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书籍 | 《丹尼尔·西格尔 | 由内而外的教养》

其实你只需要负责两种人,生你的,你生的;
你只需要挂念两种人,肝胆相照的朋友,相濡以沫的爱人;
这个世界总有你不喜欢的人,也总有人不喜欢你,刻意去讨人喜欢,折损的永远只有自我的尊严!

《丹尼尔·西格尔 | 由内而外的教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 作者介绍

  • 丹尼尔·西格尔,哈佛大学医学博士。他创造性地将人类学、生物学、认知科学、社会科学、神经科学等多门学科跟心理学融合,开创了人机神经生物学这门新学科,专门研究人际关系和大脑的密切关系。

1.2 关于本书

  • 这本《由内而外的教养》,是在美国畅销了10年的育儿经典。丹尼尔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真实我们的经历,尤其是童年经历,塑造了我们的大脑,决定了我们的思维,并且影响着我们养育孩子的方式。只有深入地理解自己的经历,解决早年处理的精神创伤,才能以健康的心理创造温馨的亲子关系,这就是所谓“由内而外的教养方式”。

1.3 核心内容

  • 从记忆的提取机制、亲子关系中的三种依恋模式、如何发现自己不好的童年经历三个方面,为你讲讲怎么完成由内而外的育儿之路。
1.3.1 第一部分:你以往的经历会影响你教育孩子的方式
1.3.1.1 玛丽的例子
  • 每次玛丽带孩子去买鞋,最后都会闹得很不愉快,因为她嘴上总是鼓励孩子挑自己喜欢的鞋子,但是当孩子们真的选中一双鞋时,她就开始挑剔这双鞋不是颜色不好就是款式不好,然后把这双鞋贬的一文不值。孩子本来挺兴奋的,想要新鞋,但经过几番折腾,最后妥协了。每次这样,在回家之后,还得给孩子们道歉。
  • 其实,这跟玛丽小时候的挫败经历有关,他们家兄弟姐妹8个,妈妈每次带他们出去买鞋的时候,都要赶着大减价去,商场都是人,她总是在慌乱中仓促地挑选鞋子,新鞋太贵妈妈舍不得买,所以玛丽总是买不到最理想的。她妈妈花钱总是很不情愿,还总是很爱生气,所以玛丽一想到买鞋就很痛苦,导致玛丽成年后的焦躁行为。
  • 人们早年的经历,或者叫精神创伤,并不会让你明显地感受到,它会藏在你的记忆深处,某个时刻,可能突然闪过你的大脑,或者带给你某种情绪。为什么会这样呢?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借助人脑对记忆的提取机制。
1.3.1.2 人类的记忆分类: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

  • 经历过的事情,在大脑的神经系统看来,都是接收到的一系列刺激动作,人脑在接受到这些刺激后,经过脑部神经元的活动,会把这些刺激转化成信息,储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人脑会调取这些记忆。但是,这个调取方式,可不一定都是我们有意识的行为。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有意识地回忆过往经历,这个时候大脑提取出来的信息,就是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

  • 特殊的情况,在你无意识的情况下,记忆自己就跳出来了,这就是内隐记忆。
  • 多数情况下,之所以会形成内隐记忆,是因为人类有一种保护自己的本能,在经历痛苦的时候,人在心理上有意识地忽略了他人带给自己的惊恐的感受,但是大脑会把这些信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存储起来,当我们的生活出现了跟之前痛苦的经历相似的情形时,这些潜藏在人脑中的内隐记忆就会不请自来。
  • 内隐记忆是导致痛苦情绪的重要原因。而与父母的关系,是孩子童年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直接影响孩子尚未成型的性格。
1.3.2 第二部分:父母与孩子的不同互动方式,决定了孩子不同的依恋模式
  • 婴儿从出生开始就在一点一滴跟父母形成了依恋关系。
  • 如果父母的童年时期缺少家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自己对孩子的感受不敏感,孩子将会形成回避型依恋模式,在情感上尽可能不去依赖父母,跟他人的关系也会变得冷淡;
  • 如果父母在童年时期所受的照顾变化无常,成年后会对依恋过度专注,内心又充满了矛盾和不确定,孩子就有可能形成焦虑型依赖,孩子不确定父母是否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会使孩子觉得他人的联结不可靠;
  • 如果父母在童年时期出现过精神创伤,他们的情绪变化无常,常常吓到孩子,孩子因为学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可能会形成紊乱型的依恋模式,很难处理自己跟他人的激烈情绪,心里上可能会出现分裂倾向。
1.3.3 第三部分:反思你的童年经历,能够帮助你了解自己
  • 能够抚平创伤,取决于你是否有能力面对和接受过去那些难以承受的情感记忆。最难的是要承认一些严重的、令人恐惧的又确实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能正确地看待这些回忆,我们的成长过程就会变得不连贯。但如果最终接受了它,就等于接受了自我,同时也会感到人情的温暖。要健康而顺利地成长,我们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地把过去的经历和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
1.3.3.1 12个反思问题,帮你发现童年经历的隐形记忆
  • 童年的创伤经历会变成隐形记忆,不容易提取,所以深层思考是需要技巧的。
  • 1.你怎么样看待成成长?
  • 2.从少年到成年一直到现在,你和父母的关系是如何变化的?
  • 3.在和父母的相处上,你有什么喜欢或讨厌的地方?
  • 4.你是否被父母拒绝过,是否受到过父母的惊吓?
  • 5.父母的教育对你的童年有什么影响?
  • 6.你能记起来很小的时候和父母分离时的感觉吗?
  • 7.你的生命中是否有重要的人过世了?当时你的感受如何?
  • 8.当你高兴和不高兴的时候,你的父母有什么反应?
  • 9.如果小时候有其他人照顾过你,有没有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 10.你是否因为童年的一些经历而特别讨厌某种行为?
  • 11.你经历的事情中,有哪些事情你希望能够有另外一种处理方式?
  • 12.在和他人的相处上,你最想改变的是什么?
1.3.3.2 记录创伤经验法
  • 这12个问题有助于你回顾自己的童年经历,唤醒你的记忆,记录创伤经验是一个好办法,当你情绪不稳定或者怒气冲天的时候,把这种情绪如实记录下来,你会发现,引起你情绪波动的是孩子几种固定行为,这时候你可以不用急着反应,做到心中有数就行。然后你要集中精力想一想导致你情绪波动的深层次原因,为什么生气?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引起了你反复的不舒服?为什么这样?这时,你就可以回忆出一些影藏在记忆深处的经历,可能是同感时期或某一时候的经历,这一步可以让你的内隐记忆外化,变成外显记忆。然后分析下事情的经过,你可能会发现,过去自己存在一贯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导致你经常出现一些做法,影响了你跟孩子的关系。到此,你可已经发现你的问题所在了。
1.3.4 第四部分:讲故事可以加深孩子对自我的认知
  • 这里的讲故事,指的是讲生活经历,能够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生活,加深对自己的了解,也能帮助他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给孩子讲述一次经历,能够帮助他理解经历过的事情,只有正确理解自己经历的事,才能对生活的认知保持连贯性,这种连贯性对孩子认知的发展和情绪的调节能力都至关重要。

1.4 总结

  • 教好孩子,并不意味着父母要完美无缺。养育孩为我们提供了一次终身学习的机会,让我们理解过去的经历,重新解读自己。不仅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收益,由于将过去的经验整合为连贯的生活历程,我们自身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加丰富而充满活力。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