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c-Ras数据要求及恒定流/非恒定流计算原理
1 数据要求
1.1 一般数据(plan data)
在创建并保存project文件(*.prj)后,其他data文件均会自动以同样的名字保存,但采用不同的后缀来区分各类文件。
- One file for each Plan (.P01 to .P99)
- One Run file for each unsteady flow plan (.X01 to .X99)
- One Output file for each plan (.O01 to.O99)
- One file for each set of Geometry data (.G01 to .G99)
- One file for each set of Unsteady Flow data (.U01 to .U99)
1.2 几何数据(geometric data)
1.2.1 几何数据的获取
- 在HEC-RAS中通过手工输入从头建立
- 利用HEC-GeoRAS等GIS扩展在ArcGIS中先建立好模型,然后导入HEC-RAS中
1.2.2 几何数据的组成
- 每个河网由一个或多个河段(reach)相互连接而成,汇合处称为汊点(junction)。
- Reach以reach name彼此区分,每个reach还有一个其所在河流的river name。
- 以river为单位(注意不是reach)从下游向上游定义距离空间,每个river上的位置都对应于一个数值,即station,自上游往下游数值由大到小,标示断面所处的位置,但数值大小在具体计算中并无意义。
案例如下:
- 横断面数据:横断面布置尽量垂直流向。
- 每个cross section都有如下属性:river name,river station,reach name,description。
- 断面形态由一组(y,z)坐标给出,y轴的正方向为从上游向下游看由左岸到右岸。(y,z)坐标的顺序必须满足y值非减条件。左岸和右岸位置分别以y坐标值给出,且必须对应于某个(y,z)坐标对,用于标记河道左岸滩、主槽、右岸滩的分割位置。
- 在断面上可根据分区给定变化的糙率值n。
- 断面之间的间距是自上游向下游计量的,也就是当前断面与下游相邻断面之间的距离,最下游的断面上间距值没有意义,按零存储。
- 距离分为左岸距离(LOB),中心距离(Channel),右岸距离(ROB)。
- 每个断面上还可定义突缩和突扩的能量损失系数,用于计算当前断面与下一断面之间的能量损失。
1.2.3 如何对过水断面进行限定
-
情形1:死水区(ineffective flow area)
-
情形2:提防设置(Levee)
-
情形3:障碍物
1.3 恒定流数据(steady flow data)
1.3.1 原理
基于一维能量方程,能量损失由沿程和局部两部分组成。
原理图如下所示:
1.3.2 能量损失
能量损失he计算公式如下:
1.3.3 断面过流能力
断面过流能力计算:
左岸,主槽,右岸采用不同的参数进行计算,三部分相加获得整个断面的过流能力。
计算可给出各部分流量的分配结果。
- 按糙率变化的节点进行划分:
- 边滩上按坐标节点进行划分:
一般取相同水面深度下的较小流量为计算流量。
1.3.4 糙率系数的选择
某断面图如下所示:横轴为河道距离(Distance),纵轴为高度
当主槽边坡大于5H:1V,或是主槽有多个糙率的情况,按各部分湿周加权计算得出一个复合糙率:
1.3.5 断面平均动能
1.3.6 阻力系数
1.3.7 水面线计算过程
- 对于缓流,在上游断面假定一个水深;
- 若是急流,则在下游断面假定一个水深;
- 基于假定的水位,确定对应的总输水流量和速度水头;
- 计算损失;
- 求解WS(水面);
- 计算值和估计值进行比较,满足要求即停止;
1.3.8 临界水深的确定
临界水深: 确定流动是急流还是缓流,便于采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并进行流动分析。计算中一般自动计算该项。
断面的总能量:H=WS+V2/(2g)
临界水深的计算方法:
- 抛物线法 对于单个极值
- 割线法 对于多个极值
假定水面高程,采用上述方程获得最小的能量值所对应的临界水深。
1.3.9 动量方程的应用
能量方程适用于渐变流的情况 。
当水面从急流-缓流,以及缓流-急流的情况下,即在急变流的情况下,如渠道底坡的急剧变化如有水跃发生、通过桥梁、堰、河网节点等情况,能量方程不再使用,此时可采用经验公式,但很多情况下必须采用动量方程加以求解。
1.3.10 恒定流计算的一些假定
- 流动是恒定的
- 流动是渐变的
- 流动是一维的
- 渠道底坡比较缓,小于1:10
1.4 非恒定流数据(unsteady flow data)
1.4.1 原理:质量守恒+动量守恒
- 连续性方程
- 动量方程
1.4.2 计算方法:隐式有限差分法
1.4.3 边界条件(Boundary conditions)
- 上游边界条件:流量(Flow)
- 下游边界条件:
1、水位过程线:水位随时间的变化、控制水深
2、流量过程线:下游有实测流量资料
3、水位流量过程线:水位和流量的单值函数
4、正常水深:给定阻力系数由曼宁公式确定正常水深。一般按渠道底坡进行估算
参考
1、HEC-RAS 应用初步教程-武汉大学-曾玉红(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