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简介
网络技术是信息时代最为核心的技术之一。是构建教育信息化环境、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基础技术和基本手段,是教育技术领域最基础、使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以OSI(开放系统互联)模型为理论体系,以TCP/IP体系为应用体系的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探讨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在内的TCP/IP体系结构各层次的主要功能、原理、协议和设备。其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教育技术系的学生能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网络的分层结构、主要的网络协议、主要的网络互连设备、主要的网络服务配置以及近年来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为他们应用局域网、Internet网络构建教育信息化环境,推进计算机网络在教育教学及相关领域的应用,解决教学和生活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计算机网络》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必修的学科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熟悉常用的网络通信协议及网络体系结构;了解常见的网络互联设备;初步掌握常见的网络互联设备的配置方法;能独立组建较为简单的局域网;掌握常用的网络服务的构建与配置;具备初步的网络管理及维护能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 引入网络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拓展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实时性和前沿性;
(二) 规范课程实验、实训,完善课程实验及实训的考核体系,加大实验成绩在课程评价中比重,突出网络知识的实际应用及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三) 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及基础知识;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熟悉计算机网络的两种主要体系结构OSI和TCP/IP体系结构;
(四) 掌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等主要层次的功能及协议;
(五) 掌握常见网络互联设备的功能及特点,初步掌握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互连设备的配置;
(六) 掌握VLAN、TRUNK的原理与配置,熟悉IP子网规划;
(七) 掌握DNS、WEB、FTP、DHCP等常见网络服务的原理、配置与应用;
(八) 了解无线网络、网络安全及网络管理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
结合《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间逻辑性强及教育技术学专业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强调实践性、应用性特点和要求,以知识体系的总体把握为导向,以问题解决和思维训练为重点,采用以“逻辑问题教学法”为主要授课方法,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内容体系蕴涵于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系列化的、前后关联的问题体系中,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