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第一课--------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一、数据结构的起源

“数据结构”的概念起源于1968年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唐纳德.克努特教授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二、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1. 基本概念
(1)数据Data:可被计算机识别并加工处理的对象。
(2)数据元素Element:由数据组成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基本单位。
(3)数据项Item:组成数据元素、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数据元素在计算 机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有若干数据项组成。
2. 数据结构(Date Structure)
数据结构指某一数据对象及该对象中所有元素之间的关系组成。即数据如何组织并存储于计算机中使其能有效运行的方式。
(1)逻辑结构(Date Structure):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根据数据结构中数据元素之间关系的不同特征,可划分为:
a、集合结构:数据元素除了同属一个集合外,没有其他关系。
b、线性结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对一关系。
c、树形结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关系。
d、图结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多对多的关系。
四种逻辑结构可分为两类: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2)存储数据(Storage Structure):数据及数据之间的关系在计算机内的表现形式。
存储时需要:数据元素和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
a、顺序存储结构:将逻辑上相关的数据元素依次存储在地址连续的存储空间中。
b、链式存储结构:数据元素是可以存储在是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存储空间,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指针域来体现。
c、索引存储结构:建立附加的索引表来标识结点的地址。
d、散列存储结构:将数据元素的关键字与存储位置之间建立散列表。
总结:
1.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是两种最基本的存储表示方法。
2.存储时不仅保存了数据元素,还保存了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3.逻辑结构面向应用问题,存储结构面向于计算机,存储结构是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内的映像。
**(3)数据运算(Operations):数据被使用的方法。
常见运算:

  1. 搜索运算—在数据结构中搜索满足一定条件的元素。
  2. 插入元素—在数据结构中插入新元素。
  3. 删除元素—将数据结构指定元素删除。
  4. 更新运算—将数据结构中指定元素更新为新的元素。
    数据结构三要素:给定数据,分析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元素,采取适当的存储结构,实现数据运算。

三、为什么要学习数据结构

  1. 解决问题方法的效率与数据的组织方式有关。
  2. 解决问题方法的效率与算法的巧妙程度有关。
  3. 数据结构是研究处理数据的过程,数据结构和算法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之一,更是软件技术的基础。
  • 3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