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存储系统

第三章:存储系统

本章结构
基本概念
存储器的硬件
主存储器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层次
分类
性能指标

Part1:基本概念

1、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请添加图片描述

2、存储器的分类

  1. 按照层次分类:详见1的图

  2. 按照存取方式分类:

    • RAM(Random Memory):任意单元可以随机读取,易失性(断电后数据消失)

      • SRAM
      • DRAM
    • ROM(Read Only Menory):只读不写(BIOS常放置于ROM中),非易失性(断电后数据不消失)

    • CAM(Conent-addresseable Memory):相联存储器,可以按照内容访问主存(常用于快表中)

3、性能指标

  1. 容量:字数*字长
  2. 存取
    • 存储周期:存取时间+恢复时间
    • 存储时间:读出时间+读入时间

Part2:存储器硬件

1、RAM

  1. 分类

    • DRAM:Dynamic RAM,采用栅极电容(单个MOS管)

      • 读出后信息丢失,需要再生
      • 一段时间后(2ms)后信息丢失,需要刷新
      • 由于其集成度高,常用于主存
    • SRAM:Static RAM,采用双稳态触发器(6个MOS管)

      • 读出后信息不丢失
      • 速度更快,价格很高,集成度不高
      • 常用于作为cache
  2. DRAM

    2.1 地址线复用

    有DRAM地址容量过大,故其地址线数量太多,实现起来非常的困难,故采用地址线复用的技术

    请添加图片描述

    2.2 刷新

    • 分散刷新:每次读写完毕均刷新一次
    • 集中刷新:2ms内集中一段时间刷新一次,这段时间被称为死区
    • 异步刷新:以上两点的综合,即2ms内每行刷新一次即可,当有1024行的只需2/1024=1.95us刷新一次

    2.3 发展

    现在的DDR3、DDR4采用的技术为SDRAM(Synchronous DRAM)同步DRAM技术

2、ROM

  1. Flash

    在EEPROM基础上发展而来,可以多次擦写,但由于其需要先擦候写,所以写速度比读速度更慢

  2. SSD(Solid State Drives)固态硬盘

    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Flash芯片)构成
    请添加图片描述

    一般一个块进行10万次重复写之后就会磨损坏而不能使用,在闪存翻译层中有一个“平均磨损逻辑”将擦写平均分布在每个块上来最大化每个块的寿命,实际上这个“平均磨损逻辑”做的非常好,SSD需要很多年才会坏掉

  3. BIOS芯片

    该芯片存储了自举装入程序,负责装入操作系统

Part3:主存储器

1、主存储器硬件结构

请添加图片描述

  • 译码器:将MAR地址翻译为选择连通那根线
  • MAR,MDR:现代计算机中常集成于CPU中
  • Control Circuit(控制电路):当MAR,MDR中的输入/输出电信号稳定后在打开读写权限
  • A0~A3:数据的地址引脚; D0~D7:数据的内容引脚
  • CS/CE(Chip Select/Chip Enable):芯片选择开关(图中头上带个帽子表示低电平有效)
  • WE(Wirte Enable):读写开关,当然也可以使用2个开关来实现(WE+RE)

2、主存容量扩展

将1中的芯片抽象为

请添加图片描述

将CPU抽象为

请添加图片描述

  1. 位扩展:将4位扩展至8位

    请添加图片描述

  2. 字扩展:采用译码器,将4位扩展至6位

    请添加图片描述

  3. 字位通知扩展:1和2的结合

  4. 关于译码器:74ls138
    请添加图片描述

3、提升CPU访问主存速度

采用并行技术

  • 空间并行:双端口RAM
  • 时间并行:多模块存储器
    • 单体多字
    • 多体并行(低位交叉)

3.1 双端口RAM

现代CPU大多是多核CPU,如果对这些核心采用依次访存的方式,则会大大降低其访存速度。故提出双端口RAM,即让多个核心同时访存。下面以2个核心为例,为了防止出现同时写和一方读一方写的情况,增加了一个busy线,当一方写时,另一方不能操作。
请添加图片描述

3.2多模块存储器

  1. 单体多字

    虽然只要一个存储体,但是每个单元存储了多个字,每次读写均可读出多个字,提升了带宽

  2. 多体并行

    由于内存采用了DRAM技术,每次读出为破坏性读出,需要时间再生。故
    T 读 = T 读 数 据 + T 再 生 数 据 T_{读}=T_{读数据}+T_{再生数据} T=T+T
    一般来说T读数据<T再生数据

    假设T再生数据=4*T读数据

    则我们设置4条内存条

    请添加图片描述

    CPU从0000一直读取到0011之后,存储器M0刚好恢复,又可以开始读取,从而消除了时延,本质上是用了程序的局部性原理,来加速,运用这个原理来加速,在后面的内容和操作系统中我们将会多次运用到

    请添加图片描述

Part4: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由于程序的局部性原理,我们需要使用的那片内存空间其实不大,但是CPU寄存器和内存之间的速度差异实在是太大了,故我们引入一个缓冲器来缓和这种速度矛盾,这个缓冲器称之为cache

请添加图片描述

Cache和Main Memory会划分成大小相等的块,cache块又称为cache行

1、MM–>Cache

从主存中将数据加载到cache中,是以块为单位进行的1

  1. 直接映射

    cache块号=主存块号%cache块数

    其地址结构为:

    标记(Tag)cache行号块内地址
  2. 全相联映射

    主存中的块可以装入cache中的任意地址

    其地址结构为

    标记(Tag)块内地址
  3. 组相联映射

    1和2的折中方案,将cache划分为大小相等的组,组内全相联,组间直接映射,一个组中有几个cache块成为几路组相联。

    组号=主存块号%组数

    其地址结构为

    标记(Tag)组号块内地址

2、Cache更新策略

  • 直写法(write-through):更新cache之后马上更新主存,常用一个write buffer来写入主存
  • 回写法(write-back):只更新cache中的内容,当cache被替换时才考虑是否写入主存,如果该cache被修改过则写入主存,因此需要一个脏位来记录其是否被修改过

3、Cache置换算法(详见操作系统)

FIFO、LRU、LFU

Part end:参考文献和一些说明


  1. 一个完整的cache内容,分为数据部分和信息部分,比如一个cache行大小为64B,并不都是用于存储数据的,还需要存储信息部分。而信息部分至少包含1位有效位,Tag字段(虚拟地址前几位)有效位表示该部分内容是否在cache中。 ↩︎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