约。微信小程序医院挂号预约系统的开发根据操作人员需要设计的界面简洁美观,在功能模块布局上跟同类型网站保持一致,程序在实现基本要求功能时,也为数据信息面临的安全问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解决方案。可以说该程序在帮助管理者高效率地处理工作事务的同时,也实现了数据信息的整体化,规范化与自动化。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