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已知SAR卫星相关信息整理(持续更新-2022.9.6)

各处网站新闻摘摘抄抄,修修补补整理,方便日学习工作中查阅。2022.3.1

软件数据导入、数据源扩展,xml参数文件读取。


1.1978年6月27日,美国 Seasat(“海洋卫星”A号)

        1978年6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了海洋卫星(SeaSat),在卫星上首次装载了合成孔径雷达,对地球表面1亿km'的面积进行了测绘,该卫星在空间飞行100 天,采用的是重复轨道干涉模式,首次从空间获得地球表面雷达干涉测量数据。

        在Seasat-A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利用航天飞机分别于1981年11月、1984年10月和1994年4月将Sir-A、Sir-B和Sir-C/X-SAR3部成像雷达送入太空。Sir-A是一部HH极化L波段SAR,天线波束指向固定,以光学记录方式成像,对1000×104km2的地球表面进行了测绘,获得了大量信息,其中最著名的是发现了撒哈拉沙漠中的地下古河道,显示了SAR具有穿透地表的能力,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巨大震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取决于被观测地表的物质常数(导电率和介电常数)和表面粗糙度,另一方面,波长越长其穿透能力越强。Sir-B是Sir-A的改进型,仍采用HH极化L波段的工作方式,但其天线波束指向可以机械改变,提高了对重点地区的观测实效性。Sir-C/X-SAR是在Sir-A,Sir-B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引入很多新技术,是当时最先进的航天雷达系统:具有L、C和X3个波段,采用4种极化(HH,HV,VH和VV),其下视角和测绘带都可在大范围内改变。

2.1988年,美国 Lacrosse(长曲棍球)

        “长曲棍球”(Lacrosse)系列SAR卫星,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军用雷达侦察卫星,已成为美国卫星侦察情报的主要来源。自1988年12月2日,由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将世界上第1颗高分辨率雷达成像卫星“长曲棍球-1(Lacrosse-1)”送入预定轨道后,又分别在1991年3月、1997年10月、2000年8月和2005年4月将Lacrosse-2、Lacrosse-3、Lacrosse-4、Lacrosse-5送入太空,目前在轨工作的有Lacrosse-2~Lacrosse-5。4颗卫星以双星组网,采用X、L2个频段和双极化的工作方式,其地面分辨率达到1m(标准模式)、3m(宽扫模式)和0.3m(精扫模式),在宽扫模式下,其地面覆盖面积可达几百km2。

3.1991年,欧洲空间局 ERS(欧洲遥感卫星)

        ERS-1和ERS-2(EuropeanRemoteSensingSatellite)雷达卫星为欧洲空间局分别于1991年7月和1995年4月发射﹐携带有多种有效载荷,包括侧视合成孔径雷达和风向散射计等装置。ERS-1和ERS-2雷达卫星构成对同一地面访问时间相差一天的星对,使得两次取得的SAR 数据之间的相干性得到了一定保障,采用太阳同步晨昏轨道,该系统采用的是重复轨道干涉模式,卫星编队形式为跟飞。

        卫星采用法国Spot-I和Spot-Ⅱ卫星使用的MK-1平台,装载了C波段SAR,天线波束指向固定,并采用VV极化方式,可以获得30m空间分辨率和100km观测带宽的高质量图像。Envisat是ERS计划的后续,由欧空局于2002年3月送入太空的又一颗先进的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雷达成像卫星。Envisat上所搭载的ASAR是基于ERS-1/2主动微波仪(AMI)建造的,继承了ERS-1/2AMI中的成像模式和波束模式,增强了在工作模式上的功能,具有多种极化、可变入射角、大幅宽等新的特性,它将继续开展对地观测和地球环境的研究。

4.1992年,日本 JERS-1(日本地球资源卫星)

        JERS-1雷达系统是日本于1992年2月11日在Tanegashima空间中心被发射升空,采用太阳同步晨昏轨道,该卫星采用了重复轨道干涉模式,主要用于地质研究、农林业应用、海洋观测、地理测绘、环境灾害监测等。载有2个完全匹配的对地观测载荷:有源SAR和无源多光谱成像仪,运行在570km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上,入射角固定、单一极化(HH),工作在L波段(中心频率1.275GHz),分辨率18m。

评论 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