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地物光谱知识整理

遥感应用的光谱范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地物的反射光谱

反射波谱是以某物体的反射率或反射辐射能随波长变化的规律,以波长为横坐标,反射率为纵坐标所得的曲线即成为该物体的反射波谱曲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不同地物的反射波谱特征

城市道路、建筑物的反射波谱特性

红外波段较可见光波段反射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水体反射波谱特性

请添加图片描述

  • 水体的反射主要集中在蓝绿光波段;
  • 近红外、中红外波段有很强的吸收带,反射率几乎为零;
  • 但是当水体中含有其他物质时,反射光谱曲线会发生变化
  • 水中含泥沙时,由于泥沙散射,可见光波段反射率会增加,峰值出现在黄红区。水中含叶绿素时,近红外波段明显抬升。水体的反射主要在蓝绿光波段,其他波段吸收都很强,特别是到了近红外波段,吸收就更强,一般在遥感影像上,特别是近红外影像上,水体呈黑色。
土壤的反射波谱特征

请添加图片描述请添加图片描述

  • 自然状态下土壤表面的反射率没有明显的峰值和谷值;
  • 土壤的光谱特征曲线与土壤质地组成有关,一般来讲,土质越细反射率越高,有机质含量越高反射率越低;
  • 土壤反射波谱曲线较平滑,因此在不同光谱段的遥感影像上,土壤的亮度区别不明显
植被的反射波谱特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0.45um(蓝)、0.67(红)吸收带;
  • 0.55um(绿)强反射;
  • 0.8-1.0(近红外):1.1um植被特有的峰值
  • 1.3-2.5(近红外):1.45、1.95、2.7um水的吸收带请添加图片描述请添加图片描述
岩石的反射波谱特征

请添加图片描述

  • 岩石的反射波谱曲线无统一特征,矿物成分、矿物含量、风化程度、含水状况、颗粒大小、表面光滑程度、色泽等都会对曲线形态产生影响。
影响地物反射率的因素

太阳位置: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
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的方位角和观测角;
地理位置、地形、季节、大气透明度;
地物本身的变异;
植被病虫害;
土壤含水量;
水中含沙量;
时间推移;
植物生长期的变化;
各种随机因素,包括外界随机因素和机器响应的偏差。
请添加图片描述

  • 雪在蓝光0.49波段um附近有个峰值,随着波长增加,反射率逐渐降低,但可见光的蓝绿红波段反射率均较高;
  • 小麦在绿光波段0.54um附近有个峰值,两侧红光和蓝光有明显的吸收,在近红外波段有强反射;
  • 沙漠在红光波段0.6um附近有个峰值;
  • 湿地反射较弱

附:https://www.cnblogs.com/zgl-gis/p/10826404.html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