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与拖动 - 8 直流电机的电力拖动

8 直流电机的电力拖动7.6 直流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与电动势7.7 直流电动机的运行分析8.1 他励直流电机的机械特性8.2 他励直流电动机起动4.2 电力拖动系统的负载特性8.3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8.4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制动8.5 他励电动机在四象限中运行状态

8 直流电机的电力拖动

7.6 直流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与电动势

 

 

切割磁感线的感应电动势E具体等于多少呢?我们直接上结论,推导过程略过。这里磁通是励磁与电枢总的合成磁场大小。如果忽略电枢反应,那么就是由励磁磁通直接决定总磁通,N是电枢绕组的个数。

 

 

电机的电磁转矩计算公式直接上结论。

 

 

假设忽略空载转矩,并且电机稳定运行状态 那么Te = Tl = T2。电磁转矩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略,直接公式结论,其中电枢电流Ia,磁通同上。电机中电磁转矩与转速方向相同,转矩常数与电动势常数的比值是固定值9.55。电动机而言,电磁转矩方向与转速方向相同,作为拖动转矩。

7.7 直流电动机的运行分析

 

 

E 与Ia带入电枢侧的电路方程,以n为应变量,得到他励直流电机机械特性方程即运动方程(背下来)。

 

8.1 他励直流电机的机械特性

 

 

理想空载工作点 (0,n0):电机空转,电磁扭矩为0,电枢电流为0.

临界状态:即电机承受的最大扭矩,得到最大工作电流,再根据机械方程得到在这个扭矩下的转速。

额定状态:在额定扭矩下的额定电流与额定转速。

人为特性:人为可以修改电机的几个参数让电机的机械方程发生变化。人为可以修改电枢电压Ua ,电枢回路电阻Ra,电机的总磁通改变 三种方式实现如下。

 

 

如果想要增大电枢电压实现人为让机械曲线改变前提是不能超过额定的电枢电压。

如果想改变励磁电流从而改变磁通,从而机械特性变化。同样励磁电流大小不能超过额定值。即减小可以直到为0,但不能一直改大到超过额定范围。

总结:分析了他励电动机的运动方程,体现转子转速与电机电磁转矩关系(忽略空载转矩T0,在匀速工作状态下),并且在电枢电压Ua ,电枢回路电阻Ra,电机的总磁通三个变量分别影响下分析方程特点。

8.2 他励直流电动机起动

主要关注启动电流大小与启动转矩大小(即它可以带动负载)

 

 

为了防止启动电流过大,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启动两种方案。一是减小电枢电压Ua,因此禁止额定电压直接启动。二是增加电枢电阻,经常用这个方法。

4.2 电力拖动系统的负载特性

电机不是空转,而是带动负载。工作在稳定匀速状态(忽略空载转矩)。

电磁转矩方向与输出转矩同向,与负载转矩相反方向,但他们的大小在匀速下相同。

负载特性曲线:站在负载点角度。而不是电机角度。但为了方便分析取正值,第一象限进行分析。实际方向相反。

 

 

三种种典型负载转矩类型:恒转矩负载,恒功率负载,通风机负载。通常实际负载可能是其中两个叠加。

恒转矩负载:分为反抗性恒转矩负载与位性恒转矩负载。

 

 

反抗性恒转矩负载:负载的转矩总是与转速方向相反。其值大小永远不变。

位能性恒转矩负载:负载转矩方向一直保持同一个方向,与速度无关,其值大小方向恒定不变。

 

 

恒功率负载:P = T * Ω,功率不变,那么转矩与转速乘积不变,即成反比关系。

通风机负载:负载转矩T正比于速度的平方。例如水泵。

 

 

对于恒转矩负载,它转矩是一个恒定值。对于恒定功率负载即电机给负载提供的输出功率大小要求恒定值,即转矩与机械角速度乘积恒定值,即转矩与转速乘积恒定。对于通风机负载,负载转矩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

8.3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确定好负载转矩即需要确定好电磁转矩值,即设置好参数即确定上面机械方程的三个参数产生曲线,因为要在匀速状态下运行,因此想要改变转速就只能从上图方程的3个变量入手。

负载角度三种负载和电机角度机械方程三种可调参数组合,产生九种的调速的方案。

 

工作稳定点:即负载转矩与电机转矩两条曲线的交点。

指定通过调节电枢电阻在通风机负载情况下的实现调速计算题目

额定即不能工作超过额定值。两个角度来看调速过程:对于电磁转矩而言,由于电枢电阻的改变使得机械方程发生变化;对于负载的转矩而言它的转矩与速度的平方成正相关;当电机稳定工作即电磁转矩等于负载转矩(忽略了空载转矩情况),同时由于转矩具有惯性,改变Ra一瞬间转速不变,工作由a瞬间移到b(改变Ra一瞬间电磁转矩突变,但转速不变也不能突变),再由b缓慢降低到C(电磁转矩在增加,转速在减小)。

 

通过改变电枢电压对于恒定负载实现调速功能:电枢电压改变即空载转速n0发生改变,在调速瞬间工作点由a瞬移到b点,然后转速缓慢下降直到c点达到平衡。

 

通过改变励磁电压或者电流从而改变电机磁通与恒功率负载结合实现调速功能:a瞬移到b,缓慢到达c点稳定。

 

 

弱磁调速:如果想要电机工作转速提升到比额定转速还大,通常就用弱磁调速。而想要降低转速通常用前面的两种方法。

8.4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制动

我们研究的电气制动:制动不一定是停到静止也可以是匀速这2种制动目的。

电气制动实现手段有三种:能耗制动,反接制动,回馈制动。因此从六种情况研究。

本课程是实现负载转矩曲线与电磁转矩曲线交点达到平衡状态,让电机匀速运行或静止,因此拖动与制动本质就是让平衡点的实现(在转速为0处或者转速恒定处)

 

 

能耗制动:电源替换成电阻(制动电阻)。分析:电枢电压就是0了,此时电枢电流大小与方向发生突变,导致电磁转矩也随之突变,而转速与负载转矩还保持与原来同向,由拖动转矩变成制动转矩角色。动能变成电能,被电阻消耗。

静止制动与匀速制动情况下的能耗制动曲线图:静止制动电磁转矩曲线由红线变成青色曲线,a点瞬间移动到b点,然后b点缓慢移动到o点,转速为0,完成制动,但此时负载转矩还在,还容易反转,此时最好再改变电磁转矩曲线与X轴重合,即达到与负载转矩平衡即可(为了方便把负载转矩画在第一象限)。匀速制动电磁转矩曲线由红线变成淡红曲线,a点瞬间移动到b点,然后b点缓慢移动到c点(其中过程是先正转再反转)。

 

静止制动与匀速制动情况下的反接制动曲线图:电源正负极对调,再多串一个Rb,导致电枢电流反向突变,从而电磁转矩方向突变,因此电机动能与电源电压Ua的电能均是被Rb与Ra消耗掉。

 

通过反接法实现静止制动曲线图:a瞬移到b,缓慢到c.此时迅速停机需要进行在电机转速为0的时候立刻断电,让电机电流为0,转矩就为0了。但存在负载转矩还可能反向运转,为了达到长久平衡状态,而不是某一个时刻,负载转矩的值需要与电磁转矩的曲线在X轴上交点即转速为0,因此需要配电磁转矩曲线与X轴重合。

 

 

通过反接法实现匀速制动曲线图:注意放下重物的反接制动就不需要让电压正负极对调了,唯一区别就是串一个Rb,并且电枢电阻Rb需要设置较大。a瞬移到b,b缓慢到d.

 

 

回馈制动:在制动情况下变成发电机,给电源回馈电能。分为电车下坡回馈制动与匀速回馈制动。

回馈制动的上下坡制动方案:原来的电路没有改变,当上坡改成下坡,机械运动曲线红色的线条改成淡红色,但负载转矩的方向变得与电机转矩相同导致加速运行,从a点到达b点直到平衡。负载转矩(重力下坡角度分量)等于电机转矩,达到平衡,实现回馈制动。a点是上坡之前平衡状态,a点是匀速上坡状态与下坡状态的切换点。加速运行到b点。b点是匀速下坡状态。发现速度变大了,即发电状态。

 

 

回馈制动的匀速制动方案:

 

8.5 他励电动机在四象限中运行状态

以回馈制动实现匀速为例:整个制动过程中电机工作在4个象限都有可能,每个象限工作状态不同。

其中一 三象限表示电动机运行状态(转速n与电磁转矩T方向相同)。二 四象限表示发电机运行状态(转速n与电磁转矩T方向相反)

 

  • 4
    点赞
  • 2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本书为《电机拖动基础》一书配套用书,包括该教材中全部思考题的解答,可供采用此教材的老师备课时参考,也可供学生作为学习参考用书。 本 书 是 为 工 业 自 动 化 等 非 电 机 专 业 编 写 的 教 材 , 全 面 阐 述 了 这 些 专 业 所 需 的 电 机 与 电力拖动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本书为第4版,第1版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第2、3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本书被普通高校、夜大学广泛选用,受到师生普遍欢迎,第3版被选定为普通高等 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根据教材的使用情况及有关专业发展的需要,对本书再 次进行修订。 本 书 保 留 了 原 有 1 2 章 的 绝 大 部 分 内 容 , 对 第 8 章 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的 启 动 与 制 动 、 第 1 0章三相交流电动机调速、第1 1章电动机的选择进行了重新编排,增加了异步电动机三 相反并联晶闸管软启动、变频电源等内容,使本书能更紧密地结合近些年相关专业发展的 实 际 情 况 。 本 书 受 到 了 普 遍 欢 迎 和 肯 定 , 其 特 点 并 没 有 也 不 能 改 变 , 仍 然 适 用 于 不 同 层 次、不同学校的相关专业。 本书主要特点是: (1) 将电机原理与电力拖动两部分内容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 (2) 以 电 力 拖 动 系 统 中 应 用 最 广 泛 的 他 励 直 流 电 动 机 和 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及 其 电 力 拖 动为重点。 (3) 侧 重 于 基 本 原 理 和 基 本 概 念 的 阐 述 , 并 始 终 强 调 基 本 理 论 的 实 际 应 用 。 阐 述 电 机原理时紧密围绕着电力拖动,并着重分析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4) 文字阐述方面层次清楚、概念准确、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有许多地方例如直流 电机电枢绕组电阻值的计算、电力拖动系统过渡过程中有关虚稳态点的概念、三相绕线式 异步电动机定子串电阻启动计算等,比前两版简单、准确。变压器连接组别的确定方法受 到授课教师和学生好评。 (5) 内容阐述循序渐进,富于启发性,便于自学。 (6) 针对各章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精心编写了大量的例题、思考题和习题。题目具 有典型性、规范性、启发性、趣味性和正确性,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程的主要理论, 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7) 适用面宽。本书从内容上、写法上都考虑了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所使用,大学本科电机拖动基础。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 课程性质...............................................................……1 1.2本课程常用的物理概念和定律..................................................... 2 思考题........................................................................................................................................ 7 第2章 电力拖动系统动力学............................................................... 8 2. 1电力拖动系统转动方程式 ........................................................8 2.2 多轴电力拖动系统简化....................................................... 10 2.3负载的转矩特性与电力拖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 18 思考题...................................................................................................................................... 22 习题.......................................................................................................................................... 23 第3章直流电机原理..................................................................... 26 3.1直流电机的用途及基本工作原理.................................................. 26 3.2直流电机的主要结构与型号...................................................... 29 3.3直流电机的磁路、空载时的气隙磁密与空载磁化特性................................ 33 3.4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37 3.5 电枢电动势与电磁转矩....................................................... 44 3.6 直流电机................................................................. 48 3.7直流电动机运行原理............................................................ 51 3.8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56 3.9串励和复励直流电动机.......................................................... 62 3. 10 直流电机的换向.............................................................. 64 思考题...................................................................................................................................... 65 习题.......................................................................................................................................... 67 第4章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运行 ...........................................................68 4.1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启动..................................................... 68 4.2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70 4.3他励直流电动机的电动与制动运行................................................ 80 4.4直流电力拖动系统的过渡过程.................................................... 90 思考题..................................................................................................................................... 102 105 第5章变压器..........................................................................108 5. 1 概述............................................................ 108 5.2 变压器空载运行............................................................ 113 5.3 变压器负载运行............................................................ 121 5.4 标幺值.................................................................... 134 5.5 变压器参数测定......................................................... 136 5.6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140 5.7变压器的连接组别............................................................. 145 5.8 变压器的并联运行.......................................................... 151 5.9 自耦变压器................................................................156 5. 10仪用互感器................................................................. 159 思考题.................................................................................................................................... 161 习题........................................................................................................................................ 164 第6章 交流电机电枢绕组的电动势与磁通势...............................................168 6. 1 交流电机电枢绕组的电动势 ................................................. 168 6.2交流电机电枢绕组............................................................. 176 6.3 交流电机电枢单相绕组产生的磁通势.......................................... 185 6.4 三相电枢绕组产生的磁通势.................................................. 195 6.5 两相电枢绕组产生的磁通势 ................................................. 200 思考题.................................................................................................................................... 204 习题........................................................................................................................................ 206 第7章异步电动机原理..................................................................208 7.1异步电动机结构、额定数据与工作原理........................................... 208 7.2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不转、转子绕组开路时的电磁关系............................. 214 7.3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堵转时的电磁关系........................................... 220 7.4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旋转时的电磁关系........................................... 227 7.5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功率与转矩................................................ 235 7.6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238 7.7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及其测试方法......................................... 247 7.8三相异步电动机参数的测定..................................................... 248 思考题.................................................................................................................................... 251 习题.............................................................................. 253 第8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与制动.....................................................256 8. 1 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启动.....................................................256 8.2 鼠笼式三相异步电动机降压启动...............................................257 8.3髙启动转矩的鼠笼式三相异步电动机............................................. 264 8.4 绕线式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 ............................................... 266 8.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各种运行状态................................................. 273 思考题.................................................................................................................................... 285 习题........................................................................................................................................ 287 第9章同步电动机......................................................................289 9. 1 概述.......................................................................289 9. 2 同步电动机的电磁关系 ..................................................... 291 9.3同步电动机的功率关系与矩角特性 .............................................. 296 9. 4 同步电动机功率因数的调节.................................................. 301 9.5 同步电动机的启动.......................................................... 305 思考题.................................................................................................................................... 306 习题........................................................................................................................................ 306 第10章 三相交流电动机调速 ...........................................................308 10.1 鼠笼式异步电动机调速................................................... 308 10.2 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调速 ................................................... 320 10.3 同步电动机调速 ......................................................328 思考题......................................................................... 330 习题...................................................................................................................................... 332 第11章 电动机的选择 ................................................................ 333 11. 1电动机的发热与温升........................................................ 333 11.2 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335 11.3 电动机的一般选择 .......................................................338 11.4 电动机额定功率的选择................................................... 341 11.5 电动机额定转矩的选择....................................................343 11.6 电动机的过载倍数与启动能力..............................................343 思考题......................................................................... 344 第12章微控电机..................................................................... 347 12.1 单相异步电动机 .........................................................347 12.2 伺服电动机 .............................................................353 12.3 力矩电动机 .............................................................358 12.4 微型同步电动机 ........................................................ 359 12.5 步进电动机 ............................................................ 362 12.6 旋转变压器............................................................. 368 12.7 自整角机............................................................... 370 12.8 测速发电机..............................................................375 思考题......................................................................... 378 习题......................................................................................................................................379 参考文献 .............................................................................................380
### 回答1: 直流电机是普遍应用于各种工业控制及自动化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电动机主要是由电枢、磁场和机械部分组成。在工业实际应用中,直流电机电机拖动系统更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介绍直流电机拖动模型框图simulink。 针对直流电机拖动系统,Simulink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电机模块,并且允许对周围的控制环境建模。在建模时要考虑到其包含很多元件,比如电机、输入信号、控制器、电池、反馈等等。建立拖动模型框图的原则是尽可能的简化,但保留电机本身的重要功能。 在Simulink中,首先要建立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包括电机电路参数、电机转动运动学关系方程和电机控制律等。然后,将电机装入控制系统中,包括电机输入电压信号、控制器、反馈环节等。最后在Simulink中将这些模块组合在一起。 拖动模型框图中主要包含以下模块:各种电机参数、电池、功率电子器件、控制器、反馈环节等。其中电机参数模块主要包括电阻、电感、电动力方程等。电池模块主要指用何种电池为直流电机供电。功率电子器件模块是指直流电机的速度、转矩和方向需要通过使用各种特定的逻辑电路才能得到。控制器模块一般为PID控制器,控制电机的输出信号,使其满足期望值。反馈环节模块则是为了获取电机各种参数的反馈信息。 总之,直流电机拖动模型框图Simulink是一个完整的电力电子控制系统,它能够让工程师以最快的时间内搭建出理想的电动机控制系统,并对其进行仿真和测试,从而实现优化控制并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 回答2: 直流电机是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一种电机类型,因其运行可靠、结构简单、调速性能好等特点广泛使用于工业生产现场,对于直流电机的研究和模拟,也是工程师们常常要进行的工作之一。 Simulink是MATLAB中的一种模块,在Simulink中,我们可以通过搭建模型框图的方式,来模拟直流电机拖动过程。同时,在Simulink中,也可以自定义不同的控制器,以实现直流电机的调速等功能。 针对直流电机拖动模型框图,我们可以按照以下过程进行设计: 1. 构建电机模型:根据直流电机的特性,我们需要确定直流电机的参数,包括电感、电阻、电动势等。根据这些参数,我们可以搭建直流电机的模型框图。 2. 设计控制器:为实现直流电机的调速控制,我们需要设计控制器。控制器的设计应该能够根据外部输入的信号,来控制电机的旋转速度。 3. 进行模拟:在Simulink中,我们可以进行模拟计算,以验证所设计的直流电机模型和控制器是否能够满足要求。通过反复的模拟验证,我们可以对直流电机拖动过程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不断优化设计方案。 总之,通过Simulink搭建直流电机拖动模型框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并实现电机的控制和调速,对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功不可没。 ### 回答3: 直流电机是一种常见的电动机,它的控制是很重要的。为了方便控制和分析直流电机,我们可以使用Simulink来建立直流电机拖动模型。建立模型的框图如下: 首先,我们需要设定电机的参数。包括电动机的电阻,电感和转矩常数等参数。接下来是控制器的部分。我们需要设定控制器,包括比例控制器或其他类型的控制器来对电机进行控制。我们可以使用PID控制器或其他控制器来控制电机。 接着是模拟输入部分。我们需要将设置好的模拟输入,如实际转速,期望转速以及实际电流等输入到模型中。然后我们将设定好的电机参数和控制器连接到输入部分。在这个部分中,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输入信号,如正弦波,方波或三角波等。 接下来是电机的部分。我们将设置好的电机参数和控制器的输出连接到电机。这将使模型在开始运行时,从控制器中得到指令,使电机产生相应的反应。在模型的这一部分,我们还可以添加减速器,负载等。 最后是输出部分。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从电机中得到反馈信号,如电流,转速和转矩等。这些反馈信号可以用于观察电机的反应和性能,分析其性能和进行校准。 这就是直流电机拖动模型的框图。建立模型框图是进行模拟分析和测试的基础。通过Simulink,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以实现更好地控制和优化。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dpq666dpq666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