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原理与应用-基本概念

遥感定义Remote Sensing

  1. 直观理解。遥感的直观理解(Remote Sensing)遥远感知。遥感是指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目标物或者自然现象远距离感知的一门探测技术。
  2. 具体地讲,是指在高空和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运用各种传感器获取反映地表特征的各种数据,通过传输,变换和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实现研究地物空间形状、位置、性质、变化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现代应用技术科学。
  3. 遥感系统采集影像数据+遥感数据分析和处理+遥感应用研究

遥感分类

根据遥感平台分类

  1. 地面遥感:平台与地面接触,对地面、地下或水下进行探测,常用平台如汽车、船舰、塔等。
  2. 航空遥感:平台为飞机或气球,从空中对地面目标进行探测,其历史悠久。
    • 极地轨道卫星
    • 静止轨道卫星
  3. 航天遥感:以卫星、航天飞机为平台,从外层空间对地球目标物进行探测,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现代遥感技术。

根据电磁波谱分类

1.可见光遥感:只收集与记录目标反射的可见光辐射能量,所使用的传感器有摄影机、扫描仪、和摄像仪。
2. 红外遥感:收集与记录目标发射(irradiation)或反射(reflection)的红外辐射能量,所使用的传感器有摄影机、扫描仪等。
3. 微波遥感:收集与记录目标发射或反射的微波能量,所使用的传感器有扫描仪、微波辐射计、雷达等。

根据电磁辐射源分类

  1. 被动遥感:不利用人工辐射源,而是直接接收与记录目标物反射的太阳辐射或目标本身发射的热辐射和微波辐射。
  2. 主动遥感:使用人工辐射源从平台上先向目标发射电磁辐射,然后接收和记录目标物反射或散射回来的电磁波。

根据应用目的分类

  1. 地质遥感
  2. 农业遥感
  3. 林业遥感
  4. 水利遥感
  5. 环境遥感

遥感技术系统

遥感技术系统是从地面到空中甚至空间,从信息收集、存储、处理到判读分析和应用的完整技术体系。就是遥感过程所涉及的软硬件及相关技术、方法组成的系统。由四部分组成:

遥感平台(RS platform)

  • 搭载传感器的工具系统。如地面三角架、遥感.车、气球、飞艇、飞机、航天飞机、人造地球卫星。

传感器(Senor)

  1. 定义
    传感器
  2. 类型举例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3.EMR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太阳照射的能量(黄色)照射到云端直接反射到senor(红色)
  • 一部分照射到高的建筑物反射
  • 一部分到地表反射
  • 蓝色部分为地表自身的发射辐射,均有衰减过程

遥感数据接收与预处理系统( Reception & pre -process system )

遥感数据分析与解译系统( Analyzing &interpretation system )

电磁波

  1. 电磁波定义:交互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电场E和磁场M
  2. 性质:
    • 电磁波是横波,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
    • 电磁波的传播是能量的传递,具有波粒二象性;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波动性;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主要表现为粒子性。
    • 波动性:c=入f(真空中,c=2.998*108m/sec) 粒子性:Q=hf(h,普朗克常数)
    • 电磁波波长越短,则能量越强,穿透物体的能力更强;波长越长,则能量越弱,但衍射绕过障碍物的能力更强。
  3. 参数:
    • 波长(Wavelength):指波在一个振动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单位:厘米(cm)、毫米(mm) 、微米(um)、纳米(nm)等
    • 频率(Frequency):指单位时间内,完成振动或振荡的次数,用f表示。单位为赫兹(Hz)、千赫(KHz)、兆赫(MHz)、吉赫(GHz)等。
    • 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及速度间的关系: 速度(波速) v= 波长λ x 频率f

电磁波谱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可见光是人的肉眼能够感知的一个电磁波波段,又分为红橙蓝绿青蓝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遥感最常用的电磁波波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大气垂直结构

地球大气层包围地球,无确切的上界,厚度一般约取1000公里。p5
在垂直方向(从地面往上依次),分为

  • Troposphere(对流层)
  • Stratosphere(平流层)
  • Mesosphere(中间层)
  • Ionosphere(电离层)
  • Thermosphere(热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大气组成
    • 不变成分 Permanent Gases
    • 可变成分 Gases with variable concentration
  • 大气对电磁辐射的影响
    1. 比尔蓝博定律Beer-Lambert定律
    2. 大气的吸收和散射
      1. 吸收:把辐射能转换为分子的激励震荡能量。
      2. 散射:将入射方向的能量重新发布到其余各个方向
      3. 总的效应是将能量从入射方向转移走
  • 大气成分的主要吸收带
  • 大气散射
  • 大气窗口:电磁波通过大气时,衰减较小,而透过率较高的电磁波波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1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遥感云计算与科学分析-应用与实践PDF是一本介绍遥感和云计算在科学分析中的应用及实践案例的书籍。书中介绍了遥感和云计算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并着重讲解了它们在环境监测、农业、气象、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实践。 在环境监测方面,遥感和云计算可用于大气污染的监测和评估,海洋生态环境的研究等。在农业方面,遥感可以帮助农业生产实现智能化,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在气象方面,遥感技术和云计算能够提高气象预测的准确度,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更精确的天气信息。在地理信息系统方面,遥感和云计算可以帮助构建更精细的地图和三维模型。 此外,该书还介绍了一些云计算平台和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软件,如Google Earth Engine、Amazon Web Services、ENVI、PCI Geomatica等,这些工具可以有效地支持科学家和工程师进行遥感数据的卫星遥感图像处理、大规模数据计算、时间序列分析、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科学分析应用。 该书对于遥感、云计算领域的科研人员、应用技术人员以及相关领域的学习者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能够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遥感和云计算在科学分析中的应用实践。 ### 回答2: 《遥感云计算与科学分析-应用与实践pdf》一书主要介绍了利用遥感技术和云计算平台进行科学分析的方法和应用。本书分为六章,分别涵盖了云计算和遥感技术基础、信息提取和模型算法、遥感数据处理、气候和环境应用、土地利用和植被生态应用、以及成像技术和数据管理方面的内容。 在当前数字化时代,云计算和遥感技术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手段。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遥感数据的获取方式、数据预处理、处理流程和关键算法,并且介绍了云计算平台如何优化处理效率、提高数据存储安全性、协同工作,以及如何构建数据分析模型、开发交互式应用。 此外,本书重点介绍了遥感技术在气候变化、环境监测、土地利用和植被生态等方面的应用,涵盖了从遥感数据获取到分析建模的整个过程。这对于科学研究、资源评估和环境监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作者们还介绍了各种实际应用案例,以及如何应用这些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总之,《遥感云计算与科学分析-应用与实践pdf》一书详细介绍了遥感技术和云计算平台在科学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案例,为相关领域提供了参考方法和实践指南。 ### 回答3: 《遥感云计算与科学分析-应用与实践pdf》这本书是介绍遥感技术在云计算环境下的应用与实践的,内容涵盖了遥感数据获取、预处理、分析、建模等方面,以及云计算的概念、架构、应用等内容。 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遥感数据获取方面的知识,包括遥感卫星的数据采集、处理、分发等;第二部分是介绍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的知识,包括特征提取、影像分类、目标识别等;第三部分是介绍云计算技术在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中的应用,包括云计算的架构、平台、工具等方面的介绍,以及云计算环境下的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实践案例。 总的来说,本书介绍的内容非常详细和全面,对于想要深入了解遥感技术在云计算环境下的应用和实践的读者是非常有帮助的。读者可以通过本书学习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同时也可以了解到云计算技术在遥感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除此之外,本书还提供了一些实践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现方法。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