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解读软件开发模式变迁史

本文通过漫画图解清晰地展示了瀑布模型与敏捷开发的区别。瀑布模型强调线性顺序,而敏捷开发则注重适应性和迭代改进,允许在开发过程中根据用户反馈调整需求。敏捷开发认为用户需求在开发初期无法完全确定,因此主张通过频繁迭代来完善产品。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读完这篇漫画图解和作者的解释后能够明显的感受到瀑布式和敏捷开发之间的区别,笔者对这方面理解也很透彻,和封闭的瀑布式开发相比敏捷开发显的更加灵活,敏捷型方法是“适应性”而非“预见性”适应性不仅是指在一个开发项目中如何频繁地修改软件以适应不断的需求变更,还有过程本身随着时间推移变化。

watermark,type_d3F5LXplbmhlaQ,shadow_50,text_Q1NETiBAcXFfNTMwNDQwNDY=,size_20,color_FFFFFF,t_70,g_se,x_16

 这张图片从上向下,五个房间,分别是瀑布模型(waterfall),敏捷开发(agile),看板(KANBAN),SCRUM 和精益软件开发(lean)。

瀑布模型这间小屋和其他小屋有着明显的界限之外,其他几种模型就像一座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也恰好表明,瀑布模式和敏捷开发模式是软件工业先后经历的两个阶段,而 KANBAN,SCRUM 和 LEAN 则是敏捷运动的产物。瀑布模型指软件开发是按照一定顺序展开的(传统线性生产流程 : Traditional,linear production flow)。就像汽车生产的流水线一样,每个部门各司其责,工作按照顺序展开,交付件单通道线性流动。你看这幅图,总体上就分为:需求 → 设计 → 制造 → 测试,四个阶段。

敏捷开发的一个前提假设是:用户不可能在产品开发之前,设计之初就完整、明确的提出需求。期望用户在开发过程中不变更需求是不现实的。用户在开发前提出的需求,可能并不是它们最终希望得到的。,敏捷开发的一个前提假设是:用户不可能在产品开发之前,设计之初就完整、明确的提出需求。期望用户在开发过程中不变更需求是不现实的。用户在开发前提出的需求,可能并不是它们最终希望得到的。敏捷开发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就是迭代,所谓迭代,就是不断对产品进行细微的、渐进式的改进。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