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七层模型

网络初步发展

第一代计算机 图灵机 二战 破译电码

电脑究竟识别的是什么信号?

电信号(二进制信号1010101010)

电脑究竟是如何将人类使用的抽象语言(如声音,文字,数字)转换成电脑可

识别的电信号

可以将电脑内部看做一个个工厂

应用层---------------负责人机交互(将人类的抽象语言,转换为编码)

表示层---------------将编码转为二进制代码(对信息加密和压缩的功能)

上面这两层识别翻译我们人类抽象语言

http->https (为什么) 安全性高

https如何实现安全性的呢

https=tls+http

tls为了保护数据,将传输数据加密了

非对称加密+对称加密+ca证书

RSA 768 1024 2048 des

会话层 

虽然已经可以实现给正确的计算机,发送正确的封装过后的信息了。但我们总不可能每次都要调用传输层协议去打包,然后再调用IP协议去找路由,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自动收发包,自动寻址的功能。于是会话层出现了:它的作用就是建立和管理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

传输层

当发送大量数据时,很可能会出现丢包的情况,另一台电脑要告诉是否完整接收到全部的包。如果缺了,就告诉丢了哪些包,然后再发一次,直至全部接收为止。

简单来说,传输层的主要功能就是:监控数据传输服务的质量,保证报文的正确传输。

网络层(支持ip,路由器也工作在这一层,主要功能是选路和隔离广播)

介质访问控制层 (可以控制cpu进行运算的功能,将二进制转为电流或数字信号)

media access control/MAC

物理层(识别电信号)

电脑由一台变为二台

(对等网络)

1.传输介质

2.传输协议 (tcp/osi)

3.传输设备(网卡)

连接电脑需要用到传输介质(常见的RJ45双绞线)

RJ45双绞线(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100m

相同属性用交叉,不同属性用直连

路由器和个人终端(pc)是同种设备

568A(交叉线)绿白绿 橙白蓝 蓝百橙 棕白棕

568B(直连线)橙白橙 绿白蓝 蓝白绿 棕白棕

RJ11电话线(传输的是模拟信号,需要通过调制解调器将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

光纤(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多模光纤适合近距离 (容易发生信号散发,衰减)

单模光纤适合远距离 (比较集中,发生较少衰减)

研究对等网络如何变大,怎么变大,变成现今互联网呢?

1.延长传输距离

RJ45 100m

光纤 大部分距离较远 2000m

光纤传输的是光信号

猫(modem,调制解调器)

将光信号转成数字信号,也就是我们说的电信号

传输速率

1000M/S

1024MB 数据转换单位

bps

1000M = 1G

100Mbps /8 * 85% = 10M 11M

bit 字

8

Bytes 字节

1024

kB

最早延长传输距离方式

使用中继器延长传输距离

传输距离越远(1.电压下降,2.波形失真)

中继器工作物理层,提高电压

中继器最长延长距离是500m

5-4-3-2-1

2.节点需要增加

网络拓扑结构

1.总线型 中间设备中断,通讯中断,并且极其容易产生冲突,延迟太高(2s为最高阈值)

2.环形

3.星型,中间设备强大,必须第三方

4.网状型也有人称之为混合型(冗余最高,但部署复杂,成本太高)

使用最多为星型

最早出现的中间设备是第三方设备(hub-集线器工作在第一层

,铜片负责导电,power负责加压)

1.安全问题

2.网络是否会有延迟(肯定会有,A->B发消息

cd都收到了,但他们不需要,处理垃圾需要时间

造成网络延迟,这样的垃圾数据包越多,延迟越大)

3.地址的问题(如果超过两台电脑,必须给他们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全球唯一,格式统一)

网卡必须有一个唯一的名字

这个一个地址,也就是电脑的名字,我们称它为(MAC地址)

MAC由48位2进制组成,出厂烧录一串数字

MAC地址?为什么?

介质访问控制层 而介质访问控制层的全程 MAC

前24是IEEE管理员指定的 统一规则

后24位是厂商指定

如何查看mac地址 ipconfig /all ipconfig -all

4.冲突的问题

解决信号冲突的方式

CSMA/CD

载波侦听---------冲突检测-----------多路访问技术

它解决

我们希望网络规模越来越大

1.无限传输距离

2.没有冲突

3.单播一对一

4.端口密度(24-48口)

为了满足网络范围增加的需求,人们发明了网桥(网桥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迭代,产生了交换机)

交换机(24-48口)

可以进行数据和电流之间的转换

1.无限传输距离(集线器hub为什么不能远距离传输,因为它只能加压,无法使波形恢复,

交换机工作在二层,MAC地址也是二层,交换机不仅可以加压,并且可以读取mac地址,读取发送信息,将信息转换成二进制信号,使得波形不失真,发出时,重新转为电流)

2.完全没有冲突(hub为什么会有冲突?因为hub工作在物理层,传输的是电信号,这样信号一定会冲突

而我们的交换机工作在第二层,是介质访问控制层的设备,当电流一进到交换机的时候,交换机将电信号直接转为二进制数据,存储进我们的交换机内存中)

3.单播一对一(存储起来二进制数据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IP 工作在网络层

IPV4 2^32 = 49亿

IPV6 2^128

192.168.1.1

1100 0000 00000001

A=10

B=11

C=12

D=13

E=14

F=15

A类 0 - 127.255.255.255 默认子网掩码 255.0.0.0 确定他的网络地址位数 (11111111)

B类128-191 默认子网掩码 255.255.0.0 网络地址位数16

C类 192.-223 默认子网掩码 255.255.255.0 网络地址24位

192.168.1.1

11000000 10101000 00000001 0000000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与运算

11000000 10101000 00000001 00000000

192.168.1.0

192.168.2.2

192.168.1.0

192.168.2.0

广播域:同一个交换机下属于一个广播域,路由器同一个接口下,也属于一个广播域

广播:在同一个广播域目标mac地址未知的前提下,通过目标mac全F迫使交换机洪泛的行为,

叫做广播

在同一个广播域目标mac未知的前提下,通过广播获取目标mac地址所使用的技术

被称之为arp(地址解析协议)

arp

正向arp:已知对端ip,通过广播来获取对端mac

反向arp:已知对端mac地址,来获取对端的ip地址

免费arp:检测地址冲突

arp缓存机制:

可以将目标ip和目标mac对应关系保存在本地,当第二次访问时,直接从本地获取

不同网段找路,路由器工作原理

DNS:域名解析服务 Domain Name SERVICE

53

ip包 MTU 最大传输单元 MAX transform UNIT 1500个字节

TTL= TIME TO LIVE 防止环路

TTL 出身 一般而言 有64/128/256

每经过一个路由设备TTL减1

如果出现了环路,当TTL为0时,丢弃

icmp

ping 检测主机是否存活

tracert

广播帧的目的MAC地址为十六进制的FFFFFFFFFFFF,所有收到该广播帧的主机都要接收并处理这个帧。

广播方式会产生大量流量,导致带宽利用率降低,进而影响整个网络的性能。

当需要网络中的所有主机都能接收到相同的信息并进行处理的情况下,通常会使用广播方式。

 

 

 两个人建立通信 互相知道对方mac地址后,再进行通信 源mac和目标mac 此时 我们arp缓存会把ip和对象的mac 缓存在本地 

  • 2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理解OSI七层模型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 一:快速理解OSI七层模型 可以通过举例来直观理解每一层的功能。比如,我们可以将这七层模型直接套用到一个实际的场景,通过分析每一层的作用,来理解其在数据传输的具体功能。 二:了解数据传输过程,更快理解OSI 可以通过观察图表,了解每一层传输的数据单元以及数据是如何封装和解封装的。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每一层在数据传输所起的作用。 三:深入理解OSI七层模型 可以逐层深入理解每一层的功能: - 物理层:负责传输原始比特流; - 数据链路层:负责将原始比特流组织成帧并进行错误检测和纠正; - 网络层: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寻址; - 传输层:负责可靠的端到端数据传输; - 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话; - 表示层:负责数据的格式化和编解码; - 应用层:提供特定应用程序访问网络的接口。 四:了解OSI七层模型的历史 了解OSI七层模型的发展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需求和目的。比如,OSI七层模型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不同厂商的网络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问题,并提供一个标准的参考模型。 综上所述,你可以通过快速举例、了解数据传输过程、深入理解每一层的功能以及了解OSI七层模型的历史来更好地理解OSI七层模型。<span class="em">1</span><span class="em">2</span><span class="em">3</span> #### 引用[.reference_title] - *1* *2* *3* [快速理解OSI七层模型(举例理解,数据传输过程,深入理解OSI七层模型)](https://blog.csdn.net/CN_TangZheng/article/details/102476750)[target="_blank" data-report-click={"spm":"1018.2226.3001.9630","extra":{"utm_source":"vip_chatgpt_common_search_pc_result","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cask-2~all~insert_cask~default-1-null.142^v93^chatsearchT3_2"}}] [.reference_item style="max-width: 100%"] [ .reference_list ]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初夏_learning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