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遥感
遥感(Remote Sensing),可以理解为遥远的感知。遥感技术利用搭载在遥感平台上面的传感器对目标地物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记录下来而形成遥感影像。
其中 分辨率
作为传感器成像系统对输出影像细节辨别能力的一种度量,是遥感影像应用价值的重要技术指标,而对“影像细节”的不同度量则形成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分辨率,主要有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
1.1 空间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是基于像素的图像中对象的详细程度的度量,空间分辨率是以像素为单位的图像细节。高空间分辨率意味着更多细节和更小的网格单元尺寸。如WorldView-2卫星全色图像空间分辨率是0.5m,指的是影像中的一个像素所对应的实际地面大小为,高空间分辨率图像对于影响目标地物的识别和目视解译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高精度遥感应用中,空间分辨率描述地物的物理形态。
1.2 光谱分辨率
光谱分辨率是对影像中地物波谱细节信息的分辨能力,是卫星传感器接收地物箱射波谱时所能辨别的最小波长间隔
,当间隔较小时,光谱分辨率相应就会越髙,在同样的波谱范围下,通常影像波段数越多,光谱分辨率越高,如高光谱成像就是比多光谱成像的光谱分辨率更高,但光谱分辨率高的同时空间分辨率会降低,高光谱分辨率对于影像地物的分类识别等具有重要意义;光谱分辨率描述了一个波段中光谱细节的数量,高光谱分辨率意味着它的波段更窄。而低光谱分辨率具有覆盖更多光谱的更宽波段。在高精度遥感应用中,光谱分辨率描述地面的物质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