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和叶绿体就是城市(细胞)中的能量交换站,线粒体可以被视为电力发电站,因为它们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生成ATP,即细胞的能量货币。叶绿体则像太阳能发电站,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捕获太阳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
线粒体 - 电力发电站: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它们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生成ATP,这是细胞的能量货币。这个过程可以类比为一个电力发电站,它通过燃烧燃料(如煤或天然气)来产生电能。在线粒体中,燃料是葡萄糖和其他营养物质,它们在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中被氧化,释放出能量。这个过程中,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最终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被用来合成ATP。ATP是细胞用来执行各种功能的能量来源,就像电力被用来驱动城市中的各种设备一样。
在文档中提到的相关知识点包括:
- 氧化磷酸化:这是线粒体中发生的主要能量转换过程,通过电子传递链和ATP合成酶复合体进行,释放出的能量被用来催化ADP磷酸化生成ATP。
- 呼吸链: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由一系列电子载体组成,它们通过传递电子来释放能量,这些能量被用来泵送质子,形成跨膜质子梯度,驱动ATP的合成。
-
叶绿体 - 太阳能发电站: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捕获太阳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这个过程可以类比为一个太阳能发电站,它使用太阳能板来捕获太阳光,并将其转换为电能,然后存储在电池中。在叶绿体中,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在光反应中,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分子捕获太阳光,产生高能电子,这些电子通过一系列反应生成ATP和NADPH。在暗反应中,ATP和NADPH被用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如葡萄糖,这些有机物可以被植物用来生长和维持生命活动。
- 光合作用:叶绿体通过捕获太阳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
- 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产生ATP和NADPH,为暗反应提供能量和还原力。
- 暗反应:也称为Calvin循环,使用ATP和NADPH将二氧化碳固定成有机分子。
一、内共生学说
什么是内共生说?支持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共生起源的证据有哪些?
定义:内共生说认为:线粒体起源于细菌,而叶绿体起源于蓝藻。这些原核生物被较大的宿主细胞吞噬,但并未被消化掉,反而与宿主细胞建立了互利共生关系,逐渐演化成了现今真核细胞的一部分。
支持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共生起的源证据有:
①两者都是双层膜包围的细胞器,都具有环状的 DNA,就像一个原核细胞;
②叶绿体的 DNA 序列与蓝藻相似,而线粒体的 DNA 序列与现存的α-变形菌相似;
③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核糖体为 70S 型,对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氯霉素敏感;
④蛋白质合成的起始 tRNA 是甲酰甲硫氨酰 tRNA(而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的起始 RNA 是甲硫氨酰tRNA)
⑤原核生物 RNA 聚合酶可被利福平、链霉素等抗生素所抑制。
二、线粒体
1.线粒体基质蛋白是如何定位的?
线粒体基质蛋白的定位过程就是特定的能源专家(前体蛋白)被正确地指派到电力发电站(线粒体基质)的过程。以下是基于这个比喻的详细步骤:
1. 招募过程(前体蛋白的合成与释放):
这些专家首先在培训中心(游离核糖体)接受基本的培训。完成培训后,他们准备前往工作地点。但首先,他们需要去工具库(Hsp70)领取必要的工具,并确保他们的工作服(蛋白质结构)是合适的,这样他们才能顺利进入发电站。
2. 识别与接受(受体蛋白的识别):
他们抵达发电站(线粒体外膜上的受体蛋白)时,安全员(转运肽)会检查他们的工作证(N端的导向序列),确认他们是经过授权进入该区域的专家。
3. 进入工作区域(ATP能量驱动的转运):
- 一旦身份确认无误,他们会通过特殊的通道(蛋白质转运通道),这个过程需要使用能量(ATP水解产生的能量),就像他们需要通过一个安全门,这个门由安保团队(转运蛋白)控制,并且需要电子卡(ATP)来开启。
4. 穿越障碍(内膜穿越):
进入发电站后,他们需要穿过多重安全区(内膜)。在这里,他们被特殊的能源场(电化学梯度)推动,就好像他们乘坐一个自动扶梯穿过安全区域。
5. 到达工作台(基质中的解折叠与折叠):
一旦他们到达了指定的工作区(线粒体基质),他们会遇到迎宾员(mHsp70),确保他们摘下外套(解折叠状态维持),这样他们就能在工作台(Hsp60)上舒适地工作。
6. 正式上岗(导向序列切除与成熟蛋白的形成):
最终,他们获得了最终的制服(导向序列切除),并开始在他们的工作台(线粒体基质)上执行任务,成为发电站中的正式工作人员(成熟的线粒体基质蛋白)。这个过程确保了每个专家都能够在正确的位置执行他们的任务,维持电力发电站的高效运转。
这个城市物流系统中的能量交换站比喻,我们可以更容易地理解线粒体基质蛋白的定位过程。这个过程是高度有序且精确的,确保每个蛋白质都能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执行其功能,从而维持细胞的能量供应和正常生理过程。
2.解释一下线粒体的半自主性?
线粒体的半自主性指线粒体虽然有自身的DNA 和完整的遗传信息表达体系 , 但维持其生理功能所需的蛋白质多由核基因编码,其发生和执行生理功能必须依赖核和线粒体两个遗传系统的相互协调才能实现的特性。
解释:
城市(细胞)中有一个发电站(线粒体),这个发电站是部分自给自足的,它拥有一些自己的设计图纸(线粒体DNA),可以告诉它如何制造一些基础和关键部件(蛋白质和酶),这使得发电站能够运行并生产电力(ATP)。这些设计图纸是独特的,因为它们与城市的政府规划部门(细胞核)中存储的大多数图纸不同。因此,发电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主运行。
然而,这个发电站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它没有全部必要的图纸来制造所有运行所需的部件。实际上,它需要城市的主图书馆提供大多数设计图纸。这意味着,尽管发电站有自己一套小的图纸集合,它还必须频繁地向主图书馆申请更多图纸(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以保持全面的运作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