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模型分析:
营销过程中会把商品最终购买的原因归因于广告的投放,那么归因于哪个广告需要进行用户的消费行为路径进行分析。
具体的分析模型大概有以下几个具体模型:
-
末次互动模型:将所有的功劳(100%)归因于交易前的最后一次互动。优点:简单,直接,在计算测量过程中不容易产生错误的计算方法,所以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个方法,但是缺点也是不可忽略的,比如用户购买一个商品是从收藏夹进到商品详情页进行购买的,但是可能在收藏夹之前,用户是在首页广告进入到商品详情的,然后进行多次浏览对比然后才加入收藏夹的。那这个归因就是不合理的。所以适用于用户转化路径短,浏览购买周期短的项目数据分析。
-
末次非直接点击模型:把直接流量摘掉之后把所有功劳归因于末次点击。这里有一个比较争议的点,在营销分析里面直接流量的定义是手动输入URL的访客流量,但是现实是市场把没有来源页的流量视为直接流量(就是这个流量里面没有其他的链接)。比如用户在首页某个专场看到一个商品,然后把它加入收藏夹,最后在收藏夹进入商品详情页面,然后购买了,那么这个功劳就全部是专场的。
-
末次渠道互动模型:将100%的功劳归功于客户转化前最后一次点击的广告渠道。但是这需要测量用户在转化前的最后一次互动,但是这个互动可能是自己定义的某项指标,比如销售线索,销售机会建立;这可能比较适合于单一投放广告渠道的场景,因为多个渠道都被判定为末次渠道的话,每个渠道归因都是100%,还是没有做到更准确的归因。
-
首次互动模型:把所有的功劳归因于用户第一次互动的渠道,这就需要对用户的复杂消费路径有着一定的跟踪记录,对于用户消费路径长周期长的项目不适合。
-
线性归因模型:对于消费路径上所有经历的渠道进行均分,但是对于多渠道的价值提取没有有意义的处理,比如在一个广告牌看到了广告,想要购买,于是在百度搜索了一下,然后购买了,这时候会把大部分功劳归因于百度,这时候就是很不公平的分配了权重。
-
U型归因:把大部分功劳均分给首次和末次的互动渠道,对于中间的渠道会均分少部分功劳,权重分配呈现U型分配。
-
时间衰减归因模型:距离转化时间越短的渠道分配越高的权重。对于在时间节点较前的渠道是不太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