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信息量和平均信息量,在这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上篇文章:《通信原理》(2):信息量及平均信息量
1.一般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有效性:在给定信道内所传输的信息内容的多少,或者说是传输的“速度”问题,要求通信系统高效率地传输消息,即以最合理、最经济的方法传输最大数量的消息
可靠性:要求通信系统可靠地传输消息,接收信息的准确程度,也就是传输的“质量”问题
有效性和可靠性两个问题相互矛盾而又相对统一,一般情况下,要增加系统的有效性,就得降低可靠性,反之亦然。
其余还有适应性、保密性、标准性、维修性、工艺性等
1.2 模拟通信系统
有效性:可用有效传输频带来度量
可靠性:可用接收端最终输出信噪比来度量
1.3 数字通信系统
有效性:可用传输速率来衡量
可靠性:可用差错率来衡量
2.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指标
上面我们谈到数字系统的有效性可用传输速率来衡量,有以下三种:
- 码元传输速率
- 信息传输速率
- 频带利用率
数字系统的可靠性可用差错率来衡量,有以下两种:
- 码元差错率
- 信息差错率
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码元?
2.1 码元
码元:一个数字脉冲就是一个码元,或者也可以说码元就是一个固定时长的波形信号,用这个波形来代表一个K进制数字。
如下图就是一个码元,这个码元有两种形式,高表示1,低表示0(反过来也可以),它就表示了一个二进制数
码元与比特的关系:码元携带多少比特信息,与码元的进制有关
例如一个4进制码元,他就有四种不同的形态,分别表示0,1,2,3;对应的二进制就是00,01,10,11;可见需要两位2进制数才能表示,因此它就携带了2比特的信息(这里有个前提条件,每个符号等概率传输)
同理,8进制码元,携带3比特信息
M进制码元,携带log2(M)比特信息
2.2 码元传输速率与信息传输速率
码元传输速率RB表示一秒钟传输多少个码元,也称波特率或符号速率,单位是波特(Baud)
注意:波特率和码元是几进制没有关系!
信息传输速率Rb指的是一秒钟传输的比特个数,也称比特率,单位是比特/秒,可记为bit/s ,或 b/s ,或bps
如果M进制符号等概率传输,信源熵有最大值值log2M,此时波特率和比特率的关系为:
更一般的情况,每一个符号不一定等概率传输时,波特率和比特率的关系为:
式中,H为信源中每个符号所含的平均信息量(熵)
2.3 频带利用率
比较不同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时,仅看传输速率是不够的;还应看在传输速率下所占信道的频带宽度
因此,衡量数字通信系统传输效率的是单位频带内的码元传输速率:
数字信号传输带宽B取决于码元速率,而RB和信息速率Rb有关。为了比较不同系统传输效率,可定义频带利用率为:
2.4 差错率
衡量通信系统可靠性指标常用误码率和误信率表示
误码率(码元差错率):是指发生差错的码元数在传输总码元数中所占的比例,更确切地说,误码率是码元在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即:
误信率(信息差错率):是指发生差错的比特数在传输总比特数中所占的比例, 即:
在二进制中有,误码率Pe=误信率Pb
2.5 例题
例:已知一个二进制数字信号在2min内共传送了72000个码元,试计算
- 其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各为多少?
- 如果码元宽度不变(即码元速率不变),但改为八进制数字信号,则其码元速率为多少? 信息速率又为多少?
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