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试项目名称:在"APA-001-003"和"APA-001-004"中,测试项目名称提到的是“功能开启进入standby状态”,但实际上测试的是“泊入”和“泊出”条件下的系统行为。为了更准确地描述测试目的,建议将测试项目名称修改为更具体的描述,例如“功能开启后不满足泊入条件时的系统行为”和“功能开启后满足泊出条件时的系统行为”。
- 测试描述:对于"APA-001-003"和"APA-001-004"的测试描述,它们几乎相同,但实际上关注的是不同的条件(泊入与泊出)。因此,需要确保测试描述明确区分这两种情况。
- 车辆执行:这部分描述了测试过程中的操作步骤。看起来对于所有测试用例,车辆都是先启动并自检通过,然后进入Standby状态。这是合理的,因为您正在测试APA功能在系统准备就绪后的行为。
- 可变因素:这部分描述了测试过程中可能改变的条件或变量。在"APA-001-003"和"APA-001-004"中,提到了“不满足泊出条件”和“满足泊出条件”,但考虑到测试项目名称和描述,这里应该分别是“不满足泊入条件”和“满足泊出条件”。
- 通过标准:这部分描述了测试用例成功的标准。在"APA-001-005"中,通过标准是“系统能够进入泊出界面,待驾驶员选择泊出功能”。这是合理的,但请确保其他测试用例的通过标准也准确地反映了测试目的。
基于上述分析,以下是修改后的测试用例表格(仅针对提到的几点进行修改):
用例编号 | 测试类型 | 测试项目 | 测试描述 | 车辆准备 | 车辆状态 | 车辆场景 | 车辆执行 | 可变因素 | 具体信号状态 | 通过标准 | 预期标准 | 通过/失败 |
---|---|---|---|---|---|---|---|---|---|---|---|---|
APA-001-001 | 功能测试 | 泊入功能开启 | 测试泊入功能的启动流程和状态转换 | 汽车启动 | 自检通过,系统进入Standby状态 | 城市道路 | ... | ... | ... | 系统能够在启动后正确进入Standby状态,准备接受泊入指令 | ... | 通过 |
APA-001-003 | 功能测试 | 功能开启后不满足泊入条件时的系统行为 | 测试功能开启后在不满足泊入条件时的系统行为 | 汽车启动 | 自检通过,系统进入Standby状态 | 城市道路 | ... | 不满足泊入条件 | ... | 系统能够自动进入车位搜索界面,不需驾驶员选择泊入功能 | ... | 通过 |
APA-001-004 | 功能测试 | 功能开启后无需选择泊入功能时的系统行为 | 测试功能开启后在不满足泊出条件时,系统是否能够自动进入车位搜索界面(无需选择) | 汽车启动 | 自检通过,系统进入Standby状态 | 城市道路 | ... | 不满足泊出条件 | ... | 系统能够自动进入车位搜索界面,不需驾驶员选择泊入功能 | ... | 通过 |
APA-001-005 | 功能测试 | 功能开启后满足泊出条件时的系统行为 | 测试功能开启后在满足泊出条件时的系统行为 | 汽车启动 | 自检通过,系统进入Standby状态 | 城市道路 | ... | 满足泊出条件 | ... | 系统能够正确响应泊出条件满足时的行为,进入泊出界面待驾驶员选择 | 系统能够进入泊出界面,待驾驶员选择泊出功能 | ... |
请注意,我保留了“车辆执行”和“具体信号状态”部分的省略号(...),因为您没有提供具体的操作步骤或信号状态信息。在实际测试中,您需要填写这些部分以详细描述测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