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子振动与红外吸收
- 分子偶极矩的变化频率与分子内原子振动状态有关:μ=qd,其中μ是偶极矩,q是电荷,d是正负电荷中心距离。 分子在振动时,如果它的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那么这个分子就有一个叫做“偶极矩”的特性。偶极矩的大小取决于电荷量(q)和这两个电荷中心之间的距离(d)。当分子振动时,这个距离会改变,因此偶极矩也会随之变化。这种变化与分子内部原子的振动状态紧密相关。简单来说,就是分子振动时,如果它的电荷分布发生变化,那么它就会吸收或发射红外光,这种现象是红外光谱分析的基础。
- 红外光谱的产生与分子振动能级之间的跃迁有关:ΔE振=EL,其中ΔE振是振动能级间隔,EL是光量子能量。 当一个分子从一个振动状态跳到另一个振动状态时,它需要吸收或释放一定的能量,这个能量的大小就是“振动能级间隔”(ΔE振)。这个能量间隔正好等于一个“光量子”的能量(EL),也就是光的一个基本能量单位。换句话说,分子振动状态的改变需要通过吸收或发射一个光量子来实现,这个光量子的能量与分子振动能级的间隔是相等的。这就像是说,如果你想让一个分子从一个振动模式切换到另一个,你需要给它刚好足够的一个光能量包(光量子),不多也不少。
- 双原子分子只有伸缩振动:,其中v是振动频率,c是光速,k是力常数,μ是折合质量。公式表明,振动频率与化学键的强度(力常数)的平方根成正比,与折合质量的平方根成反比。这意味着,如果化学键越强(k越大),振动频率就越高;如果两个原子越轻(μ越小),振动频率也会越高。
- 红外吸收光谱产生条件:ΔE振=EL,且分子在振动过程中必须有瞬间偶极矩的改变。
-
检测系统的基本模型
- 气体检测模型:其中I是透射光强度,是入射光强度,α是吸收系数,L是光程,c是气体浓度。它表明透射光强度随着气体浓度的增加、光程的增加或吸收系数的增加而指数式地减少。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会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光,吸收的量与气体浓度、光程和吸收系数成正比。
- 曲线形状:我们不妨写一段Python代码绘制一下该模型的大致曲线,代码如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plt.rcParams['axes.unicode_minus'] = False plt.rcParams['font.sans-serif'] = ['SimHei'] # 参数设置 I0 = 1.0 # 入射光强度 alpha = 0.5 # 吸收系数 L = 10.0 # 光程 c = np.linspace(0, 1, 100) # 气体浓度范围从0到1 # 透射光强度 I = I0 * np.exp(-alpha * L * c) plt.figure(figsize=(10, 6)) plt.plot(c, I, label='I = I0 * exp(-alpha * L * c)') plt.xlabel('气体浓度 (c)') plt.ylabel('透射光强度 (I)') plt.title('透射光强度随气体浓度变化曲线') plt.legend() plt.grid(True) plt.show()
-
红外敏感元件及探测器的设计
- 热探测器的基本参数:,其中D∗是比探测率,是一个衡量探测器性能的参数,表示在单位带宽内,探测器能够检测到的最小信号功率。D*越高,探测器的灵敏度越高。NEP是等效噪声功率,是指探测器能够检测到的最小信号功率,这个功率与探测器的噪声水平相等。NEP越小,探测器的灵敏度越高。
- 热释电探测器原理:,其中是热释电电流,是由于温度变化在热释电材料中产生的电流;ω是入射辐射的频率;P是热电系数,是热释电材料的一个特性参数,表示材料对温度变化的电响应能力;Ad是响应元面积,即探测器响应辐射的面积;ΔTd是由于吸收辐射导致的探测器温度变化。
- 滤光片的作用:是滤光片允许特定波长光通过的能力。传输率越高,滤光片对特定波长光的透过能力越强。
- 探测器信号的初级检测技术:,其中A是放大器增益,即放大器放大输入信号的能力。增益越高,输出信号相对于输入信号的放大倍数越大。R3和R2是放大器电路中的两个电阻值,它们的比例决定了放大器的增益。
-
探测器性能实验测试与分析
- 频率与热响应关系:其中R是响应率,它衡量了探测器对辐射功率的响应强度。简单来说,响应率高的探测器能更灵敏地反映出辐射功率的变化。Vs是信号电压,即辐射功率转换成的电信号的电压值。Φs是辐射功率,也就是探测器接收到的辐射能量。ω是角频率,它与辐射的频率有关,定义了辐射波形变化的速度。α是吸收率,指探测器能吸收的辐射能量的比例。是滤光片传输率,表示滤光片允许通过的光的比例。As是敏感元件面积,即探测器用于接收辐射能量的部分的面积。P是热电系数,表示材料对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效率。是热导,指热量通过材料的传递能力。R是电阻。是热时间常数,是电时间常数,它们定义了系统响应热和电变化的速度。
- 频率与热探测率关系:,其中D∗是比探测率,一个衡量探测器性能的标准,特别是在单位频带宽度内的灵敏度。D是探测率,它衡量探测器对辐射能量的响应能力。Ad是探测器光敏面面积,决定探测器能接收到的辐射能量的多少。Δf是测量电路带宽,定义了系统能够处理信号频率变化的范围。NEP是等效噪声功率。,衡量了探测器在没有信号时输出的噪声电功率。它是一个关键指标,影响探测器灵敏度的高低。
红外光气体检测:1.分子振动与红外吸收、检测系统的基本模型和红外敏感元件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4-11-01 17:13:19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