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链路层—使用集线器的星型拓扑
1.传统以太网传输介质的改变
回顾同轴电缆和双绞线的对比:
2.总线型—>双绞线为介质的以太网采用星型拓扑
星型拓扑的中心----集线器(Hub,多口的中继器)
双绞线和集线器配合使用,每个站需要用两对无屏蔽双绞线(放在一根电缆内),分别用于接收和发送。
1990年IEEE制定出星型以太网:10BASE-T 的标准802.3i
但是要注意:10BASE-T 以太网通信距离很短,每个站点到集线器的距离<=100m
同轴电缆转变成双绞线不仅因为双绞线价格便宜,也依赖于双绞线绞合度的精确:这样可以使得特性阻抗均匀以减少失真,而且大大减少了电磁波辐射和无线电频率的干扰。
上面提到:站点和集线器靠一根电缆连接,但是其实内部有两对双绞线,分别用来发送和接收。实际上还有更加复杂的绞合方法。
3.集线器的特点
(1)使用集线器的以太网在逻辑上仍然是总线网,各站共享逻辑上的总线,使用的还是CSMA/CD协议(更具体来说,各个站点适配的还是CSMA/CD协议),各站中的站点必须竞争对传输媒体对控制,并且在同一时刻至多只允许一个站发送数据
从表面上看使用集线器的局域网物理上是一个星型网,但是由于集线器使用电子器件模拟实际电缆线的工作,所以运行从逻辑上讲还是和传统以太网一样。
(2)集线器由中继器演变而来,是一个多端口的中继器,即一个多端口的转发器
原先使用中继器作为物理层的转发设备时,只能互联两个端系统(即两台主机),所以超过两个设备的互联,中继器不再适用,所以出现了多个端口的转发设备-----集线器。
(3)对信号进行再生、放大、转发,物理层设备,特别傻瓜
集线器和中继器都是物理层设备,只是对于信号(比特)进行再生、放大、转发,即收到1转发1,收到0转发0,也不进行碰撞检测,也就是说,如果同时有信号输入(此时发生了碰撞),所有的端口都将收不到正确的帧
(4)集线器具有少量的容错能力和网络管理能力
虽然不像传输层,对于流量有控制,对于拥塞有控制,但是现代的集线器作为一个物理层设备,也变得越来也强大了。
比如,如果在以太网中,有一个适配器出了故障,不停的泛洪以太网帧,此时集线器可以检测到适配器泛洪的故障,在内部断开和这台出故障的适配器的连线,使出现问题的以太网尽快止损,尽快恢复,正常工作
4.集线器之间的远程连接
IEEE802.3标准还可以使用光纤作为传输的媒体,相应的标准是10BASE-F系列,其中F代表Fiber(光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