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数据结构——栈的介绍与快速实现

栈的概念及结构

数据结构中的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它只允许对其固定的一端进行元素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可以进行操作的固定端叫做栈顶,与之相反的另一端叫做栈底。由于元素的增删只能从栈顶操作,所以自然而然的满足了后进先出的原则,即Last In First Out

两个名词

(1)压栈:栈的插入,入数据在栈顶

(2)出栈:栈的删除,出数据也在栈顶

栈的快速实现

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因此既可以使用顺序表实现,也可以使用链表实现。但综合来看,使用顺序表实现更优,因为使用顺序表进行尾插和尾删时效率更高(针对非双向循环链表),且缓存利用率也更高

首先在头文件中声明好栈的结构:

#pragma once

#include <assert.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int STDataType;

typedef class Stack
{
public:
	Stack();//构造函数
	~Stack();//析构函数
	void Push(STDataType x);//压栈
	void Pop();//出栈
	STDataType Top();//取顶元素
	int Size();//元素个数
	bool IsEmpty();//判空
private:
	STDataType* _a;
	int _top;
	int _capacity;
}ST;

其中成员变量_a指向顺序表的首地址,_top为栈顶的下标,_capacity为顺序表的容量。

接下来是成员函数的实现:

构造函数

Stack::Stack()
{
	_a = nullptr;
	_top = -1;
	_capacity = 0;
}

析构函数

Stack::~Stack()
{
	free(_a);
	_a = nullptr;
}

压栈

void Stack::Push(STDataType x)
{
	if (_capacity == _top + 1)//需要扩容
	{
		int newCapacity = _capacity == 0 ? 4 : 2 * _capacity;
		STDataType* tmp = (STDataType*)realloc(_a, sizeof(STDataType) * newCapacity);
		if (tmp == nullptr)
		{
			cout << "realloc fail" << endl;
			exit(-1);
		}
		_a = tmp;
		_capacity = newCapacity;
	}

	_a[_top + 1] = x;
	++_top;
}

出栈

void Stack::Pop()
{
	assert(!IsEmpty());
	--_top;
}

取栈顶元素

STDataType Stack::Top()
{
	assert(!IsEmpty());

	return _a[_top];
}

求元素个数

bool Stack::IsEmpty()
{
	return _top == -1;
}

判断顺序表是否为空

int Stack::Size()
{
	return _top + 1;
}
评论 1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树獭想吃饭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