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经济研究》《农业经济问题》文本分析技术最新进展总结盘点

瞿茜,郭俊聪,王越.区域经济增长的竞争与协同——基于对经济增长率的分解[J].南开经济研究,2024,(03):141-160.DOI:10.14116/j.nkes.2024.03.008.    

关键词:经济增长;;增长目标;;区域协调发展;;空间计量    

摘要:理解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及其背后的机制,对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地方政府每年年初制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将经济增长率分解为目标内增长和目标外增长,根据2009—2019年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的文本相似度及地级市之间的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利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互动。结果表明:第一,区域经济增长互动背后的机制表现为竞争与协同两方面,目标内增长的互动主要来自竞争,而目标外增长的互动主要来自协同。第二,区域经济互动中竞争与协同存在此消彼长的趋势,地方政府促进创新和改善环境的长期举措会降低其在追求短期经济增速上的竞争。研究结果对于理解我国区域之间的互动关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成新轩,杨博.中国自由贸易协定深度综合水平测算及高标准收敛性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23,(04):42-61.DOI:10.14116/j.nkes.2023.04.003.    

关键词:自由贸易协定;;深度综合水平测算;;协定升级;;高标准收敛    

摘要:已有研究多选取“WTO+”与“WTO-X”等52项条款测度自贸协定的深度,虽然应用比较广泛,但由于协定文本覆盖具有局限性,导致协定深度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不充分。本文通过界定内涵、设定文本研究范围和等效性标准以及权重赋值等规范步骤构建深度综合水平评价的修正测算体系。其中,广度测度范围以覆盖协定章节、条款以及附件等内容扩展了以52项议题为主体的传统测算框架,深度测度通过配套条款赋值的方法进一步体现协定在“纵向深度”上的差异。以此为依据,对中国已签订自贸协定文本的结构特征以及深度综合水平、行业合作深度、升级演变以及高标准收敛等内容进行多维度的深度研究。研究发现:(1)中国已签订自贸协定多侧重于边界规则等传统议题的覆盖,对边界内规则等新兴议题涉及较少;(2)自贸区行业间多采用“深度合作”方式促进产业间分工深化;(3)中国与发达国家进行的自贸区合作较发展中国家更具有广度与深度;(4)协定升级有助于促进其内容广度与深度的同时提升;(5)RCEP作为中国当前深度综合水平最高的自贸协定,在内容上表现出高标准水平,但已有协定只是在内容广度上具有向RCEP收敛的特征,在内容深度上与其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钱明辉,李胡蓉,郭佳璐,等.中国农村产业融合模式分析与融合度测算:基于文本数据挖掘的视角[J].农业经济问题,2023,(06):58-77.DOI:10.13246/j.cnki.iae.2023.06.009.    

关键词:农村产业融合;;文本挖掘;;融合模式;;融合度测算    

摘要:农村产业融合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降本提效具有重要意义,全面促进各地区的农村产业融合均衡发展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充分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的“4+1”模式及农村产业融合度测算体系,通过对2017—2019年注册地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工商实体经营范围文本数据的挖掘展开了农村产业融合度的测算,并基于测算结果对我国农村产业融合水平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1)2017—2019年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势头较好,呈现多元化的产业融合趋势;(2)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季度变化趋势较稳定,部分融合模式下机遇与挑战并存;(3)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呈现出高度分散的空间分布特征,区域发展非常不均衡。为此,本文建议在充分把握不同农村区域特色的基础上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和产业联结,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优化农村产业融合的外部环境,持续加深农业产业链前后延伸以形成农村产业多元化融合,不断加大相关领域人才培育力度以积极动员专业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建设。


童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标准——基于地方立法文本和规范性文件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23,(08):73-85.DOI:10.13246/j.cnki.iae.20221130.001.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成员权;;双层认定标准    

摘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标准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的核心问题。关于成员资格认定标准的统计分析显示,目前各地存在立法层级低、内容结构形式多样、认定标准未达成普遍共识等问题,成员权益难以保障,应从法理层面重新审视这一难题。成员资格认定标准的双层建构理论的提出既回应了历史逻辑、规范逻辑和自治逻辑,又是对现有实践冲突的弹性调和。成员资格认定应区分为基于集体财产基础上的原生性成员资格认定和基于实质贡献基础上的自治性成员资格认定。原生性成员资格认定应采“户口+社会保障标准”,立法表达为“初始取得”;自治性成员资格认定应采“实质贡献+程序通过标准”,立法表达为“加入取得”。在立法模式选择上,应在《民法典》中运用引致判断条款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进行体系衔接,在成员资格认定规则的立法技术上应遵循“具体列举+兜底条款”模式,以保持规则内容的适度开放性;在内容安排上,应在类型化的基础上重构双层认定标准体系并进行程序性补足,全面构建成员资格认定制度体系。


王学君,晋乐,朱晶.中美农业国内支持争端:争议点分析及对今后的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20,(05):92-103.DOI:10.13246/j.cnki.iae.2020.05.008.    

关键词:WTO诉讼;;中美争端;;国内支持;;粮食补贴  

摘要: 2019年2月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美国诉中国农业国内支持争端案件(DS511)的审查结论,裁定中国在2012—2015年对部分粮食产品如小麦和水稻的国内支持违背其入世承诺。由于WTO农业协议涉及国内支持测算的条文规定之间自身就存在实质性冲突。因此,相较于审查结论中所谓的"谁输谁赢",透过此次争端事件厘清国内支持文本规定的争议点,确认WTO关于模糊性规定的解读则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基于农业协议国内支持规则可能的文本解释,分析了国内支持计算方式中可能存在的争议点、文本依据的优先序和一致性等问题,具体剖析中美农业国内支持争端中的关键分歧及各自主张,并进一步研究裁决报告对于关键分歧的审查依据、审查结论及其中可争辩之处。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中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后期调整、适应国际规则约束以及参与国际规则谈判与制定的可能策略选择。


舒伯阳,马静.中国乡村旅游政策体系的演进历程及趋势研究——基于30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9,(11):94-107.DOI:10.13246/j.cnki.iae.20190912.001.    

关键词:乡村旅游政策体系;;演进历程;;趋势;;文本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自主研发的"中国乡村旅游政策大数据监测网络平台",全面搜集了1989—2018年中国政府颁布的乡村旅游政策文件,按照"数量-结构-主体-内容-体系"的政策分析框架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研究,揭示出乡村旅游政策体系演进的特征:政策数量和结构与乡村旅游的阶段发展特征相匹配,政策导向与干预内容始终与国家战略目标相契合,政策体系正在初步构建;政策发文主体层级逐步上升、发文部门日趋多元,政策统领性、协同性不断增强,但仍存在顾此失彼的部分"政策洞",实施效率也有待提高。基于此,本研究反思了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对乡村旅游政策体系的趋势走向进行了预测推演,由此提出了政策制定系统化、政策运行标准化、政策落地绩效化、政策反馈双向化等四项建议。


刘云生,吴昭军.政策文本中的农地三权分置:路径审视与法权建构[J].农业经济问题,2017,38(06):12-22+1.DOI:10.13246/j.cnki.iae.2017.06.002.    

关键词:农地三权分置;;经营权;;承包权;;承包经营权;;法权逻辑    

摘要:基于农地承载的身份性、保障性职能和我国城乡区隔的客观情势,将经营权物权化不仅有违法权逻辑,实践试点亦名不符实,而且难以祛除土地承包经营权之身份障蔽、难以解决土地依赖性、难以推动农民身份转型问题。在大陆法系"物权—债权"二元区分模式下,经营权兼具二者性质,但于法权定性中宜界定为债权但赋予优先效力,强化其物权化保护措施。承包经营权与承包权均兼具身份性和财产性,制度功能和法权价值同一,虽在逻辑上可以分离但在实证法权层面难以剥离,不宜将承包权从承包经营权中剥离作为独立权利。成员权内容丰富,是连接集体所有和承包经营权的必要环节。权利分置应采"集体土地所有权—成员权—承包经营权—经营权"之法权塑造路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