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美食和风景,可以抵抗全世界所有的悲伤和迷惘

美食,顾名思义就是美味的食物,贵的有山珍海味,便宜的有街边小吃。其实美食是不分贵贱的,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都可以称之为美食。中国素有"烹饪王国"这个美誉。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里,我们有五十六个小家庭,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美食吃前有期待、吃后有回味,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味觉感受,更是一种精神享受。享受美食也要看场合,场合好美食吃起来才有味道。我们来自祖国的大江南北,接下来我们看看来自不同地方的特色美食。

山东煎饼

要介绍家乡美食的话,我首推山东煎饼.虽然单吃可能平平无奇,但是煎饼的特点就是啥都能夹.比较古老的吃法是煎饼卷大葱,再佐以酱料.背景:山东煎饼,传统特色面食。源于山东泰山.相传孟姜女哭长城,所带食物即煎饼.清代蒲松龄《煎饼赋》:“溲含米豆,磨如胶饧,扒须两歧之势,鏊为鼎足之形,掬瓦盆之一勺,经火烙而滂,乃急手而左旋,如磨上之蚁行,黄白忽变,斯须而成,‘卒律葛答’,乘此热铛,一翻手而覆手,作十百于俄顷,圆于望月,大如铜铮,薄似剡溪之纸,色如黄鹤之翎,此煎饼之定制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忻州瓦酥

忻州瓦酥始于明末清初,以其形似瓦片而得名,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制作瓦酥选用精粉、纯蛋黄、上等食油、细砂糖为料,先将鸡蛋去蛋清,留蛋黄。蛋黄内不能带入蛋清,否则容易起泡。蛋黄打好后,放入全面容器内,用水棒搅动均匀,然后将全部砂糖和近一半的食油倒入全面容器内,继续搅动,待油、糖面完全混合均匀为止。余下的一半面粉倒在面案上,面中间挖一坑,每次取容器内搅匀的蛋黄二三斤,放入面坑内,合成面团,软硬适宜,用面棍擀开后,切成瓦酥条状,在专用模具内,磕制成形。半成品放入油锅后炸制,炸成金黄色即可出锅。出锅后趁热用森棒压制成瓦状。瓦酥一般长10厘米,宽4厘米,厚0.5厘米,内外皆呈金黄色,上印“忻州瓦酥”字样。每公斤约有五十二至五十八块。其质酥脆,味甜香郁,鲜食酥沙,松软;干食酥脆、甘香,堪称炉食中之一绝。久放色味不变,常食有健胃壮身的功用。

1900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路经忻州市,州官许翰度敬上由麻会镇(今麻会村)王凤龙师傅制作的瓦酥,慈禧食后龙颜大开,赐名“龙凤瓦酥”。也就是从那时起,忻州的瓦酥名声大震,成为山西地地道道的名特产品。

【原材料】:面粉4平勺(我家的电子秤坏了,无法称重量,勺子是火锅专用勺),鸡蛋3~4个(我开始用了3个鸡蛋,感觉面团有点干,又加了1/2个)、白糖1汤匙、食用油3汤匙(传统配方:标准粉五十六斤,鲜鸡蛋黄十五斤,食油二十七斤八两,砂糖粉十二斤九两,生产成品一百斤,朋友们可以根据这个比例自己换算所用材料的重量)。

【龙凤瓦酥基础面团的调制】:

1.准备3个鸡蛋,把蛋黄和蛋清分离开。

2.取蛋黄,用筷子把蛋黄搅打散。

3.小碗里放入1平勺面粉。

4.打好的蛋黄液倒入面粉中,用筷子朝一个方向搅拌均匀,成蛋黄面粉糊。

5.蛋黄面粉糊里加入3汤匙食用油。

6.加入1汤匙白糖(按照这个量做出来的瓦酥口感不甜,喜欢甜味的朋友适当增加白糖使用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莜面栲栳栳

莜面栲栳栳是我家乡左权的特色美食,它工艺讲究,成形美观与口感劲道完美结合,加上“羊肉臊子台蘑汤,一家吃着十家香”,便成了地地道道的美食,就连康熙皇帝朝拜五台山时,也以品此为人生快事。它的原料莜麦不仅有耐饥抗寒、保肝、保肾,造血及增强免疫力之作用,而且还有强体、健脑、清目、美容之功能,常食可提高智力、降低胆固醇,治糖尿病也有良好的效果 。它既是营养丰富的食物,也是降血防癌的药物。除了好吃健康之外它还有很多传说,感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去百度看看,这里我就不详细讲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灌肠

我家乡当地的一个特色小吃是一种叫作灌肠的面食,这种小吃的固定搭配是一碗豆腐串。如果你到了当地,找到一家比较正宗的灌肠店,你会发现简单的搭配竟会成为一种风味。店主会递给你一盘切好的灌肠,桌子上再备上各种调料:香油,带有蒜末的调料,辣椒酱,醋。我一般是按以上的顺序加的。有的商家会撒上一些香菜调味。灌肠的口感比较爽口,加有芝麻,香油等的豆腐串较香,二者相辅相成,称得上是当地一绝。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沟帮子熏鸡

沟帮子熏鸡始创于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为关外传统名吃,沟帮子熏鸡创始人尹玉成。1887年,少年尹玉成独闯关东,当他来到当时的通关要道沟帮子(今辽宁省北镇市沟帮子镇)时,见此地山灵水秀,民风淳朴,决定在此定居。他以家传手艺开起面馆,并自酿美酒,名曰“沟帮子小烧”。尹玉成为人侠义忠厚,常济困苦百姓,深得乡人爱戴,后得到当地一户杜姓富商的看重,与杜家小姐结为连理,此后人称尹四爷。
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尹四爷在回家途中,偶遇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见其困厄交加无安身之处,于是心生怜悯,接回家中照顾。悉心的照料,使老人很快康复,因无比感激尹四爷的帮助,老人在临行前,将自己的御厨身份,和遭人迫害逃出皇宫的经历据实相告。最后,老人从怀中掏出一本熏鸡秘方,告诉尹四爷:此物乃我四十多年经验独创的宫廷熏鸡秘方,此熏鸡深得先皇喜爱。我遭人算计就是因为这本秘方。你依照此法制熏鸡售卖,必将大有所成。
尹玉成大喜,依照此法熏鸡并大胆创新改良配方,同时搭配自制烧酒售卖,不久,“熏鸡烧酒”就街知巷闻,成为沟帮子著名小吃。尹四爷在岳父帮助下于1889年创立熏鸡坊,取名“沟帮子熏鸡”。由于口味独特,沟帮子熏鸡深受当地百姓及过往客商青睐,后被御膳钦点奉为“宫廷皇鸡”。在民间,沟帮子熏鸡也被誉为“中国四大美食名鸡”之首,蜚声四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驴肉火烧

“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驴肉香,马肉臭,饿死不吃骡子肉”等俗语充分展示了驴肉火烧的美味。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其后代同室操戈。朱元璋的四儿子燕王朱棣发兵与朱元璋立的继承人——明惠帝朱允炆开战。朱允炆派大将李景隆与朱棣鏖战在白沟河一带,李景隆兵败退到徐水漕河镇。军中粮食匮乏,李景隆无奈命军士杀军马充饥。当地百姓有吃驴肉的习俗,所以烹饪的马肉也尤为香。自此烹马为食也成徐水漕河镇的习俗,制做出的马肉味道益美。清代,康熙重农桑,禁屠戮牛马,漕河一带士人便改以食马肉习俗,仅以驴肉食用;又加驴比马价格贱,人们专养驴食用。再有当地烙制的火烧外焦里嫩,刚出炉的火烧夹上烹制的小驴肉,成为遐迩闻名的当地名吃。
驴肉的营养极为丰富,每100克驴肉含蛋白质27克,其蛋白质含量比牛肉猪肉都高,而脂肪的含量很低,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驴肉还含有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及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驴肉中特有的氮浸出物,这些物质不仅能增进食欲,而且能增加肉的香味和味道。
欢迎大家到河北吃驴肉火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吊炉小烧饼

昔阳吊炉小烧饼,俗称烧饼,是昔阳传统食品。产生于金元时期,迄今有八百余年历史。当时,外族侵略,战火纷起,人们为了逃避战乱经常离乡背井,一种好消化、易保存、便携带的食物——烧饼也就应时而生了。此后人们几经改进,成为现在的吊炉小烧饼,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昔阳人走亲访友的佳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羊肉泡馍

羊肉泡馍,亦称羊肉泡,古称“羊羹”,关中汉族风味美馔,源自陕西省渭南市固市镇。它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食后回味无穷。

北宋著名诗人苏轼留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诗句。因它暖胃耐饥,素为陕西人民所喜爱,外宾来陕也争先品尝,以饱口福。羊肉泡馍已成为陕西名吃的“总代表”。
羊肉泡馍在过去是进贡皇帝的饮食而发明的。而羊羹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那时也被列为国王、诸侯的礼馔。
羊肉泡馍,最早为西周礼馔,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羊肉泡馍是在古代羊羹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古代许多文献,如《礼记》以及先秦诸子,都曾提及羊肉羹。最初多用于祭祀及宫廷御筵。西周时曾将羊肉羹列为国王、诸侯的礼馔。《战国策》记载中山国君,由于一杯羊羹而激怒了司马子期,怒而走楚,说楚王伐中山,招致亡国的命运。据《宋书》记载:南北朝时,毛修之因向宋武帝献出羊羹,味美,武帝竟封俘虏修之为太官史,后又高升为尚书光禄大夫。到了隋朝,出现了“细供没忽羊羹”(谢讽《食经》)。此当为最初羊肉羹和面食混作的烹调形式。据文献记载,唐代宫廷御膳和市肆都擅长制羹汤。“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羊羹者,羊肉烹制的羹汤,即当今羊肉泡馍的雏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莱芜炒鸡

山东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叫做“无鸡不成宴,无鱼不成席”。大小宴席中,除了鱼之外,鸡是必不可少的,鸡在这里的寓意为“吉”,图个喜庆,另外山东人也确实爱吃鸡。莱芜炒鸡起源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也是有40多年的历史了。莱芜炒鸡一般选用散养的莱芜黑公鸡,并且加入了泰沂山脉特有的红袍花椒,炒出来的辣子鸡麻辣而味香,鸡肉筋道入味,可辣可麻,而又咸香入味。莱芜炒鸡中比较有名的是鹿家炒鸡和棋山炒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壶关羊汤

长治人喜欢喝羊汤,而羊汤又以壶关县的最为有名。壶关羊汤的做法是把煮熟的羊下水切成丝,浇上羊骨头老汤,并配上盐、醋、味精、香菜、辣椒等佐料,鲜香味美具有暖中补虚之功效。

提起壶关羊汤,还有段传说。相传,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为争夺天下,亲自率领人马北上远征。行至太行山鹅屋岭,山高坡陡,地势险要,人烟稀少,行军几日兵困马乏,缺粮少水,难以前进。眼看着战士们陆续减少,急得曹操整日唉声叹气。忽一日在半山腰见一牧童放一只羊。曹操命令卫士将牧童请来问话。牧童一见曹操气度不凡,威风凛凛,问:“叫我何事?”曹操说:“我军将士几日水米未沾,想借用你这只羊,宰杀了供士兵充饥,日后吾夺得天下,必以重金酬谢。”牧童说:“一只羊怎能供你几万人食用,你看前边山上有那么多山羊,足够你的士兵饱餐一顿。”曹操顺牧童手指的方向,见一片白茫茫的山羊在吃青草,顿时喜出望外,下马大礼参拜牧童,回头一看,已不见牧童。原来牧童是太白金星所化,他去蓬莱路过太行山,看见曹操要遇大难,前来相助。曹操看见空中有红云一朵向东而去,跪拜说:“天助我也!”于是命令将所有的山羊杀掉,取山沟里的水炖羊肉吃,并且将内脏也煮之成汤食而喝。将士们大饱口福,精神振奋,一口气登上了太行山。

当地人民为了纪念曹操的北上远征,每到立秋之后,家家户户都要炖羊肉,熬羊汤,煮饺子,炸丸子,喝羊汤。年复一年,这种吃法一直流传至今。

河南烩面

河南烩面 ,“中国十大面条”之一 ,河南三大小吃之一。是一种荤、素、汤、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汤好、面筋道、营养高,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遍及全国。
烩面以优质高筋面粉为原料,辅以高汤及多种配菜,一种类似宽面条的面食。汤用上等嫩羊肉、羊骨(劈开,露出中间的骨髓)一起煮五个小时以上,先用大火猛滚再用小火煲,其中下七八味中药,以把骨头油熬出来为佳,煲出来的汤白白亮亮,犹如牛乳一样,所以又有人叫白汤。辅料以海带丝、千张丝、粉条、香菜、鹌鹑蛋等,上桌时再外带香菜、辣椒油、糖蒜、辣椒碎等小碟,分为汤面和捞面两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柳林碗团

​ 相传西晋末年,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反晋,从离石左国城派大将石勒发兵攻晋,营地扎在柳林三郎堡。当时自然灾害严重,战乱频繁,军粮供应不足,军士就把荞麦磨碎后熬成粥喝。一天,几个军士外出,误了饭时,回来后,荞面粥已结块,士兵就把碗内的荞面团扒下来抓食。有人嫌味道太淡,便把荞面团切成条,随便撒了一些盐,浇了些醋、蒜泥、姜末、葱花等佐料,一吃居然非常美味。有人给石勒端去一份,石勒吃后,大加赞赏,让厨房如法制作,军士饱尝后精神大振。当地百姓闻讯后,去军营观看,军士就让百姓尝鲜。百姓尝后,甚感奇特,就模仿着去做,从此在民间得以流传。

刚开始在锅内熬煮,碗内盛放,晾凉即食,后来发展到一小碗盛面糊,上笼蒸熟,晾凉而食。外国传教士来柳林后,把刀、叉扎的习惯传到柳林,碗团也由原来的筷子夹变为刀叉扎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