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并发编程之条件变量sync.Cond实战和原理

1. sync.Cond实战

今天简单聊一聊条件变量(conditional variable)。我们常常会把条件变量这个同步工具拿来与互斥锁一起讨论。实际上,条件变量是基于互斥锁的,它必须有互斥锁的支撑才能发挥作用
条件变量并不是被用来保护临界区和共享资源的,它是用于协调想要访问共享资源的那些线程的。当共享资源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它可以被用来通知被互斥锁阻塞的线程。
用Go语言的条件变量在这里的最大优势就是在效率方面的提升。当共享资源的状态不满足条件的时候,想操作它的线程再也不用循环往复地做检查了,只要等待通知就好了。说到这里,想考考你知道怎么使用条件变量吗?
所以,我们今天的问题就是:条件变量怎样与互斥锁配合使用?这道题的典型回答是:条件变量的初始化离不开互斥锁,并且它的方法有的也是基于互斥锁的。条件变量提供的方法有三个:等待通知(wait)、单发通知(signal)和广播通知(broadcast)。我们在利用条件变量等待通知的时候,需要在它基于的那个互斥锁保护下进行。而在进行单发通知或广播通知的时候,却是恰恰相反的,也就是说,需要在对应的互斥锁解锁之后再做这两种操作。问题解析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可以基于它,延伸出很多其他的问题。比如,每个方法的使用时机是什么?又比如,每个方法执行的内部流程是怎样的?下面,我们一边用代码实现前面那个例子,一边讨论条件变量的使用。
首先,我们先来创建如下几个变量。

	//  false代表没有使用,true代表已经被使用了。
	var used bool
	//  使用和释放操作的锁。
	var lock sync.RWMutex
	// 放入资源的条件变量。
	pushCond := sync.NewCond(&lock)
	// 获取资源条件变量。
	popCond := sync.NewCond(lock.RLocker())

与sync.Mutex类型和sync.RWMutex类型不同,sync.Cond类型并不是开箱即用的。我们只能利用sync.NewCond函数创建它的指针值。这个函数需要一个sync.Locker类型的参数值。还记得吗?我在前面说过,条件变量是基于互斥锁的,它必须有互斥锁的支撑才能够起作用。因此,这里的参数值是不可或缺的,它会参与到条件变量的方法实现当中。
sync.Locker其实是一个接口,在它的声明中只包含了两个方法定义,即:Lock()和Unlock()。sync.Mutex类型和sync.RWMutex类型都拥有Lock方法和Unlock方法,只不过它们都是指针方法。因此,这两个类型的指针类型才是sync.Locker接口的实现类型。
因为pushCond是写入操作,因此需要把基于lock变量的指针值传给了sync.NewCond函数。相应的,popCond变量代表的是专⻔为获取资源的条件变量。因此,为了初始化popCond这个条件变量,我们需要的是lock变量中的读锁,并且还需要是sync.Locker类型的。我们只要在调用sync.NewCond函数时,传入调用表达式lock.RLocker()的结果值,就可以使该函数返回符合要求的条件变量了。为什么说通过lock.RLocker()得来的值就是lock变量中的读锁呢?实际上,这个值所拥有的Lock方法和Unlock方法,在其内部会分别调用lock变量的RLock方法和RUnlock方法。

import (
	"log"
	"sync"
	"time"
)

func main() {

	//  false代表没有使用,true代表已经被使用了。
	var exist bool
	//  使用和释放操作的锁。
	var lock sync.RWMutex
	// 放入资源的条件变量。
	pushCond := sync.NewCond(&lock)
	// 获取资源条件变量。
	popCond := sync.NewCond(lock.RLocker())

	// sign 用于传递演示完成的信号。
	sign := make(chan struct{}, 3)
	max := 6
	go func(max int) {
		defer func() {
			sign <- struct{}{}
		}()
		for i := 1; i <= max; i++ {
			time.Sleep(time.Millisecond * 500)
			lock.Lock()
			for exist == true { // 没取走则等待取走
				pushCond.Wait()
			}
			log.Printf("push [%d]: start.", i)
			exist = true //放入
			log.Printf("push [%d]: end.", i)
			lock.Unlock()
			popCond.Signal()  //通知取走的人
		}
	}(max)
	go func(max int) {
		defer func() {
			sign <- struct{}{}
		}()
		for j := 1; j <= max; j++ {
			time.Sleep(time.Millisecond * 500)
			lock.RLock()
			for exist == false { //没有放入则等待放入
				popCond.Wait()
			}
			log.Printf("pop [%d]: start.", j)
			exist = false //取走
			log.Printf("pop [%d]: end.", j)
			lock.RUnlock()
			pushCond.Signal() //通知放入的人
		}
	}(max)

	<-sign
	<-sign
}

2. sync.Cond原理

2.1 条件变量的Wait方法做了什么?

在了解了条件变量的使用方式之后,你可能会有这么几个疑问。

  1. 为什么先要锁定条件变量基于的互斥锁,才能调用它的Wait方法?
  2. 为什么要用for语句来包裹调用其Wait方法的表达式,用if语句不行吗?

条件变量的Wait方法主要做了四件事。

  1. 把调用它的goroutine(也就是当前的goroutine)加入到当前条件变量的通知队列中。
  2. 解锁当前的条件变量基于的那个互斥锁。
  3. 让当前的goroutine处于等待状态,等到通知到来时再决定是否唤醒它。此时,这个goroutine就会阻塞在调用这个Wait方法的那行代码上。
  4. 如果通知到来并且决定唤醒这个goroutine,那么就在唤醒它之后重新锁定当前条件变量基于的互斥锁。自此之后,当前的goroutine就会继续执行后面的代码了。

你现在知道我刚刚说的第一个疑问的答案了吗?因为条件变量的Wait方法在阻塞当前的goroutine之前会解锁它基于的互斥锁,所以在调用该Wait方法之前我们必须先锁定那个互斥锁,否则在调用这个Wait方法时,就会引发一个不可恢复的panic。
为什么条件变量的Wait方法要这么做呢?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Wait方法在互斥锁已经锁定的情况下,阻塞了当前的goroutine,那么又由谁来解锁呢?别的goroutine吗?先不说这违背了互斥锁的重要使用原则,即:成对的锁定和解锁,就算别的goroutine可以来解锁,那万一解锁重复了怎么办?由此引发的panic可是无法恢复的。
如果当前的goroutine无法解锁,别的goroutine也都不来解锁,那么又由谁来进入临界区,并改变共享资源的状态呢?只要共享资源的状态不变,即使当前的goroutine因收到通知而被唤醒,也依然会再次执行这个Wait方法,并再次被阻塞。所以说,如果条件变量的Wait方法不先解锁互斥锁的话,那么就只会造成两种后果:不是当前的程序因panic而崩溃,就是相关的goroutine全面阻塞。
再解释第二个疑问。很显然,if语句只会对共享资源的状态检查一次,而for语句却可以做多次检查,直到这个状态改变为止。那为什么要做多次检查呢?这主要是为了保险起⻅。如果一个goroutine因收到通知而被唤醒,但却发现共享资源的状态,依然不符合它的要求,那么就应该再次调用条件变量的Wait方法,并继续等待下次通知的到来。这种情况是很有可能发生的,具体如下面所示。

  1. 有多个goroutine在等待共享资源的同一种状态。比如,它们都在等exist变量的值不为false的时候再把它的值变为false,这就相当于有多消费的人等着放入资源。虽然等待的goroutine有多个,但每次成功的goroutine却只可能有一个。别忘了,条件变量的Wait方法会在当前的goroutine醒来后先重新锁定那个互斥锁。在成功的goroutine最终解锁互斥锁之后,其他的goroutine会先后进入临界区,但它们会发现共享资源的状态依然不是它们想要的。这个时候,for循环就很有必要了。
  2. 共享资源可能有的状态不是两个(简单true/false),而是更多(1,2,3,4…)。这种情况下,由于状态在每次改变后的结果只可能有一个,所以,在设计合理的前提下,单一的结果一定不可能满足所有goroutine的条件。那些未被满足的goroutine显然还需要继续等待和检查。
  3. 有一种可能,共享资源的状态只有两个,并且每种状态都只有一个goroutine在关注,就像我们实现的那个例子那样。不过,即使是这样,使用for语句仍然是有必要的。原因是,在一些多CPU核心的计算机系统中,即使没有收到条件变量的通知,调用其Wait方法的goroutine也是有可能被唤醒的。这是由计算机硬件层面决定的,即使是操作系统(比如Linux)本身提供的条件变量也会如此。
    综上所述,在包裹条件变量的Wait方法的时候,我们总是应该使用for语句。好了,到这里,关于条件变量的Wait方法,我想你知道的应该已经足够多了。
2.2 条件变量的Signal方法和Broadcast方法有哪些异同?

条件变量的Signal方法和Broadcast方法都是被用来发送通知的,不同的是,前者的通知只会唤醒一个因此而等待的goroutine,而后者的通知却会唤醒所有为此等待的goroutine。条件变量的Wait方法总会把当前的goroutine添加到通知队列的队尾,而它的Signal方法总会从通知队列的队首开始查找可被唤醒的goroutine。所以,因Signal方法的通知而被唤醒的goroutine一般都是最早等待的那一个。这两个方法的行为决定了它们的适用场景。如果你确定只有一个goroutine在等待通知,或者只需唤醒任意一个goroutine就可以满足要求,那么使用条件变量的Signal方法就好了。否则,使用Broadcast方法总没错,只要你设置好各个goroutine所期望的共享资源状态就可以。此外,再次强调一下,与Wait方法不同,条件变量的Signal方法和Broadcast方法并不需要在互斥锁的保护下执行。恰恰相反,我们最好在解锁条件变量基于的那个互斥锁之后,再去调用它的这两个方法。这更有利于程序的运行效率。最后,请注意,条件变量的通知具有即时性。也就是说,如果发送通知的时候没有goroutine为此等待,那么该通知就会被直接丢弃。在这之后才开始等待的goroutine只可能被后面的通知唤醒。

import (
	"log"
	"sync"
	"time"
)

func main() {
	//  false代表没有使用,true代表已经被使用了。
	var exist bool
	//  使用和释放操作的锁。
	var lock sync.RWMutex
	// 放入资源的条件变量。
	pushCond := sync.NewCond(&lock)
	// 获取资源条件变量。
	popCond := sync.NewCond(lock.RLocker())

	push := func(id, index int) {
		lock.Lock()
		for exist == true {
			pushCond.Wait()
		}
		log.Printf("push [%d-%d]: start.", id, index)
		exist = true
		log.Printf("push [%d-%d]: end.", id, index)
		lock.Unlock()
		popCond.Broadcast()
	}

	pop := func(id, index int) {
		lock.RLock()
		for exist == false {
			popCond.Wait()
		}
		log.Printf("pop [%d-%d]: start.", id, index)
		exist = false
		log.Printf("pop[%d-%d]: end.", id, index)
		lock.RUnlock()
		pushCond.Signal() // 确定只会有一个发信的goroutine。
	}

	// sign 用于传递演示完成的信号。
	sign := make(chan struct{}, 3)
	max := 6
	go func(id, max int) {
		defer func() {
			sign <- struct{}{}
		}()
		for i := 1; i <= max; i++ {
			time.Sleep(time.Millisecond * 500)
			push(id, i)
		}
	}(0, max)
	go func(id, max int) {
		defer func() {
			sign <- struct{}{}
		}()
		for j := 1; j <= max; j++ {
			time.Sleep(time.Millisecond * 200)
			pop(id, j)
		}
	}(1, max/2)
	go func(id, max int) {
		defer func() {
			sign <- struct{}{}
		}()
		for k := 1; k <= max; k++ {
			time.Sleep(time.Millisecond * 200)
			pop(id, k)
		}
	}(2, max/2)

	<-sign
	<-sign
	<-sign
}

简单总结下
本文主要分析了条件变量,它是基于互斥锁的一种同步工具。在Go语言中,我们需要用sync.NewCond函数来初始化一个sync.Cond类型的条件变量。sync.NewCond函数需要一个sync.Locker类型的参数值。sync.Mutex类型的值以及sync.RWMutex类型的值都可以满足这个要求。都可以满足这个要求。另外,后者的RLocker方法可以返回这个值中的读锁,也同样可以作为sync.NewCond函数的参数值,如此就可以生成与读写锁中的读锁对应的条件变量了。
条件变量的Wait方法需要在它基于的互斥锁保护下执行,否则就会引发不可恢复的panic。此外,我们最好使用for语句来检查共享资源的状态,并包裹对条件变量的Wait方法的调用。不要用if语句,因为它不能重复地执行”检查状态-等待通知-被唤醒“的这个流程。重复执行这个流程的原因是,一个因等待通知,而被阻塞的goroutine,可能会在共享资源的状态不满足其要求的情况下被唤醒。条件变量的Signal方法只会唤醒一个因等待通知而被阻塞的goroutine,而它的Broadcast方法却可以唤醒所有为此而等待的goroutine。后者比前者的适应场景要多得多。这两个方法并不需要受到互斥锁的保护,我们也最好不要在解锁互斥锁之前调用它们。还有,条件变量的通知具有即时性。当通知被发送的时候,如果没有任何goroutine需要被唤醒,那么该通知就会立即失效。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