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笔记】电网络-第1章-网络元件和网络基本性质

电网络-第1章-网络元件和网络基本性质

第1节 网络及其元件的基本概念
1.0 准备知识
电路相关知识点

(1)电路理论研究的是实际电路的模型:

  • 实际电路是为了某种目的、把电器件按照一定方式连接起来构成的整体
  • 电路模型是由理想化的网络元件连接而成的

(2)电路理论中元器件的比较:

  • 器件是客观存在的物理实体,是实际电路的组成单元,比如:线圈、变压器、发电机等(电分中研究的内容)
  • 元件是理想化的模型,是网络的基本构造单元,在端子上服从一定的数学规律且只存在于概念之上,比如:线性电阻、受控源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电网络理论的相关知识点

(1)电网络理论研究的电路是实际电路的数学模型,它的基本构造单元是电路元件,每一个电路元件具有某种确定的电磁性质及与之有关的方程表示;
(2)电网络理论研究是以集总公设为前提

  • 一旦符合集总公设,即满足基尔霍夫定律(KVL、KCL);分布参数元件不满足基尔霍夫定律
  • 集总公设:指假定任一网络变量信号仅是独立变量时间t的函数,而与测点的空间坐标无关,即认为电磁波传播瞬时完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 基本表征量

基本表征量的分类:包括1)基本变量;2)基本复合量;3)高阶基本变量
1)基本变量:电流i、电压u、电荷q、磁链ψ(或磁通Φ)
①单位:电流i(单位为安培A),电压U(单位为伏特V),电荷q(单位为库伦C),磁通ψ(单位为韦伯Wb)
②电路和电磁场表征量的对应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基本复合量:功率P(由U、I复合而来)、能量W(由P、t复合而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高阶基本变量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S:例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重要结论:

  • 基本变量和高阶基本变量又可统一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基本表征量之间的微、积分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四个基本变量具有的性质(如何记忆这四个基本变量i、u、q、ψ)
    电流、磁链的连续性;在位场情况下电位的单值性;电荷的守恒性;磁通的连续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 网络变量偶(偶就是“对子”——即涉及到“那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1)动态相关的网络变量偶
(2)动态无关的网络变量偶
(3)动态无关变量向量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S 例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4 容许信号偶、赋定关系、基本元件组

(1)容许信号偶

  • 定义:对元件N观测到的一对动态无关变量向量(4种组合的2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元件N的容许信号偶;
  • 把可能存在于n口元件端口的电压、电流向量随时间的变化或波形称为容许的电压——电流偶(是容许信号偶的一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赋定关系
  • 定义:元件所有的容许信号偶的集合,称为该元件的赋定关系
    • 分析:比如上面概念给出的u=3i,该式就是该元件的赋定关系,因为u=3i表征了许多可能的容许信号偶
  • 分类:分为①代数赋定关系;和②动态赋定关系
    • ①如果元件N的赋定关系不包含微分、积分关系,称为代数赋定关系;
    • ②如果元件N的赋定关系包含微分、积分关系,称为动态赋定关系
  • 赋定关系要比伏安关系广泛,因为赋定关系包含有用【(u,i),(i,ψ),(u,q),(ψ,q)】表征的关系,而伏安关系只有(u,i)

(3)基本元件组
电阻类元件,具有f(u,i,t)=0,为电阻类元件的伏-安关系;
电容类元件,具有f(u,q,t)=0,为电容类元件的伏-库关系;
电感类元件,具有f(i,ψ,t)=0,为电感类元件的安-韦关系;
忆阻类元件,具有f(ψ,q,t)=0,为忆阻类元件的韦-库关系.

P.S 例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5 元件的集中性和分布性
  • 判断方法:
    • 靠定义:符合集总公设的元件称为集中参数元件,反之则称为分布参数元件
    • 靠做题规律(首选):具有代数、常微分、积分运算的为集中参数元件;具有偏微分、延时项的分布参数元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S 例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6 元件的时变性和时不变性
  • 判断方法
  • 靠定义:对于元件的任一容许信号偶(ξ(t),η(t))和任一实数T,若(ξ(t+T),η(t+T))也是该元件的容许信号偶,则该元件是时不变元件,否则称为时变元件。
  • 靠做题规律(首选):时不变元件的赋定关系不显含时间变量t,时变元件的赋定关系显含时间变量t。

P.S 例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7 元件的线性和非线性
  • 判断方法:
  • 靠定义:对于元件的任意两组容许信号偶{u_1,i_1 }、{u_2,i_2 }及任意两个实常数α、β,{〖αu〗_1+βu_2,〖αi〗_1+βi_2 }也是该元件的容许信号偶,则该元件是线性元件,否则为非线性元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靠做题规律(首选):赋定关系中有常数项、三次方的都是非线性元件
  • 重要结论:
    • ①{0,0}一定线性元件的容许信号偶,线性元件的赋定关系可用线性函数表示
    • ②满足线性关系,必定满足齐次性和可加性

P.S 例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2节 基本二端代数元件
2.1 基本元件
  • 把凡是赋定关系可由(η,θ)∈{(u,i),(i,ψ),(u,q),(ψ,q)}之间的代数关系(代数赋定关系)表征的二端元件称为基本二端代数元件

  • 基本元件的一般分类:

    • 由于(η,θ)∈{(u,i),(i,ψ),(u,q),(ψ,q)},按照控制变量的不同可以分为①η控元件、②θ控元件、③单调元件、④多值元件
    • 单调元件既是η控元件又是θ控元件
    • 多值元件既不是η控元件又不是θ控元件
  • 几何意义上讲,(η,θ)=0可由η~θ平面上一条确定的曲线来确定

  • 根据上述基本二端代数研究的定义及分类,展开了解具体的四大类“基本二端代数元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 电阻元件

- 定义:凡是赋定关系为u(==压控)和i(==流控)之间的代数关系的元件称为电阻元件

  • 电阻元件有线性和非线性之分
  • 线性电阻可以看作是非线性电阻的一个特例
  • 非线性电阻具有流控/压控/单值/多值电阻之分,线性电阻也同样具有
  • 分析:根据2.1中定义已经知道基本二端代数元件根据控制量可以分为η控、θ控、单调和多值元件,电阻元件是一样的,只不过电阻元件的赋定关系是u,i之间的关系,因此η控即压控电阻、θ控即流控电阻

2.2.1 分类 分为流控/压控/单调/多值电阻
(1)流控电阻
流控电阻定义:u-i平面上一个电流值对应着唯一的一个电压值,而一个电压值可以对应多个电流值。
常见的流控电阻元件:凸电阻、短路、恒定电压源
(2)压控电阻
压控电阻定义:u-i平面上一个电压值对应着唯一的一个电流值,而一个电流值可以对应多个电压值。
常见的压控电阻元件:凹电阻、开路、恒定电流源、绝对值电阻、隧道二极管、蔡式二极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S 考题:短路和开路是线性电阻,那么恒定电压源和恒定电流源是线性电阻吗?

(3)单调电阻
单调电阻定义:u-i平面上一个电压值对应着唯一的一个电流值,且一个电流值对应着唯一的一个电压值(既是流控电阻又是压控电阻)
常见单调电阻元件:PN结二极管、仿射电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多值电阻
多值电阻定义:u-i平面上一个电压值可以对应多个电流值,且一个电流值可以对应多个电压值
常见多值电阻元件:理想二极管、符号电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2 时不变/时变电阻 不显含时间变量t的时不变
2.2.3 线性/非线性电阻
2.2.4 非线性电阻元件的小信号等效电阻(动态电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S 例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5 常见二端口电阻元件:理想受控源、理想变压器、回转器、负阻抗变换器、运算放大器

  • 为什么这些元件都叫做二端口电阻元件?因为它们的元件特性都是用端口电压向量、端口电流相量间的代数成分关系来表征的
2.3 电容元件

- 定义:凡是赋定关系为u(==压控)和q(==荷控)之间的代数关系的元件称为电容元件

  • 电容元件具有线性和非线性之分
  • 线性电容可以看作是非线性电容的特例
  • 非线性电容具有压控/荷控/单值和多值之分,线性电容同样具有

- 分类:分为压控、荷控、单调、多值电容

  • 常见电容元件:
    (1)单调电容:线性电容、变容二极管
    单调电容趋于规律性
    (2)多值电容:铁电物质(钛酸钡)为介质的实际电容器
    多值电容趋于不规律性,在实际使用中,元器件以多值型居多

非线性电容元件的小信号电容(动态电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S 例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4 电感元件

定义:凡是赋定关系为i(==流控)和ψ(==链控)之间的代数关系的元件称为电感元件

  • 电感元件具有线性和非线性之分
  • 非线性电感具有流控/链控/单值/多值之分,线性电感同样具有

分类:分为流控、链控、单调、多值电感
常见电感元件:
(1)流控电感
(2)链控电感:约夫逊结(特性曲线是一条过原点的正弦曲线)
(3)单调电感:非铁芯线圈的电感模型
(4)多值电感:铁芯线圈的电感模型(有铁芯线圈就具有磁滞现象,因此一个电流值对应多个电压值,一个电压值对应多个电流值)

非线性电感元件的小信号电感(动态电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5 忆阻元件

定义:赋定关系为ψ(==链控)和q(==荷控)之间代数关系的元件称为忆阻元件
分类:分为荷控、链控、单调、多值忆阻

  • 忆阻器是一种具有记忆功能的非线性电阻,具有存储数据的功能;
  • 所有的忆阻元件都是非线性的
  • 没有线性的忆阻元件,线性的忆阻元件等同于线性电阻

常见的忆阻元件:库伦电池
注意:电阻元件是无记忆元件;电容元件、电感元件、忆阻元件是记忆元件

2.6 电压源和电流源
  • 电压源和电流源不是基本元件,通过其赋定关系可以将它们归入不同的基本元件
    (1)电压源可归为二端电阻元件或二端电容元件
  • 当特性方程为:Uab=Us+0×i时,赋定关系为u-i,属于二端电阻元件;
  • 当特性方程为:Uab=Us+0×q时,赋定关系为u-q,属于二端电容元件
    (2)同理,电流源可归为二端电阻元件或二端电感元件
2.7 零器、泛器(病态元件15个性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3节 高阶二端代数元件

3.1 二端代数元件
(1)定义
(2)具体的元件示例
(3)对于赋定关系的要求
3.2 高阶二端代数元件
(1)定义
(2)判断方法
基本二端代数元件 和 高阶二端代数元件 综合成为 二端代数元件

3.3 高阶代数元件的分类:①当β-α为偶数时,线性高阶元件为频变电阻;②当β-α为奇数时,线性高阶元件为频变电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S 例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4节 代数多口元件

由前面分析的二端元件扩展到多口元件

4.0 概述

  • 多口元件分为:①代数多口元件;②动态多口元件
  • 代数多口元件又分为①基本代数多口元件;②高阶代数多口元件;③混合代数多口元件
  • 基本代数多口元件 == 基本二端代数元件,二者相类似;
  • 因此,基本代数多口元件也分为电阻元件®、电容元件©、电感元件(L)、忆阻元件(M)
  • 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多口电阻元件,可分为:①线性多口电阻元件;②非线性多口电阻元件
  • 为清晰可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1 线性双口电阻元件
    由线性多口电阻元件缩小到线性双口电阻元件进行分析
    (1)线性双口元件的传输参数方程(用同一侧的电压和电流表示另一侧的电压和电流就是传输参数方程的形式)
    (2)线性双口元件的传输参数方程的矩阵形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根据传输参数A、B、C、D取值的不同做出如下讨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2 广义阻抗变换器(GIC)
(1)广义阻抗变换器的定义(符合B=C=0的线性双口电阻元件,由此可以写出伏安关系方程)
(2)广义阻抗变换器的分类(根据A、D的取值分为3类:AD>0;AD=0;AD<0)

4.3 广义阻抗逆变器(GII)
(1)广义阻抗逆变器的定义(符合A=D=0的线性双口电阻元件,由此可以写出伏安关系方程)
(2)广义阻抗逆变器的分类(根据B、C的取值分为3类:BC>0;BC=0;BC<0)

【4.2 提纲】为清晰可见,4.2提纲见下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3 提纲】为清晰可见,4.3提纲见下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4 高阶代数多口元件

  • 定义

  • 高阶代数多口元件

  • 混合代数元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5 变类器(类型转换器)

  • 定义:能实现四类基本网络元件(电阻、电感、电容、忆阻)中的两类之间转换的线性二端口网络元件

  • 分类:L-R、C-R、L-C、M-R、M-L、M-C且每一类都有Ⅰ型和Ⅱ型之分,一共12种变类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常见变类器的元件方程
    L-R、C-R、L-C、M-R、M-L、M-C且每一类都有Ⅰ型和Ⅱ型之分,一共12种变类器
    始终把握两个特点:①u、i、q、ψ关系图;②Ⅰ型是主对角线全是1和Ⅱ型是副对角线全是1
    关于该元件方程,通常会考察两个问题:
    (1)任意给出1个元件方程,问:是由什么元件变成了什么元件?
    (2)问:下面哪一个方程是L-R变类器的元件方程或者其他变类器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5节 动态元件

(1)动态元件定义
(2)动态元件与代数元件的区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重要结论:
①赋定关系可有多种表达式,但只要有一种赋定关系属于代数关系,该元件就应归于代数元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②动态元件也分基本、高阶、混合动态元件三类;
③基本动态元件又分R、C、L、M 4种类型

第6、7、8节为本章重点内容,必须熟悉掌握

第6节 线性/非线性网络
  • 重点区分传统线性网络、端口线性网络以及判别依据

6.1 传统线性网络

  • 判别依据:根据网络的元件特性(所含元件是否为线性)定义
  • 定义:一个网络若仅含线性非源元件和独立源,则称为传统线性网络

6.2 端口型线性网络

  • 判别依据:根据网络的输入-输出关系定义
  • 定义:一个网络的输入-输出关系由积分算子D确定,当D既具有齐次性和可加性,此网络为端口型线性网络;①其次性:若满足D(v,y)=0,当输入由v变成了αv,输出是否由y变成了αy;②可加性:若满足D(v1,y1)=0,D(v2,y2)=0,当输入变成了v1+v2,输出是否满足y1+y2

重要结论:以3个例题展示
结论1(例题12):含有非线性元件,一定是传统非线性网络,但可能是端口型线性网络,也有可能是端口型非线性网络;含有线性元件,一定是传统线性网络,但可能是端口型线性网络,也有可能是端口型非线性网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结论2(例题13):
传统线性网络与端口线性网络的关系:
传统线性网络中不含独立源且L、C元件初始储能为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结论3(例题14、15):①根据定义判断网络是否为端口线性网络;②强调“L、C初始条件为0”的原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7节 时变/时不变网络

  • 重点区分传统时不变网络、端口时不变网络以及判别依据

  • 7.1 传统时不变网络

  • 判别依据:根据网络的元件特性(所含元件是否为时不变)定义

  • 定义:若一个网络中含有非源时不变网络元件,则称为传统时不变网络

  • 7.2 端口时不变网络

  • 判别依据:根据网络的输入-输出关系定义

  • 定义:当输入、输出都增加了延时项后,算子D=0是否还成立。时不变:若D(v,y)=0,增加了延时项后D(v-T,y-T)=0也成立,为端口型时不变网络。

  • 重要结论:以2个例题展示

  • 结论1(例题16):含有非源时不变元件,一定是传统时不变网络;

  • 传统时不变网络与端口时不变网络的关系:传统时不变网络不含时变独立源才是端口时不变网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结论2(例题17):端口时不变网络不一定是传统的时不变网络,因为有可能含有时变元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8节 有源、无源网络

8.1 注意:
①无源:“无源”要求的条件更为苛刻,要求对“所有”的情况均成立;有源:“有源”要求的条件只需要在某些条件下满足即可
②线性、时不变、无源更难成立,要求更为苛刻;非线性、时变、有源更易成立
判断有源和无源性的方法:①从赋定关系(定义)出发来看;②从特性曲线来看
根据不同类型的元件给出不同类型的判断方法

8.2 电阻元件的无源性和有源性
8.2.1 二端电阻元件
二端电阻元件无源性的定义
二端电阻元件有源性的定义

8.2.2 非线性时变电阻
①当且仅当其特性曲线在所有时间t均位于u-i平面的第一和第三象限,该电阻元件是无源的;
②只要在某一时刻的特性曲线的某一部分位于u-i平面的第二和第四象限,该电阻元件是有源的。

8.2.3 线性时变电阻
8.2.4 线性时不变电阻

8.3 电容元件的无源性和有源性
8.3.1 非线性时不变电容
8.3.2 线性时变电容
8.3.3 线性时不变电容

8.4 电感元件的无源性和有源性
8.4.1 非线性时不变电感
8.4.2 线性时变电感
8.4.3 线性时不变电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5 传统无源网络、有源网络
若一个网络仅由无源网络元件构成,则该网络是无源的;
若一个网络含有1个或1个以上的有源网络元件,则该网络是有源的。

8.6 端口无源网络、有源网络
【8.5 & 8.6 重要结论】
传统无源网络与端口型无源网络的关系:

  • 传统无源网络一定是端口型无源网络;
  • 端口型无源网络不一定是传统无源网络。(例题20、21)

传统有源网络与端口型有源网络的关系:

  • 端口型有源网络一定是传统有源网络;(例题22)
  • 传统有源网络不一定是端口型有源网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9节 有损/无损、互易/反互易/非互易

9.1 无损性与有损性

  • 定义及公式(回顾理想变压器证明内容)

  • 如果一个元件从外部电路吸收的能量,最终又全部送回给外电路,则该元件是无损的。

  • 二端线性电容、二端线性电感、理想变压器、回转器都是无损元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9.2 互易性、反互易性与非互易性
    定义
    重要结论:

  • 既不是互易也不是反互易的元件称为非互易元件;

  • 一般二端元件、理想变压器、耦合电感是互易元件;

  • 理想回转器是反互易元件

  • 受控源、零器/泛器是非互易元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10节 受控元件

10.1 二端受控元件

  • 定义
  • 分类:受控电阻、受控电感、受控电容、受控忆阻元件

10.2 受控电源
分类:①受控电流源、②受控电压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0.3 四种受控源
(1)电流控制电流源
(2)电压控制电压源
(3)电流控制电压源
(4)电压控制电流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受控源是有源元件及证明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重要结论:已知元件为无源元件,如何求电路中未知值得取值范围?(例题23、24区别在于1个是求矩阵参数——可以取到负值;1个是求受控源系数——取正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3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1
    评论
R语言实战笔记第九介绍了方差分析的内容。方差分析是一种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组之间差异的统计方法。在R语言中,可以使用lm函数进行方差分析的回归拟合。lm函数的基本用法是: myfit <- lm(I(Y^(a))~x I(x^2) I(log(x)) var ... [-1],data=dataframe 其中,Y代表因变量,x代表自变量,a代表指数,var代表其他可能对模型有影响的变量。lm函数可以拟合回归模型并提供相关分析结果。 在方差分析中,还需要进行数据诊断,以确保模型的可靠性。其中几个重要的诊断包括异常观测值、离群点和高杠杆值点。异常观测值对于回归分析来说非常重要,可以通过Q-Q图和outlierTest函数来检测。离群点在Q-Q图中表示落在置信区间之外的点,需要删除后重新拟合并再次进行显著性检验。高杠杆值点是指在自变量因子空间中的离群点,可以通过帽子统计量来识别。一般来说,帽子统计量高于均值的2到3倍即可标记为高杠杆值点。 此外,方差分析还需要关注正态性。可以使用car包的qqplot函数绘制Q-Q图,并通过线的位置来判断数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落在置信区间内为优,落在置信区间之外为异常点,需要进行处理。还可以通过绘制学生化残差的直方图和密度图来评估正态性。 综上所述,R语言实战第九介绍了方差分析及其相关的数据诊断方法,包括异常观测值、离群点、高杠杆值点和正态性检验。这些方法可以用于分析数据的可靠性和模型的适应性。<span class="em">1</span><span class="em">2</span><span class="em">3</span> #### 引用[.reference_title] - *1* *2* *3* [R语言实战笔记--第八 OLS回归分析](https://blog.csdn.net/gdyflxw/article/details/53870535)[target="_blank" data-report-click={"spm":"1018.2226.3001.9630","extra":{"utm_source":"vip_chatgpt_common_search_pc_result","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cask-2~all~insert_cask~default-1-null.142^v93^chatsearchT3_2"}}] [.reference_item style="max-width: 100%"] [ .reference_list ]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又青。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