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算法->动态规划(中)->详解动态规划理论

Ⅰ 前言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通过几个例子讲述了动态规划的思想,这篇文章我们再回到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中,带你搞清楚最优子结构,无后效性和重复子问题。

【数据结构与算法】->算法->动态规划(上)->初识动态规划->怎么精准地帮助女朋友薅羊毛

Ⅱ 一个模型三个特征

什么样的问题适合用动态规划来解决呢?换句话说,动态规划能解决的问题有什么规律可循呢?实际上,动态规划作为一个非常成熟的算法思想,很多人对此已经做出了非常全面的总结,我下面引述王争老师的总结,把这部分总结为 “一个模型三个特征” 带大家了理解这个概念。

A. 一个模型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 “一个模型”,它指的是动态规划适合解决的问题的模型,我把这个模型定义为 “多阶段决策最优解模型”

我们一般是用动态规划来解决最优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经历多个决策阶段。每个决策阶段都对应着一组状态。然后我们寻找一组决策序列,经过这组决策序列,能够产生最终期望求解的最优值。

就像我在前一篇文章里讲的,动态规划其实是开了一个上帝视角,我们把每一个选择同时展开,最终选择一组最优的。

B. 三个特征

一个模型说完了,我们再来看看三个特征:最优子结构、无后效性以及重复子问题。这三个概念比较抽象,我们逐一来看。

1. 最优子结构

最优子结构是指,问题的最优解包含子问题的最优解,反过来说就是,我们可以通过子问题的最优解,推导出问题的最优解。如果我们把最优子结构,对应到我们前面定义的动态规划问题模型上,那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后面阶段的状态可以通过前面阶段的状态推导出来。

2. 无后效性

无后效性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在推导后面阶段的状态时候,我们只关心前面阶段的状态值,不关心这个状态是怎么一步一步推导出来的。第二次含义是,某阶段状态一旦确定,就不受之后阶段的决策影响。无后效性是一个非常“宽松”的要求。只要满足前面提到的动态规划问题模型,其实基本上都会满足无后效性。

3. 重复子问题

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就是,不同的决策序列,到达某个相同的阶段时,可能会产生重复的状态。

Ⅲ 一个特征三个模型实例解析

大家可能看了前面的概念,觉得还是没有完全理解。我就来通过一个具体的动态规划问题,来做一个更详尽的解释。

假设我们有一个 n 乘以 n 的矩阵 w[n][n]。矩阵存储的都是正整数,棋子起始位置从=在左上角,终止位置在右下角,会有很多不同的路径可以走。我们把每条路径经过的数字加起来看作路径的长度。那从左上角移动到右下角的最短路径长度是多少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问题是否符合“一个模型”。

从 (0, 0) 走到 (n-1, n-1),总共要走 2*(n-1) 步,也就对应着 2*(n-1) 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向右走或者向下走两种决策,并且每个阶段都会对应一个状态集合。

我们把状态定义为 min_dist(i, j),其中 i 表示行,j 表示列。min_dist 表示最短路径长度。所以,这个问题是一个多阶段决策最优解问题,符合动态规划的模型。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问题是否符合“三个特征”。

我们可以用回溯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画一下这个代码实现的递归树,就会发现,递归树中有很多重复的节点。重复的节点表示,从左上角到节点对应的位置,有多种路线,这也能说明这个问题中存在重复子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我们走到 (i, j) 这个位置,我们只能通过 (i-1, j),(i, j-1) 这两个位置移动过来,也就是说,我们想要计算 (i, j) 位置对应的状态,只需要关心 (i-1, j),(i, j-1) 两个位置对应的状态,并不关心棋子是通过什么样的路线到达这两个位置的。而且,我们仅仅允许往下和往右移动,不允许后退,所以,前面阶段的状态确定以后,不会被后面阶段的决策所改变。所以,这个问题符合 “无后效性” 这一特征。

定义状态的时候,我们把从起始位置 (0, 0) 到 (i, j) 的最小路径,记作 min_dist(i, j)。因为我们只能往右或往下移动,所以,我们只有可能从 (i, j-1) 或者 (i-1, j) 这两个位置到达 (i, j) 。也就是说,到达 (i, j) 的最短路径要么经过 (i, j-1) ,要么经过 (i-1, j),而且到达 (i, j) 的最短路径肯定包含到达这两个位置的最短路径之一。换句话说就是,min_dist(i, j) 可以通过 min_dist(i, j-1) 和 min_dist(i-1, j) 两个状态推导出来。这就说明,这个问题符合 “最优子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这个逻辑。

Ⅳ 两种动态规划解题思路总结

前面我们讲了如何去鉴别一个问题是否可以用动态规划来解决,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动态规划解题的一般思路,让你面对动态规划问题的时候,能够有章可循。

解决动态规划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我们分别称为状态转移表法状态转移方程法

A. 状态转移表法

一般能用动态规划解决的问题,都可以使用回溯算法的暴力搜索解决。所以,当我们拿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先用简单的回溯算法解决,然后定义状态,每个状态表示一个节点,然后对应画出递归树。从递归树中,我们很容易可以看出来,是否存在重复子问题,以及重复子问题是如何产生的。以此来寻找规律,看是否能用动态规划解决。

找到重复子问题之后,接下来,我们有两种处理思路,第一种是直接用回溯加“备忘录” 的方法,来避免重复子问题。从执行效率上来讲,这跟动态规划的解决思路没有差别。第二种是使用动态规划的解决方法,状态转移表法。我们主要来看看状态转移表法是如何工作的,回溯法的例子就不再赘述了。

我们先画出一个状态表,状态表一般都是二维的,所以你可以将它理解成一个二维数组。其中,每个状态包含三个变量,行、列、数组值。我们根据决策的先后过程,从前往后,根据递推关系,分阶段填充状态表中的每个状态,最后,再将这个递推填表的过程,翻译成代码,这就是动态规划的代码了。

尽管大部分状态表都是二维的,但是如果问题的状态比较复杂,需要很多变量来表示,那对应的状态表可能就是高维的,比如三维、四维。那这个时候,我们就不适合用状态转移表来解决了。一方面因为高位状态转移图不好画出来,一方面是因为多维数组是比较反人类的日常思维模式的,很难去想出来。

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如何套用这个状态转移表法,来解决前面那个矩阵求最短路径的问题。

从起点到终点,我们有很多种不同的走法,我们可以穷举所有的走法,然后对比找出一个最短走法。不过,如何才能无重复又不遗漏地穷举出所有的走法呢?我们可以用回溯算法这个比较有规律的穷举算法。

回溯算法的代码实现如下👇

package com.tyz.second.core;

public class MatrixMinDistance {
	private int minDist = Integer.MAX_VALUE;
	
	public MatrixMinDistance() {}
	
	/**
	 * 回溯法求二维矩阵的两点最短路径
	 * @param i 行下标
	 * @param j 列下标
	 * @param dist (0, 0)到(i, i)的最短路径
	 * @param matrix 要查找的二维数组
	 * @param n 行列数
	 */
	public void minDistBT(int i, int j, int dist, int[][] matrix, int n) {
		if (i == n-1 && j == n-1) {
			if (dist < minDist) {
				minDist = dist;
				return;
			}
		}
		if (i < n) {
			minDistBT(i + 1, j, dist + matrix[i][j], matrix, n);
		}
		if (j < n) {
			minDistBT(i, j + 1, dist + matrix[i][j], matrix, n);
		}
	}

}

有了回溯代码之后,我们可以画出递归树了,以此来寻找重复子问题。在递归树中,一个状态(也就是一个节点)包含三个变量 (i, j, dist),其中 i,j 分别表示行和列,dist 表示从起点到达 (i, j) 的路径长度。从图中,我们看出,尽管 (i, j, dist) 不存在重复的,但是 (i, j) 重复的很多。对于 (i, j) 重复的节点,我们只需要选择 dist 最小的节点,继续递归求解,其他节点就可以舍弃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既然存在重复子问题,我们就可以尝试看下,是否可以用动态规划来解决。

我们画出一个二维状态表,表中的行、列表示棋子所在的位置,表中的数值表示从起点到这个位置的最短路径。我们按照决策过程,通过不断状态递推演进,将状态表填好。为了方便代码实现,我们按行来进行依次填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弄懂了填表的过程,代码的实现就很容易了。我们将上面的过程,翻译成代码。

package com.tyz.second.core;

/**
 * 动态规划求二维矩阵(0, 0)到(n, n)的距离
 * @author Tong
 */
public class MinDistDP {

	public MinDistDP() {
	}
	
	/**
	 * @param matrix 在matrix矩阵中求两点直间的最短路径
	 * @param n 二维矩阵行列数
	 * @return 最短路径
	 */
	public int minDistDP(int[][] matrix, int n) {
		int[][] states = new int[n][n];
		int rowSum = 0;
		int colSum = 0;
		
		//填states第一列和第一行的值
		for (int i = 0; i < n; i++) {
			rowSum += matrix[i][0];
			states[i][0] = rowSum;
			
			colSum += matrix[0][i];
			states[0][i] = colSum;
		}
		//动态规划
		for (int i = 1; i < n; i++) {
			for (int j = 1; j < n; j++) {
				states[i][j] = matrix[i][j] + Math.min(states[i][j-1], states[i-1][j]);
			}
		}
		
		return states[n-1][n-1];
	}

}

B. 状态转移方程法

状态转移方程法有点类似递归的解题思路。我们需要分析,某个问题如何通过子问题来递归求解,也就是所谓的最优子结构。根据最优子结构,写出递归公式,也就是所谓的状态转移方程。有了状态转移方程,代码就简单多了。一般情况下,我们有两种代码实现方法。一种是递归加“备忘录”,另一种是迭代递推

我们还是用上面的例子来讲,最优子结构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了,我将状态转移方程给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状态转移方程是解决动态规划的关键。 如果我们能写出状态转移方程,那动态规划问题基本上就解决了一半,翻译代码也不会很难。但是很多动态规划问题的状态本身就不好定义,状态转移方程也就更不好想到。

下面我用递归加 “备忘录” 的方式,来实现这个代码。大家可以做个参考。对于另一种实现方法,其实和状态转移法的代码是一样的,只是思路不同。

package com.tyz.second.core;

/**
 * 动态规划求二维矩阵(0, 0)到(n, n)的最短路径
 * 动态转移方程法-递归加备忘录实现
 * @author Tong
 */
public class MinDist {
	private int[][] matrix = {
			{1, 3, 5, 9},
			{2, 1, 3, 4},
			{5, 2, 6, 7},
			{6, 8, 4, 3}
	};
	private int n = 4;
	private int[][] mem = new int[n][n];
	
	public MinDist() {}

	/**
	 * 动态转移方程法-递归加备忘录实现二维数组求最短路径
	 * 调用 minDist(n-1, n-1)
	 * @param i 行下标
	 * @param j 列下标
	 * @return 最短路径
	 */
	public int minDist(int i, int j) {
		if (i == 0 && j == 0) {
			return matrix[0][0];
		}
		if (mem[i][j] > 0) { //备忘录,已经计算过这个位置的最短路径了,不需要再做计算了
			return mem[i][j];
		}
		
		int minLeft = Integer.MAX_VALUE;
		if (j-1 >= 0) {
			minLeft = minDist(i, j - 1);
		}
		
		int minUp = Integer.MAX_VALUE;
		if (i-1 >= 0) {
			minUp = minDist(i - 1, j);
		}
		
		int curMinDist = matrix[i][j] + Math.min(minLeft, minUp);
		mem[i][j] = curMinDist; //如果是不同路径中的同一个位置的元素,取其最短的路径
		
		return curMinDist;
	}
}

以上就是动态规划解题的两种思路,不是每个问题都同时适合这两种解题思路,大家要结合具体的题目来分析。

Ⅴ 四种算法思想比较分析

在前面的几篇文章中,我一共讲了四种算法思想:贪心算法,分治算法,回溯算法以及动态规划。我们就来比较一下这四种算法,找找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数据结构与算法】->算法->贪心算法

【数据结构与算法】->算法->分治算法

【数据结构与算法】->算法->回溯算法

【数据结构与算法】->算法->动态规划(上)

如果我们将这四种算法思想分一下类,那贪心、回溯、动态规划可以归为一类,而分治单独作为一类,因为它和其他三个都不太一样,前三个算法解决问题的模型,都可以抽象成我们这篇文章说的多阶段决策最优解模型,而分治算法解决的问题尽管大部分也是最优解问题,但是,大部分都不嫩被抽象成多阶段决策最优解模型。

回溯算法是个万金油,基本上能用动态规划、贪心解决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用回溯算法解决。回溯算法相当于穷举搜索。穷举所有的情况,然后对比得到最优解。不过,回溯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非常高,是指数级别的,只能用来解决小规模数据的问题。对于大规模数据的问题,用回溯算法解决的效率就很低了。

尽管动态规划比回溯算法高效,但是,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用动态规划来解决。能用动态规划解决的问题,需要满足三个特征:最优子结构、无后效性和重复子问题。

贪心算法实际上是动态规划算法的一种特殊情况。它解决问题起来更加高效,代码实现也更加简洁。不过它可以解决的问题也更加有限。它能解决的问题需要满足三个条件:最优子结构,无后效性和贪心选择性。这里我们不是很在乎重复子问题。

其中,最优子结构、无后效性跟动态规划中的无异。贪心选择性,意思是,通过局部最优的选择,能产生全局的最优的选择。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选择当前看起来最优的决策,所有阶段的决策完成之后,最终由这些局部最优解构成全局最优解。

Ⅵ 小总结

两种动态规划的解题思路:状态转移表法和状态转移方程法。

状态转移表法解题思路:回溯算法实现 --> 定义状态 --> 画递归树 --> 找重复子问题 --> 画状态转移表 --> 根据递推关系填表 --> 将填表过程翻译成代码

状态转移方程法解题思路:找最优子结构 --> 写状态转移方程 --> 将状态转移方程翻译成代码

关于动态规划更进一步的内容,可以跳转去看我下面的文章👇

【数据结构与算法】->算法->动态规划(下)->如何实现搜索引擎的拼写纠错功能?

  • 2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