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sorRT部署模型基本步骤(C++)

TensorRT部署模型基本步骤(C++)



前言

经典的一个TensorRT部署模型步骤为:onnx模型转engine读取本地模型创建推理引擎创建推理上下文创建GPU显存缓冲区配置输入数据模型推理以及处理推理结果(后处理)


一、onnx模型转engine

目前多种模型框架都将onnx模型当作中间转换格式,是的该模型结构变得越来越通用,因此TensorRT目前主要在更新的就是针对该模型的转换。TensorRT是可以直接读取engine文件(缺点是:读取engine要求是相同TensorRT版本和相同的平台),对于onnx模型需要进行一些列转换配置,转为engine引擎才可以进行后续的推理,因此在进行模型推理前,需要先进行模型的转换。

1.基于C++代码生成engine

void onnx_to_engine(std::string onnx_file_path, std::string engine_file_path, int type) {

	// 构建器,获取cuda内核目录以获取最快的实现
	// 用于创建config、network、engine的其他对象的核心类
	nvinfer1::IBuilder* builder = nvinfer1::createInferBuilder(gLogger);
	const auto explicitBatch = 1U << static_cast<uint32_t>(nvinfer1::NetworkDefinitionCreationFlag::kEXPLICIT_BATCH);
	// 解析onnx网络文件
	// tensorRT模型类
	nvinfer1::INetworkDefinition* network = builder->createNetworkV2(explicitBatch);
	// onnx文件解析类
	// 将onnx文件解析,并填充rensorRT网络结构
	nvonnxparser::IParser* parser = nvonnxparser::createParser(*network, gLogger);
	// 解析onnx文件
	parser->parseFromFile(onnx_file_path.c_str(), 2);
	for (int i = 0; i < parser->getNbErrors(); ++i) {
		std::cout << "load error: " << parser->getError(i)->desc() << std::endl;
	}
	printf("tensorRT load mask onnx model successfully!!!...\n");

	// 创建推理引擎
	// 创建生成器配置对象。
	nvinfer1::IBuilderConfig* config = builder->createBuilderConfig();
	// 设置最大工作空间大小。
	config->setMaxWorkspaceSize(16 * (1 << 20));
	// 设置模型输出精度
	if (type == 1) {
		config->setFlag(nvinfer1::BuilderFlag::kFP16);
	}
	if (type == 2) {
		config->setFlag(nvinfer1::BuilderFlag::kINT8);
	}
	// 创建推理引擎
	nvinfer1::ICudaEngine* engine = builder->buildEngineWithConfig(*network, *config);
	// 将推理银枪保存到本地
	std::cout << "try to save engine file now~~~" << std::endl;
	std::ofstream file_ptr(engine_file_path, std::ios::binary);
	if (!file_ptr) {
		std::cerr << "could not open plan output file" << std::endl;
		return;
	}
	// 将模型转化为文件流数据
	nvinfer1::IHostMemory* model_stream = engine->serialize();
	// 将文件保存到本地
	file_ptr.write(reinterpret_cast<const char*>(model_stream->data()), model_stream->size());
	// 销毁创建的对象
	model_stream->destroy();
	engine->destroy();
	network->destroy();
	parser->destroy();
	std::cout << "convert onnx model to TensorRT engine model successfully!" << std::endl;
}

2.基于trtexec.exe命令行生成

图一
图二
备注:

  • –onnx=“filepath” filepath是onnx文件路径
  • –saveEngine=“filepath” filepath是保存engine文件路径

二、读取本地模型

读取onnx转换的engine二进制文件,将模型文件信息读取到内存中。由于engine保存了模型的信息以及电脑的(TensorRT)配置环境信息,所以如果要将模型部署在其他电脑上,要保证电脑的配置环境以及平台(windows/linux/macos)是否相同。

	std::string enginepath = "E:/TensorRT-8.6.0.12/bin/resnet18.engine";	//读取二进制文件engine的路径
	std::ifstream file(enginepath, std::ios::binary);		// 以二进制方式打开
	char* trtModelStream = NULL;							// 定义一个字符指针,用于读取engine文件数据
	int size = 0;											// 存储二进制文件字符的数量
	if (file.good()) {
		file.seekg(0, file.end);							//将文件指针移动到文件末尾
		size = file.tellg();								//获取当前文件指针的位置,即文件的大小
		file.seekg(0, file.beg);							//文件指针移回文件开始处
		trtModelStream = new char[size];					//分配足够的内存储存文件内容
		assert(trtModelStream);								//检查内存是否分配成功
		file.read(trtModelStream, size);					//读取文件信息,并存储在trtModelStream
		file.close();										//关闭文件
	}

三、创建推理引擎

首先需要初始化日志记录接口类,该类用于创建后续反序列化引擎使用;然后创建反序列化引擎,其主要作用是允许对序列化的功能上不安全的引擎进行反序列化,接下调用反序列化引擎来创建推理引擎,这一步只需要输入上一步中读取的模型文件数据以及长度即可。

// 日志记录接口
Logger logger;
// 反序列化引擎
nvinfer1::IRuntime* runtime = nvinfer1::createInferRuntime(logger);
assert(runtime != nullptr);
// 推理引擎
nvinfer1::ICudaEngine* engine = runtime->deserializeCudaEngine(model_stream, size);
assert(engine != nullptr);

四、创建推理上下文

创建可执行的IExecutionContent实例 - createExecutionContext,为后面进行模型推理的类。

nvinfer1::IExecutionContext* context = engine->createExecutionContext();
assert(context != nullptr);
delete[] trtModelStream ;		// 释放内存

五、创建GPU显存缓冲区

TensorRT是利用英伟达显卡(GPU)进行模型推理的,但是我们的推理数据以及后续处理数据是在内存(CPU)中实现的,因此需要创建显存缓冲区,用于输入推理数据以及读取推理结果数据。

// 创建GPU显存缓冲区
void** data_buffer = new void* [num_ionode];
// 创建GPU显存输入缓冲区
// getBindingDimensions函数获取指定索引的绑定维度信息,然后从中提取高度和宽度的值
int input_node_index = engine->getBindingIndex(input_node_name);
cudaMalloc(&(data_buffer[input_node_index]), input_data_length * sizeof(float));
// 创建GPU显存输出缓冲区
int output_node_index = engine->getBindingIndex(output_node_name);
cudaMalloc(&(data_buffer[output_node_index]), output_data_length * sizeof(float));

六、 配置输入数据

配置输入数据时只需要调用cudaMemcpyAsync()方法,便可将cuda流数据加载到与i里模型上。但数据需要根据模型要求进行预处理,除此以外需要将数据结果加入到cuda流中。

// 创建输入cuda流
cudaStream_t stream;
cudaStreamCreate(&stream);
/*
*******输入图像预处理*******
*/
// HWC => CHW,转换成张量格式
cv::Mat tensor = ::dnn::blobFromImage(blob);
// 输入数据由内存到GPU显存
cudaMemcpyAsync(data_buffer[input_node_index], tensor.ptr<float>(), input_data_length * sizeof(float), cudaMemcpyHostToDevice, stream);

七、模型推理

context->enqueueV2(data_buffer, stream, nullptr);

八、获得输出数据

最后处理数据是在内存上实现的,首先需要将数据由显存读取到内存中。

std::vector<float> prob;
// 创建临时缓存输出
prob.resize(output_h * output_w);
// GPU显存到内存
cudaMemcpyAsync(prob.data(),  data_buffer[output_node_index], output_data_length * sizeof(float), cudaMemcpyDeviceToHost, stream);
/*
*******输出图像后处理*******
*/

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TensorRT+C++部署的基本步骤,欢迎阅读交流。

### 回答1: TensorRT是一个高性能的深度学习推理库,可以帮助您在 NVIDIA GPU 上加速深度学习推理。要在C++部署YOLOv5,您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1.安装 TensorRT:在系统上安装 TensorRT 库和配套的驱动程序。 2.导出权重:在训练模型之后,您需要将权重导出到一个可以被 TensorRT 读取的格式,如 ONNX 或 TensorRT 格式。 3.构建网络:使用 TensorRTC++ API 构建网络,并将权重加载到网络中。 4.配置推理:设置网络的运行参数,如批量大小和精度。 5.运行推理:使用 TensorRT 运行网络,并得到结果。 6.解码结果:最后,您需要对结果进行解码,以便更好地理解结果。 希望这能帮到你。 ### 回答2: TensorRT是一个高性能的推理引擎,可以加速神经网络模型的推理,而yolov5 c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物体检测模型,因此使用TensorRT部署yolov5 c可以提高模型的运行速度和效率。 下面是TensorRT部署yolov5 c的步骤: 1. 模型转换:将yolov5的模型文件转换为TensorRT可处理的格式。这可以使用yolov5_offical代码库中的convert.py脚本来完成。通过在终端中运行该脚本,可以生成一个TensorRT可识别的Engine文件。 2. Engine文件编写:将生成的Engine文件加载到CUDA内存中,并在CPU上分配空间。 3. 归一化和预处理:对于输入图片,进行归一化和预处理,使其适合模型的输入。 4. 推理:在CPU上运行推理,得出检测结果并处理。 5. 结果可视化:将推理结果可视化,可以使用OpenCV等工具库来实现。 TensorRT部署yolov5 c可以让模型实现更快的推理速度,同时提供高效能的计算功能,进一步提高了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使用TensorRT,可以有效缩短模型推理的时间,提高应用的实时性和响应速度。 ### 回答3: TensorRT是一种针对机器学习模型的高性能推理引擎,它可以通过优化、量化、融合等技术将模型的推理速度提升数十倍。在使用TensorRT部署yolov5 c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准备环境:首先需要安装yolov5 c和TensorRT,并安装CMake辅助构建工具。同时还需要下载yolov5的配置文件和权重文件。 2. 将模型转换为TensorRT引擎:使用TensorRT提供的API,将训练好的yolov5 c模型转换为TensorRT引擎。这个过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通过TensorRT提供的Builder API创建一个Builder对象,用于定义TensorRT引擎的配置。 (2)将yolov5 c模型加载进来,通过Parser API解析为TensorRT的网络描述对象。 (3)使用Builder对象定义TensorRT引擎,包括设置精度、批大小、推理模式等。 (4)转换为TensorRT引擎,生成对应的.engine文件,以便进行后续推理。 3. 进行推理:使用生成的TensorRT引擎文件,进行推理操作。这个过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创建一个执行上下文,用于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和输出结果。 (2)将输入数据加载到TensorRT引擎中,通过execute API进行推理。 (3)获取输出结果,将其解析为目标检测的结果,包括物体类别、位置和置信度等。 4. 部署到目标设备:最后根据实际应用需要,将部署好的yolov5 c模型TensorRT引擎部署到目标设备上,进行实时目标检测。 总之,TensorRT部署yolov5 c可以较大的提高其推理性能,使得其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更加高效、准确和实时。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